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EMV迁移在我国支付领域实施对策研究

2015-02-03王耀

商场现代化 2015年30期
关键词:问题

摘 要:近几年,在全球的银行界盛行一项浩大的工程,即EMV迁移。EMV迁移,扩大了实施的范围,缓解了银行业一直以来被高科技困扰的难题。EMV迁移,作为对金融犯罪实施围剿的一个工具,包含一个芯片卡,需要输入密码才能使用,这也体现了银行卡将来的主流、发展、方向。本文阐述了EMV迁移的概念、指出了中国银行卡的发展的问题、并对影响因素进行了详细地分析,提出EMV迁移的必要性,尤其是银行卡在交易方面的安全性,同时,就加快银行卡国际化,改良用卡的环境,给出了应对措施。

关键词:EMV迁移;迁移成本;务实改革;问题;迁移策略

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已经使用IC芯片,其具有安全、多用的优势。欧洲是最早开始使用IC芯片到金融领域的,从而生产了具有全新介质的、银行卡的产品,即金融IC卡,其作为一个升级的替代产品,即磁条式的银行卡,给银行卡产业的发展带来很大的影响。而中国银行卡的产业的发展具有几十年的历史,作为全球银行一个最大的市场,其卡业务的增长是最快的,发展潜力最大的国家。但随着产业的高速成长,以磁条卡为主的银行卡的产业,逐渐出现了一些不足,包括:频发的欺诈交易、功能单一的卡片、固化的应用领域等,同时,在国际的银行卡产业的影响下,即EMV迁移,另外,商业的预付费卡的市场变得很混乱,给产业带来一定的影响,这样就说明中国应对EMV进行迁移,因此,人民银行积极推广使用金融IC卡,在以后“十三五”时期,将积极全面地推进应用金融IC卡,从而提升银行卡产业的发展水平。

一、EMV迁移

1.EMV迁移概述

Europay、MasterCard、VISA简称EMV,这是三大国际银行卡组织,其一,制定了芯片卡的规范,作为芯片卡、芯片终端两者之间进行交互、对话的机制。而Europay、万事达、维萨等组织在1996年,一起制定了银行IC卡,给予了统一技术标准,尤其是在借记、贷记等领域,因此,由磁条卡转为芯片卡,也被叫做“EMV迁移”。就整个全球来分析,EMV迁移的发展各异。对于部分国家、地区等情况分析,处于评估、试验的阶段,而很多国家的行动跟不上国际卡组织所进行的步骤。

所谓EMV迁移是指银行卡从磁条卡转为集成电路(IC)卡,换句话说,以智能IC卡取代了磁卡,通过EMV的迁移,可以避免出现造假的信用卡、欺诈的信用卡、诈骗的跨国金融等。这些往往是通过高科技的手段来进行的。而EMV迁移由于投资大,使得我国实施EMV迁移很慢。对于EMV迁移,其资金投入有:为了卡片的升级而使用的资金,以及为了改造终端而使用的资金,甚至为了主机系统的改造,包括:发卡行、收单行、清算中心等所用的资金,另外,在宣传、推广、业务、培训等方面所用的资金。

2.EMV已迁移国家的概况

(1)EMV迁移在英国的概况

在英国,银行卡被欺诈的损失是欧洲所有国家的75%,所以,英国为了防范欺诈、风险而进行了EMV迁移,积极维护群众对卡基支付的信心,对新的银行卡的产品、服务等平台积极开发。对于迁移策略,是从计划开始到区域性的试点,接着进行全面的推广,收单、发卡、同步进行改造,从而市场化的运作得以实现。

(2)EMV迁移在法国的概况

法国作为世界上领先进行EMV迁移的国家,动力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与国际的标准接轨,在对欺诈、风险进行有效的控制下,使得芯片卡的跨境使用得到拓展,依据法国的银行卡组织,即CB,对其进行了统计,对于发行的磁条卡,在境外的交易所得的欺诈率数值为在境内的交易所得的欺诈率乘以20;第二,为了技术得以升级,通过卡片得到多区域的应用、引入、以及服务空间被拓展;第三,积极应对国际组织实施的风险转移的策略,加快EMV迁移。对于法国,采用的是逐渐迁移的策略,在原有应用的基础上而进行,不断引导银行、商户、技术的销售、服务商等一起参与进来,从而加强他们的合作来减少迁移的成本,成功促进EMV的整体迁移。

