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唱法的继承与发展
2015-02-03马丹
马丹
摘要:唱法作为音乐中的一种表现输出形式,固然也与不同国家范围内的民族风情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中国的民族唱法历经漫长的发展,及至今天实现了一个空前的演绎高度。本文就以中国现代艺术领域中对传统民族唱法的继承与发展为探寻焦点,分析民族唱法的发展趋向及其与传统艺术之间的融通关系。
关键词:民族唱法 继承 发展 音乐
唱法作为民俗艺术与大众音乐的基本表现形式,除了具备演唱歌手个性禀赋方面的风格因素外,更存在着民族发展脉络的痕迹烙印,体现出强烈的社会历史感和横纵向发展的趋向特征。不同的民族基于各自的经济基础、意识形态、生活方式或地理环境,在唱法艺术的表现中也体现出别具一格的“最炫民族风”。
一、中国民族唱法的发展历程
(一)古代民族唱法的发展
唱法作为一门艺术,伴随着社会的产生而出现。不论是加拿大民歌《红河谷》,还是西班牙民歌《雅拉玛》,抑或是俄罗斯民歌《三套马车》,都称得上是对本国家或本民族的生活状态与意识形态的展现。中国也是如此,早在奴隶社会之前便有《腊辞》、《击壤歌》、《弹歌》等相继问世,随后,《诗经》中的国风部分、屈原师徒的楚辞、两汉乐府诗等文艺体裁的先后问世,极大地丰富了古代的民歌创作艺术。汉武帝即位后设“乐府”官职,采集民间歌谣进行演唱加工,开了民族唱法实现官方化的先河。经过两千余年的漫长发展,特别是元、明、清三个民间曲艺文化最为兴盛的三个朝代,民间戏曲或歌舞等日益繁荣兴盛,演唱技巧更加精益求精,并形成了各地区不同的演唱风格。而这些,都是民族唱法的历史渊源和传统积累。
(二)当代民族唱法的发展
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民族唱法开始逐渐走向专业化。部分音乐院校开设了民族声乐课程,设立了民族声乐研究机构。在继承传统的戏曲、说唱、民歌发声方法的同时,大胆地借鉴美声唱法的发声原理,吸收了美声唱法在呼吸、发声、共鸣等方面的优点,使民族唱法更加科学化。新中国本着“百家争鸣”与“百花齐放”的文化发展方针,并在汲取传统唱法精华的同时,使得民间唱法艺术得到空前的发展。精湛的民歌和歌剧艺术对红色精神与革命浪漫主义起到了重要的宣传作用。所以说在改革开放时代以前,民族说唱始终处于一花独放的地位,为当今说唱艺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现代艺术领域对民族唱法的继承
(一) 地域风情的展现
民族说唱在中国历史上的发展过程中几乎没有出现过断层,主要原因除了上层建筑的能动影响外,更有着其本身接地气的一面,与文学作品和学术论著相比,唱法艺术有着更为浓厚的基层生活的烙印和民俗文化的色彩,受到主流思想的干预程度相对较轻。所以民歌的精神内涵中体现最多的往往在于地域风情,而非时代的主流精神价值。民歌内涵的一脉相承自然溯及到民族演唱的技巧与方式,所以即便是政治经济呈一体化格局的当今社会,不同区域的民族唱法中对地域风情的展现却并没有得到明显的质变或损耗。听到《山丹丹的鲜花红艳艳》中高亢的呐喊,就使人想到浓郁豪放的陕北情调。倾听着二人转的说唱一体,便自然与油滑诙谐的东北风俗产生了联想;而京东大鼓等铿锵有力的节奏,又彰显出一种无形的京畿之气。所以从古至今,地域风情始终没有脱离民族唱法的彰显内容。
(二)传统要素的承袭
除了嗓音、说唱风格在地域色彩上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以外,当今民歌在演唱规律上也体现着极大的继承性和衔接性。在吸收了明清时代的昆曲以及弋阳腔、梆子腔等民歌曲调的基础上创造了版腔体的西皮等。运用这种演唱方法的演唱声音高亢明亮、华丽,而且头腔共鸣运用极好,上下声区统一圆润,抑扬顿
挫穿透力极强,即便在极高音区也能运用自如。此外还很注重讲究口法、喷口,且对于出字、归韵、收声、声调等都有严谨的规范。尤其讲究演唱的字正腔圆与声情并茂。尤其是体现在当前盛行的美声、京剧等民族化的演唱作品中,其淋漓尽致与入木三分的程度,不禁令人叹为观止。
三、现代艺术领域对民族唱法的发展
(一) 少数民族唱法的“汉化效应”
随着社会的文化形态的飞速发展,针对民歌的唱法技巧即便在民间再是根深蒂固,也不可能会一成不变地维持着艺术形态返璞归真的原貌,在时代进步精神和价值观念的引领下,发展与飞跃也是不可避免的。民族唱法在保留地域风情的前提与基础上,很大程度上实现了偏远地区少数民族的一种“汉化效应”,即少数民族歌手的歌唱元素中出现了汉民族的演唱技巧和审美意象。以一度走红的草原歌手凤凰传奇、腾格尔等为例,在蒙古风情的嗓音表象之内,无不大量孕育着汉族音乐审美的大量因素。凤凰传奇这个以“凤凰”为名字的乐团组合以及女唱男舞的演绎格局,本身就具备了汉族先民对凤凰这种图腾对象的基本生存模式的通俗化再现,而其在唱法中频繁出现的说唱结合的形式以及刚柔并济的风格,都间接地与中原演唱风格达成了异曲同工之妙。腾格尔近年来也一改单纯草原故乡的曲目题材,也开始进行了如《桃花源》之类具备汉族审美趋向的尝试,虽然词曲的艺术成就方面尚存些许争议,但在唱法方面已经抹去了很大程度的“蒙古腔”的特征,而多少具备了敦厚朴实、刚劲不露的“汉腔”色彩。
(二)中华民族唱法对世界艺术的汲取
民歌唱法在现代艺术领域中的发展,另一个特点在于对外国民歌艺术精华的汲取和借鉴,并实现了西方唱法技巧的中国化。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伴随着对外交流与合作,声乐教育者们对欧洲美声学派的技术要求、演唱风格、美学原则及教学理论有了更深的认识,尤其是对演唱作品体裁的创新、演唱技巧、声乐技能训练的要求和效果等,有了新的理解和启示,打开了我国民族唱法艺术的新思路,使民族唱法的多元化水平得到很大的提高。如上世纪晚期的《祝酒歌》、《在希望的田野上》都是十分典型的代表。
四、结语
“一个缺乏音乐传统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一句话正道破了音乐歌唱艺术中蕴含的民族化存在特征。音乐的内涵需要文化养分的熏陶,而作为外在表现形式的唱法艺术,无疑也离不开地域风情与社会生活的雕琢与垂青,才能更体面地服务于民众,不断满足人们的精神消费需求。
参考文献:
[1]杨清清.论当代中国民族唱法的演唱趋势[D].重庆:重庆大学,2013年.
[2]荆晶.从审美文化的视角透视当下中国民族声乐的现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3]李梦园.论“土洋之争”对中国民族声乐艺术的意义[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