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物理教学更精彩
2015-02-03张燕儒
张燕儒
【关键词】 物理教学;教学情境;物
理美;审美能力;思维;
学习方法
【中图分类号】 G633.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5)
01—0113—01
教学不仅是一门科学,还是一门艺术。如果掌握了这门艺术,就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物理教学更加精彩。下面,笔者就中学物理教学的艺术,谈一些自己的看法。
一、适时创设教学情境
创设合理的教学情境,可以让学生轻松地认识物理的本质,理解物理概念,掌握物理规律,增强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学需要创设适宜的教学情境。如,教学“光的折射现象”时,创设一个实验情境:实验装置是一个玻璃槽,其中装满水,水中插上一个塑料泡沫片,在塑料泡沫片上粘贴一条用塑料纸剪成的鱼,让几个学生各用一根钢丝猛刺水中的鱼。学生总认为眼睛所看到的鱼的位置很准确,但没有一次刺到鱼。教师把泡沫片从水中提起来,发现三根钢丝都落在鱼的上方,接着说:要知道这个道理,就得学习“光的折射现象”。这样引入,将光学原理融入到日常生活中来,把学生带入渔民叉鱼的情境中去,符合初中学生对新鲜事物好奇好动的特点,因而能很快地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为接下来用实验研究光的折射结论创造了良好的认知起点。实践证明,只有通过教师精心设计物理情境,才能使教学内容变美、变活。
二、及时展示物理的美
科学家们在探索真理的过程中,往往以科学美作为追求的目标,通过他们的努力而形成的物理理论,在内容上、形式上是那么自然、简单、和谐。教师教学中应向学生展示物理知识的美的一面,进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例如,物理内容的简单美,表现在物理概念、规律的表达上,科学、准确、简洁;物理学的对称美,如运动与静止、匀速与变速、引力和斥力、反射和折射、磁场的两极等揭示了自然界物质存在、构成、运动及其运动规律的对称性而产生的美感。由此可见,教学中只要教师善于发掘物理学的“简洁美”、“对称美”、“和谐美”,就可以震撼学生的心田,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教师的教学能否产生艺术效果,有赖于教材、教师的精心备课和教学水平,还要看学生是否具有一定的艺术情趣,而影响学生艺术情趣的其中一条因素就是审美能力,所以教师在展示科学美的同时,要着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探索自然界的奥秘,使他们在探索中领会许多事物的本质与联系,感受到知难而进、解疑释惑、获得新知识的愉快,从而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四、促使学生积极思维
教学中要想促进学生的发展,培养学生的能力,发展其智力,首先必须使学生的大脑积极主动地思维起来,要善于设计一些让学生“跳一跳能吃到果子”的问题,可以通过设计实验情境、故事情境、习题情境、漫画情境等激发学生思维。
如,在教“压强”应用时,可出示一张漫画,题目是“三毛应该怎么办”,画的是三毛陷入沼泽地里正在下沉,情况万分危急,周围又无人帮助,请你为三毛出主意。设计这样紧扣学生心弦的情境问题,把学生带入物理情境中,利用学生善良的天性调动其思维的积极性,大家都主动地为三毛出主意,达到促进学生积极思维的目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因此,教师不仅要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教学生学习方法,教会学生如何学习,使他们能够不断地获取新知识。教给学生方法后,还要设计题目进行练习,以达巩固的目的。设计的题目应有一定的难度,以起到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的作用。当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独立思考解决问题时,学生就能够享受到成功的欢乐和喜悦。如,教学“影响蒸发快慢的三个因素”时,教师提出要想使湿衣服尽快变干怎么办,让学生结合平时生活经验想出自己的办法,最后引导学生总结归纳出影响蒸发快慢的三个因素。这样教学,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发散性思维,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编辑:谢颖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