(3)我国EMV迁移的动力

我国之所以进行EMV迁移,是受到国外的EMV迁移、国内的行业IC卡的影响而进行的,具体分为:

①国际卡组织有关政策的负面影响,为减少银行卡受到交易的风险,在2005年1月1日国际组织,即VISA、MaserCard等,指出每一个会员银行对所有的国际卡,即增加一个IC的芯片,也含有EMV所规定的,关于国际卡,其中具有收单行,即具有POS的作用,能够接受EMV的标准的一种IC卡,并初步实施“风险转移”的对策,转移了伪卡风险的承担方,即在发卡行、收单行中的,即没有进行EMV迁移的。而中国没有完成EMV迁移,“风险转移”政策给中国EMV的迁移不仅有压力还有推动力。

②磁条卡欺诈风险在地区间的转移,在国外对IC卡的迁移疯狂进行,而以往的磁条卡的卡内信息极易被盗录、复制,使其受到更多的攻击,因此,一些国际的银行卡的犯罪集团的作案动机转到没有进行IC卡迁移的地方,给我国银行卡带来欺诈风险。

二、EMV迁移的必要性

在我国,实施EMV迁移的条件已经具备。由于我国人多,使用银行卡的人多,造成使用银行卡数量增多,银行卡安全交易。而银行卡就更加重要。而IC卡的技术逐渐完善,促进我国全面的发展。目前,IC卡比磁条卡的技术更有优势。对于智能IC卡,以CPU芯片为基础,其特点是自主运算、加解密、存储等,所以,具有更高的安全性能。而芯片卡在复制方面没有磁条卡复制容易,这就确保信用卡不容易被伪盗。在实际应用上,在智能IC卡、读卡器等双方通过加密的方式对数据进行交换,具认证机制很安全,避免伪卡犯罪的发生。

在我国的EMV迁移,以“先标准、后试点,先收单、后发卡,先外卡、后内卡,先贷记、后借记”作为迁移的策略。从标准方面分析,中国银联在2005年,提出关于芯片卡的标准,即《中国金融集成电路(IC)卡规范》。对于发行外卡,在2005年,12月16日,中国的工商银行发行了国际信用卡,这是国内的第一张,即与EMV标准符合的,而EMV标准的牡丹国际信用卡的产品,是在牡丹国际信用卡的基础上加了芯片这种介质而成的,与牡丹智能的芯片卡一起使用,随着信息化时代的普及,对于银行卡的EMV迁移更加必要。

另外,银行卡、磁条卡更易被复制、被欺诈、被盗卡等,所以,每一个国家积极进行EMV迁移,目前,实施EMV迁移的国家为30多个。在2007年,在欧洲的支付国际组织,有67%的卡片转化为智能卡,即达到EMV标准的,而67%的收单系统,改造了EMV标准;而对于中东地区,尤其是银行的协会、信用卡组织,指出在2007年之后改造银行发行的IC卡,即满足EMV标准;对于亚太地区,如:日本、马来西亚等,指出在2007年起凡是发行的信用卡与EMV的标准统一。

三、EMV迁移给中国银行卡发展带来的问题

1.要付出巨额成本

EMV迁移,是一项巨大的投资,包括四部:为了卡片得到升级而所用去的资金;为了改造终端而用去的资金;为了改造发卡行、收单行、清算中心等全部主机系统而用去的资金;甚至为了宣传、推广、业务、培训等用去的资金。到了2008年最后阶段,在我国,发行银行卡的数量达到18亿多张,而在境内,即联网商户,为118万户,对于联网的POS机,即185万台,而联网的ATM机,16万台,目前,市场的规模在不断增大,这就促进了我国EMV的迁移,通过EMV迁移,使得资金为数百亿元。由于迁移成本高,从而影响了中国的EMV迁移。

