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育“缺口”:学生教育的人本里路

2015-02-04夏心军

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 2014年8期
关键词:缺口空间过程

夏心军

给学生预留自主发展的空间,不仅是学生教育的艺术,更是学生实现个性化发展的重要路径。在实际的教育过程中,只有科学、有度地设置有效的学生自主发展空间,尊重学生的发展需求,解决学生发展中的问题,才是学生教育的根本。

一位著名的企业家在做报告,一位听众就问:“你在事业上取得了成功,请问对你来说,最重要的是什么?”企业家没有直接回答,他拿起粉笔在黑板上画了一个圆,只是没有把圆画圆满,留了一个缺口。他反问道:“这是什么?”“零”、“圈”、“未完成的事业”、“成功”,台下七嘴八舌地答道。

这位企业家对这些回答不置可否:“其实,这只是一个未画完整的圆。你们问我为什么取得如此辉煌的业绩,道理很简单:我不会把事情做得很圆满,就像画个圆,一定要留个缺口,让我的下属去填满它。”

“缺口”,在常人眼里就是遗憾、缺陷或不完美,但在这位企业家的眼里却是下属创新的机会和空间,成了沟通的纽带,成为自我实现的平台。在实际的学生教育中,设置类似的“缺口”就是设置学生自主发展的教育空间,需要教师的教育智慧。

一、教育“缺口”的内涵

所谓教育“缺口”是指学生教育过程中,教师克服包办和控制,恰当创造教育时机,为学生留有自主发展的机会,和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要的教育空间。

学生教育资源的有限性,为创设教育空间提供了可能。由于教育本身的负向功能的存在,使得学校的德育作用是有限的。首先,德育的工具性使得德育不仅要促进个体的发展,而且承载着社会教化的功能,又承担心理教育的任务,导致学校德育变成了万能的“机器”,其结果是所谓学生自身的道德发展成了空壳。其次,德育效果的迟效性使得学校德育工作在学生教育过程中的地位是滞后的,它与教学工作相比较而言,学校的收益十分明显,学校德育对学生的发展起不到主导作用,必然会影响这种教育方式在学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因此,必须要留有足够的教育空间,有利于学生根据自身的发展状况进行有针对性的工作,进一步促进学生的发展。

教育空间拓展了学生的发展视域。在学生教育过程中追求完美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理想,但现实的教育过程总是有空白,如何利用这些空白创设有效的机会则是我们在实际的教育工作过程中必须解决的实际问题。首先,教师在实际的教育工作中有意或无意间留下的教育空间蕴含着丰富的教育资源。面对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教师不可能完全满足,这使得教师在学生学习中的地位产生了动摇,如何从教育实际出发,积极探究这些空白处的教育资源优势,不仅有利于教师自身的教育解放,更有利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觉发展。其次,教育空间意味着发展的空间。教育对于师生来说是一个自我发展的过程,长期以来,教育过程是一个相对封闭的空间,对于教师和学生来说,在这样的空间根本没有发展的机会。而教育空间使得师生有了一个自由发展的空间,在这个教育空间里,教师和学生既能相互促进,又能形成个性化的发展。

教育空间创造了师生的发展机会。在教育过程中,教育空间为师生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有效的教育平台。首先,有利于教师的专业发展,教师在这样的教育情境下,可以对自己已经采用的教育策略进行有效的教育反思,并能根据教育标准对自己的教育行为进行调整,不断完善自己的教育思维,对学生在实际学习生活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进一步提升教育质量。其次,为学生个性化发展提供了平台。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留有教育空间,学生有了发展个性的机会,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成长需要并根据学习任务进行针对性的学习调整,以提高学习效益。第三,为进一步拓展知识内涵提供了可能。留有空间使得师生对自己的教与学进行反思,不断完善教的内容与学的内容,使得知识内涵更为丰富、更为具体,对先前的知识结构以及传授方式进行科学调整,达到预期的教育目标。

二、教育“缺口”设置的原则

人本性原则。所谓人本性原则是指预留教育空间过程中,必须以提高学生素质作为其出发点,帮助学生成人成才为最终目标。首先,在教育内容的选择上必须尊重学生身心发展的现状。由于各个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对教育机会的认识和把握有不同理解,因此,必须针对不同年龄段和年级制定相应的教育要求。其次,在教育方法上必须尊重学生的人格。设置教育空间,不是单一针对学生的个别学习行为,而是针对学生的发展需要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教育引导,因此,在方法的选择上必须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差异,同时,必须根据具体的教育要求,采用科学方法,帮助学生提高认识。第三,充分发扬教育民主。要设立有效的教育机会,帮助学生争取广泛参与机会,有一个充分展示自己的机会,这样更能加深他们对教育机会的理解、认可和支持。

