体育课中如何纠正学生的不良情绪
2015-02-04缪锋
缪锋
一般说来,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还是比较大的,大部分学生在体育课上都表现得比较积极,对教师的教学工作也相当配合。当然这是一种最理想的情况,在现实的体育课教学中,常常也会出现由于学生们的不良情绪而导致的不良课堂行为,这些不良行为包括:上课态度消极,学生之间发生冲突,师生之间发生冲突,不听从指挥,我行我素,爱打闹或迟到早退等。这些行为都是很常见的,并且通常是由于学生的不良情绪而引起的,要解决这些问题,防止这些不良行为的出现,教师就必须要密切关注学生们的情绪,对学生们的不良情绪加以重视,并通过沟通和交流等方式,对学生们的不良情绪进行疏导,这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方法。针对高中体育课堂中学生的不良情绪问题的处理,我来谈谈我的几点看法。
一、体育课中学生不良情绪的几个表现
其一,表现为学生们对体育课的认识不够正确,上体育课的心态也没有摆正,有关体育课的意识也比较薄弱,认为体育课主要就是玩耍,体育课不重要,可上可不上,上体育课就是聊聊天或者是做几样自己喜欢的运动。如果学生们有这样的想法,教师在课堂上教授其他体育技能的时候,这部分学生就会觉得体育课堂无聊,从而产生不良的情绪,直接导致不听安排,不配合老师教学等行为。
其二,个别学生自制力差,毅力不够,在体育训练中缺乏拼搏和吃苦耐劳的品质,常常会因为较辛苦的一些训练而产生负面的情绪,又或者是不愿意参加集体活动,对公共器材和体育用品也不够爱护,这些都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二、学生不良情绪及行为习惯的纠正方法
在体育课堂中所表现出来的一些学生的情绪问题和不良行为习惯,归根结底都是由个人的情绪引起的。对于如何来疏导学生们的不良情绪,矫正学生们在体育课堂中出现的一些不良行为习惯,我认为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解决。
1.教师用积极向上的情绪去影响学生
我们知道情绪是易变的,学生们的情绪受外界环境的影响较大,这可以说是情绪问题的一个不良方面,但同时他又提供了一个解决情绪问题的突破口。既然情绪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扰,那么,教师就可以利用自身的积极向上的情绪去影响学生们,让学生们在积极情绪的影响下,也变得更加积极向上。教师是体育课堂的主导者,学生们对教师的各种行为及表现,都有着追随和模仿的心理,特别是教师的情绪,对学生们的影响是非常大的,这也要求我们教师要用正面的情绪为学生们上课,不能让自身的消极情绪在学生们面前展露出来。如果教师本身就容易表现出一些呆滞,生硬或者是蛮横无理的一面,长期对着教师的学生,必然会受到这种消极情绪的影响,变得越来越压抑,自卑,散漫,随便,或者是无理取闹。他们要迫于教师的权威而服从安排,但实际上他们的内心充满着对教师的排斥情绪,久而久之就会演变成一种无形的抵抗意识。打架斗殴,发生摩擦这种事情就出现了。因此,体育教师在上课过程中必须要展现出自身积极,乐观,向上的一面,用积极的情绪来感染学生,防止学生们的情绪问题,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2.加强对学生们的引导
学生们对体育课的认识没有到位,关键还需要教师对学生们进行正确有效的引导。首先教师要理解学生们的爱好,尊重每一个学生的兴趣,在开展体育活动的时候可以适当地征求学生们的意见,在体育技能的训练与学生们的爱好中求得平衡,在体育技能的训练中融入学生们的兴趣爱好,不但可以让学生们更加积极和主动训练,提高学生们对体育的兴趣,还可以让学生们在活动中发挥出自己的特长和优势,让学生们了解到体育课的重要性。
3.以尊重和鼓励来促进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
在现代的教育教学中,教师与学生的地位是平等的,这需要师生之间互相尊重。很多情绪冲动,易怒也暴躁的学生通常都是因为没有得到足够的尊重而产生的情绪问题。因此,教师不能以一种高高在上的姿态去面对学生,要建立与学生之间的良好师生关系,尊重学生,这样的同时也能获得学生的尊重。学生们因为教师的尊重而变得更加自信,感受到了“被爱”,就能与教师产生更加亲密的师生关系,提高学生们对体育课的兴趣,促使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体育课堂的学习中,这样自然就减少了相关的情绪问题和不良行为习惯的发生。
体育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对学生们的不良情绪的纠正和控制,不能认为这是学生的个人问题,而不关教师的事。解决好学生的情绪问题,才能让学生们更好地参与课堂中来,同时维持好体育课堂教学的秩序,不会影响到体育课堂的正常进行,提高体育课堂的教学效率。
(作者单位:江苏南通市如东县马塘中学)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