2.突出显示EMV迁移的市场需求

对于社会信用体系的形成,最早是发生在欧美等国家,他们在使用信用卡进行支付的时候,不必经过持卡人来输入密码而进行校验,只需要其签名即可。对于中国人们来说,由于国情的不一样,在适应信用卡进行支付时,往往通过个人的密码而进行的校验,所以,持卡人以密码来设置,确保账户的安全。而EMV迁移,发展迅速的是在欧洲,其银行卡的安全性没中国高。这样一来,根据中国的市场给予的需求,给中国在EMV的迁移等方面带来干扰。

四、中国对EMV迁移的应对措施

1.加强领导,有序进行推进

对于行业的管理部门,以国际的EMV迁移为动向进行管理,其制定要不断改善,使其与国内的EMV的标准统一。对于磁条卡,逐渐转变为IC卡,使得EMV进行迁移成为一个必然。在国际的银行卡中,这个领域是一个重要的地区,中国的银行业应积极关注这一趋势的进展。一方面,关于中国的EMV标准应积极给予规定与改善,这作为实施迁移作为一个根本。目前,针对大部分的人民银行,开始组织在国内,尤其是商业银行实施工作;二方面,对于国内的银行业,尤其是管理部门,应与商业银行一起商议来指定一个EMV迁移计划,即与国内实际符合的,在保持技术标准的基础上而进行的,接着对必要的业务、技术进行试点研究,从而促进EMV的迁移。

2.务实改革,消化巨额成本

(1)积极改造终端。针对商业银行进行分析,为了机具得到不断地提升,要对其积极进行开展。依据EMV迁移所具有的特点,在以后使用时候,尤其在终端设备的购买当中,使商业银行应增一项受理的功能,即对EMV标准的卡片,目前,为了设备被很好地被升级,在保持成本、投入的前提下,进一步对银行卡的EMV进行改造。如在2003年底,所发布的ATM的读卡器均满足EMV的标准,其仅仅改造一下应用层即可,且对应的ATM的厂商也同意银行进行迁移,甚至不用投入资金对ATM的应用系统进行升级。这样一来,改造EMV迁移的系统的成本降低了,也节约了很大的人力物力,从而促进了银行进行EMV迁移。

(2)对卡片积极进行改造。为了减少EMV迁移卡片的成本,通过销售IC卡,来进行分流,如,通过加一个具有个性化的广告,即在智能的IC卡上。而往往不包括:国际卡,即由自己而生产的,仅仅由我国的发行的银行卡,还可以采用外包。以外包的形式,和第三方进行合作与生产,第一方面,与第三方可以分流成本;第二方面,过渡期可被拖延很久,促进迁移成本的减少。而一旦过渡期被延长,使得IC的复合卡被完成。对于IC复合卡,由磁条、IC芯片等组成,有利于客户进行存、取款、消费等。

3.坚持科学的迁移的对策

对于迁移对策,即“首先受理,接着发行;首先外卡,接着内卡;首先贷记,接着借记;首先试点,接着推广”等,作为中国一直以来实施EMV迁移的一个策略。所谓“先受理,后发行”是指,中国实施EMV迁移时,第一步,启动收单行进行迁移,即终端布放升级开始,其能够受理国外的EMV卡;第二,在适宜的条件下,发行IC卡,即与EMV标准符合的。目前,随着不断深入地进行改革开放,在中国使用外卡的数量逐年增多。所以,在目前应对外卡的受理、业务等方面做好,通过积累经验,被作为发行的IC卡的一个根本前提。对于“首先外卡,接着内卡”,而在中国,对于银行卡,即18亿多张,而贷记卡,少于2亿张,而国际卡,几乎不存在。但是,银行卡一旦发生欺诈,而受到的损失,往往是在境外所使用的,即国际卡。对于“首先外卡,接着内卡”,把国际卡首先替换为EMV标准的。这样促进了EMV标准的实施,增强了银行卡的安全性,避免银行卡出现欺诈的行为,与EMV迁移、消化成本符合。而“首先贷记,接着借记”是指,在适宜的条件下,通过发行EMV卡,来减少风险的系数,即贷记卡,通过实施迁移,来减少风险的数量,即借记卡,与银行卡的EMV迁移的意愿一致,从而减少欺诈的风险。在我国所发行的贷记卡,其时间短而数量少,但风险大,所以,更换贷记卡为IC卡是必须要做的;对于借记卡、准贷记卡,往往需提供密码进行校验,其风险小而数量大、成本高,所以,在国内,使用银行IC卡,作为一个有效的战略而实施、应用。一旦试点工作成功完成,将把这个工作继续开展、推广下去。