可行性原则。所谓可行性原则是教育空间设计必须明确、具体、实在,对实际的学习生活产生积极引导作用,便于学生对照实施,自我检查,培养学生良好的言行习惯。首先,教育意图必须明确。教师设立教育空间,必须让学生认识到空间对自己的学习发展是非常有益的,经过自己努力之后就会有一定的发展空间和机会,使学生能够对空间要求有正确认识,便于学生掌握教育意图,规范自己的学习生活实践。其次,空间对学生的行为习惯具有一定的指导性。空间目的不是简单的形式存在,而是通过空间设计,提高学生对教育问题的认识,保证自己的创新能力得到有益体验。

层次性原则。所谓层次性原则是指教育空间设计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学龄特点和个性差异,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设计,保证教育既有统一的要求,也体现人文关怀。首先,教育目标的阶层性。教育空间的设置必须立足于学生的教育目标,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品质的差异,对教育空间的设置方式、呈现方式、展示时间、参与方式等诸多方面进行差异性的设计,从教育实践来看,教育空间的设置必须从学生发展的实际出发,提高教育空间的层次性。其次,教育方法的多元化。对学生实施教育必须尊重学生的发展权,积极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提高学生对教育空间内涵的理解,当然,必须根据学生的发展实际和事件的性质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既要帮助学生认识空间,更要采取有利于学生利用空间的教育措施,也要体现教师充分的关注程度,但必须尊重学生人格,不能挫伤其自尊心。

自动性原则。所谓自动性原则是指设置“教育空间”,充分调动学生自我教育的积极性、自觉性和创造性,突出学生自我教育的效能,实现学生的自我调节、控制、协商。首先,肯定学生在空间中的中心地位。人本原理指导我们在学生教育中,要依靠学生主体,做好人的工作,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这也是学生教育的必然趋势,是现代管理实践与管理理论发展的必然融合)。其次,在思想上重视学生的主体作用。如果仅仅把学生看成被动的教育对象,看不到他们自身具备解决冲突的潜力,就会压抑学生的积极性,阻碍学生社会化发展,因此,必须帮助学生明确“教育空间”的价值和目标,使他们懂得教育的理想境界,学会自我发现,自我提升。第三,采取切实措施激励学生积极向上。激励的方法主要是精神鼓励和物质奖励等手段去激发学生的进取心,强化他们的行为可取性,调动积极性,强化主人翁意识和自我实现的欲望,使得更多的学生能有参与实践的机会。

三、引用教育“缺口”对学生教育的应然取向

教育空间既是学生教育的有效途径,同时也是学生自我发展的重要策略,因此,必须从教育资源实际出发,积极探究适合学生发展的有效途径,推进学生的健康发展。

建构和谐的师生关系。师生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教师不再占支配、统治地位,以提高学生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发展为宗旨,师生形成教育默切,共同努力、共同学习、共同提高、共同进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教师有义务和权利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学生有权利和义务享受学习和提高学习质量。师生之间既不是亲密无间的朋友,也不是商场上的等价交换(适度的功利主义是促进师生关系良性循环的基础),强调师生真正、沟通和理解,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和个性,以真实、完整的人格面对学生,真诚地与他们交往,理解学生的情感、态度、意向,鼓励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在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过程中,教师应起主导作用,关键在于提高教师的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准;转变观念,不能用单一标准去衡量每一个学生,也不能忽视学生的个性以及在当今社会中,在信息量和信息渠道方面很多学生优于教师的现实。

启迪学生自主发展的潜质。教育空间的设立不仅仅是教师的教育教学的实际需要,更主要的则是学生在有效的教育空间中得到了自主发展的机会。通过预留教育空间,激发他们的主体意识和责任意识,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都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交流活动,并在主动参与中促进他们的个性创造能力、合作能力和实践能力等方面的发展,加深了自我对他人、对社会的认识和理解,并在此基础上促进良好学习品质的形成和社会性的发展,为成为有爱心、有责任心、有良好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公民奠定基础。

凸显教师的教育智慧。教育空间的预置是教师教育教学驾驭能力的充分展现,是前瞻性的预测出学生的中远期发展趋势,并给予相应诱导使之成才的能力,表现为真正意义上尊重生命、关注个性、崇尚智慧、追求人生幸福的教育境界。在学生教育过程中,面对学生的复杂的教育情境、教育关系和教育过程,用睿智的教育思维解读教育空间的作用和影响,机智地化解矛盾,理智地协调各种教育关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四、预置教育“缺口”必须关注的问题

教育空间在教育结构上来说,必须从教育工作实际出发,既要有利于学生的发展,也要尊重教育工作的实际需要以及教师的专业发展的需要。

教育空间的设计必须尊重学生发展的需要。教育空间设计的初衷往往是留有更大的教育空间为学生个性化发展提供可能,但在实际的教育教学过程中,这也是相对缺失的内容,许多教师往往只见事情而不见人,有的教师为了确保自己的教育工作顺利开展,根本不会给学生有任何自由发展的机会,这对学生的发展是不公平的,因此,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及兴趣的定位则是学生教育的核心内容。首先,尊重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学生的认知发展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面对学生的实际能力,设计“空间”必须从学生已有的知识体系出发,根据“最近发展区”理论,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在教师留下的教育空间里进行自己的设计和创建,提高自己在成长过程中的主体话语权。其次,根据学生的差异进行科学设计。学生认知结构和能力的差异决定了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呈现出来的多元化特征,教师在设计“空间”的过程中,既要尊重学生整体的认知水平,也要关注不同学生的差异,特别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面对突发问题如何选定学生或如何根据学生的实际设定“空间”,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利用自己的教育智慧面对生成的教育问题。

教育空间是为解决问题服务的。教育空间的存在主要是促进学生在学习成长过程中的主体作用的发挥,这就要求教师必须立足于问题而设定。首先,关注问题的可接受程度。对于问题的设定是进行设计空间的基础,教师必须根据问题的难易程度来设计空间的大小以及位置,根据问题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影响而设计空间的形状,根据问题的轻重缓急来决定空间的呈现方式和时间。其次,关注问题的可操作性。对于空间的设计不能因为学要这样的形式就随意设定,这是不科学的,因此,在实际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必须从问题本身进行合理的教育定位,问题本身在设计过程中,关注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学习能力,这对学生的能力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第三,解决问题是空间的最终目的。由于问题的差异和学生的学习品质的不同,学生对问题的认识和解决途径也是千差万别的,如何从学生发展实际进行有机的教育引导,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是关键。因此,空间的设置必须根据问题的难易程度、陈述语言、呈现方式进行合理定位,进一步提高问题的有效性。

教育空间是动态的。教育空间是学生实现自我发展的有效途径,为了进一步深刻挖掘教育空间对学生发展的积极意义,必须从教育实际出发,提高教育空间的实际指导意义。首先,关注教育空间的生成。教育空间设置必须关注学生的实际能力和可能发展的空间,以及知识本身所具有的教育挖掘的可能。学生在实际的学习过程中逐步形成自己独特认知取向,形成具有个性化的学习行为,教师在实际的教育过程中,必须以学生学习的发展性为切入点,选择适度的教育时机向学生提供有效的教育空间。其次,关注教育内容的生成。教育内容的预设性是教师在教育过程中指导学生应然取向,但不是唯一取向,由于学生的变化、教育环境的差异、教育内容的发展,使得教师在实际的教育过程中,必须关注教育内容的生成,积极调整教育方式,提高教育实效,并能够根据教育内容的不断生成而调整相应的教育策略,以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和科学性。

教育空间必须把握好“度”。教育空间的设置是教师教育智慧的体现,如何从教育实际需要出发,积极建构有效的教育空间则是空间设置过程中必须关注的问题。首先,空间设置的广度。这是教师对学生实际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科学判断形成的。根据学生的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设置相应的知识宽度,针对学生在“空间”方面的知识和能力实际,加强学生已有知识结构进行有效的整合,通过综合化的途径解决实际的学习问题,帮助学生厘清自己的学习思路,提高学习实效。其次,空间设置的深度。空间的深度直接关系到学生解决问题的思维深度和学习品质形成,学生在解决空间问题的过程中不仅是一种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更要关注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所形成的个性化的思维特征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因此,教育空间必须要有利于学生深刻解读教育问题促进学生社会化进程。

设置有效的“教育空间”不仅是学生教育过程中非常有效的教育策略,也是学生自主发展的突破口,对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形成,以及提升自己的社会交往能力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精心设置科学智慧的“教育空间”,充分调动和激发青少年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丰富学生的社会经验,建构和谐的教育环境。

(作者单位:江苏扬州市教育科学研究所)

猜你喜欢

缺口空间过程
必须堵上尾款欠薪“缺口”
堵缺口
创享空间
描写具体 再现过程
临终是个怎样的过程
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收获最大的是哪些,为什么?
我国医学物理师缺口巨大
2015年乙烯进口关税下调至1%补充国内需求缺口
QQ空间那点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