总而言之,本文主要从四大部分进行了阐述,第一部分从EMV迁移的概述开始分析,同时,介绍了已经EMV迁移的国家,第二部分说明了EMV迁移的必要性,在实际应用上,在智能IC卡、读卡器等双方通过加密的方式对数据进行交换,具认证机制很安全,避免伪卡犯罪的发生。第三部分主要分析了EMV迁移给中国银行卡发展带来的问题,第一方面,EMV迁移,是一项巨大的投资,第二方面,突出显示EMV迁移的市场需求。第四部分阐述了中国对EMV迁移的应对措施,包括:加强领导,有序进行推进;务实改革,消化巨额成本;坚持科学的迁移的对策。而EMV迁移作为银行卡转换的一个过程,即由磁条卡转向智能IC卡。对于CPU、IC卡,其金融的支付标准作为目前银行卡的框架性的标准。主要是为了实现卡片和终端接口的统一标准,即在金融IC卡的支付系统中,通过这个体系,让全部卡片、终端均实现互通、互用,且在使用这个技术的前提下,大大提高了银行卡在支付方面的安全性能,而欺诈的行为大大减少。对于任一次变革社会、更新产品,以及任一个行业、机构的改革,均有可能受到风险的袭击。在这样一个科学技术的大浪潮中,任何一件事情均不会按照我们的意愿去进行。对于银行卡换芯的问题,为了在未来得到发展,除了技术、研发等方面的要求,还要从产品的安全、性能、监测等方面着手,从而积极应对面临的挑战。对于迁移策略,是从计划开始到区域性的试点,进行全面的推广,收单、发卡、同步进行改造,从而市场化的运作得以实现。

参考文献:

[1]张卫东.中国金融集成电路(IC)卡业务模式浅析[J].银行卡研究资讯,2008,(03):1-17.

[2]柴洪峰.关于我国金融IC卡标准推进的思考与探索[J].金融电子化,2003,(12):15-18.

[3]赵本阳.商业银行金融IC卡行业应用探究[J].金融发展研究,2011,(08):65-69.

[4]李晓枫.中国金融IC卡发展战略的若干思考[J].湖南金融计算机,2010,(11):58-62.

[5]迈克尔·波特,邱如美,李明轩译.国家竞争优势[D].第一版.北京:北京大学,2002.

[6]赵振成.赵晶.许明.实施EMV迁移,防范银行卡风险[J].科技资讯,2009:241-242.

[7]郭亮.加快国内EMV迁移的一个契机[J].中国信用卡,2005,(02):13-15.

[8]许罗德.金融社会保障IC卡浅析[J].银行卡研究资讯,2011,(09):5-11.

[9]许罗德.金融IC卡迁移促进银行卡产业升级,2011,(08):1-4.

[10]葛华,勇时文朝.中国银行卡产业发展报告,2015(02):55-56.

[11]陈杰,郭庚扬.国内银行卡EMV迁移的思考与建议[J].金融观察,2009,(02):106-108.

[12]嵇文俊.当前形势下我国银行IC卡应用策略探讨[J].银行卡研究资讯,2008,(07):6-11.

作者简介:王耀(1981.08- ),男,浙江宁波,本科,中国银联股份有限公司,研究领域:金融

猜你喜欢

问题
保障性住房选址问题分析及选址建议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避开“问题”银行股
试析中小企业成本核算的管理及控制
浅谈制造业企业成本控制有效性
浅谈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
完善事业单位会计集中核算的探讨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