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前高校辅导员工作的思考

2015-02-03吴俊罗小亮陈爱民

老区建设 2014年24期
关键词:辅导员工作思考高校

吴俊+罗小亮+陈爱民

[提 要] 文章以学生为本的工作价值目标观角度;寻找学生工作的最佳切入点,要有诚心、知心、耐心、恒心和爱心;加强成才立志教育,从低年级开设就业指导课和心理健康教育;挖掘每个学生的闪光点;与时俱进,贴近学生,用创新性思维不断探索教育的新模式。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工作;思考

[作者简介]吴 俊(1980—),男,江西中医药大学学生工作处信息科科长,讲师,研究方向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陈爱民(1972—),男,江西中医药大学生命科学院党总支副书记,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罗小亮(1979—),男,江西中医药大学学工处宿教科科长,讲师,研究方向为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江西南昌 330006)

近些年,中共中央下发《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教育部下发《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的意见》、第24号教育部令《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以及教育部又制定《2006~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培训计划》等一系列国家政策都表明:大力鼓励、支持辅导员工作,辅导员工作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作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主力军——辅导员,就应该抓住国家政策支持优势,充分调动社会资源,在高校持续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及时合理地调整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专职队伍结构以及广泛开展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等工作的情况下,笔者根据多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体会,谈谈对当前高校辅导员工作的几点思考。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放在首位

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重大而又紧迫的战略任务,是学校育人工作的中心环节,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在综合素质中居于重要地位,所以在教育活动中,应该把它放在首位。

对于辅导员这样一支特殊的队伍,思想教育是工作的重心,这就要求他们自身政治修养必须在更高的一个层次上。多读书看报,及时了解时政,关注热点新闻,这些都是学生很关心的。例如,开展青年志愿者活动就很好的对大学生进行了服务社会、奉献社会的教育。还可以实行毕业生学位授予仪式对大学生的诚信教育和成才教育也能起到了很好的作用。把“四自一养”教育(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激励、自我提高的能力,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纳入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的载体,大学生在校园里学会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激励、自我提高是最本质的社会实践过程。作为学生管理工作者,要做到把思想政治工作落到实处,就应该从培养人、塑造人入手,积极营造环境,调动学生积极参加“四自一养”教育活动,充分发挥“内塑”效应,帮助大学生成长成才。

二、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工作价值目标观,寻找学生工作的最佳切入点

“为了一切学生,为学生的一切”,在新形势下必须以学生为本,从学生的内在需要出发,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需要层次,引导学生把个人的成才目标与学校的教育目标统一起来。为学生成长成才创造各种可能创造的条件,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内在成才的动力,把工作放到育人为本上来。工作必须面向每个学生,尊重、关心、教育、引导好每个学生,最大限度地满足每个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

辅导员的工作平凡,但使命神圣;事务繁杂,但责任重大。作为专职辅导员深深地体会到了这一点。如何将辅导员队伍的优良传统与工作方法的不断创新有机结合,如何既保持老师地位又成为学生的朋友,辅导员要一边工作一边寻找学生工作的最佳切入点。

作为辅导员,在工作中接触最多的就是学生,这是一个有思想、有愿景、有特点、有个性的群体。当今大学生思想活跃、易于接受新事物,他们身上的动态性特点更加明显。如果不注意把握现今大学生的特点和需求,工作便无从开展。因此,我们要从每个学生不断变化的实际出发,工作的方法也要随着时间阶段的不同而发生相应的变化。采取的形式也要多样,比如各类实践活动、体验教育等,这样才能吸引当代学生的[球,才有可能使他们真正加入到我们开展的活动中来,从而达到提高其思想道德素质的目的。

三、加强成才立志教育,从低年级开设就业指导课和心理健康教育

江泽民同志早已指出:“一个民族的新一代,没有强健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这个民族就没有力量,就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高校大学生作为国家21世纪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素质劳动者,锻炼强健的体魄,培养良好的健康稳定心理素质意义重大。

对于大学新生来说,刚结束了枯燥的高中生活,来到高等院校这个象牙塔很容易放松自己,使新生对大学生活有一个正确的定位显得尤为重要。大一大二是本科教学的基础阶段,如果基础打不好,直接关系到学生将来的考研和就业。及时给与学生开设心理教育课程,定期为学生做心理测试等,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及时发现疏导学生的心理问题。

大学生是否具有健康的身心素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他们能否“成器”。从心理学科学角度讲,一个人的成才,取决于多方面的因素,尤其是非智力因素的影响。加强对大学生进行非智力因素方面的训练,培养他们健康的情绪能力、主动的进取意识、坚定的自信心、坚忍不拔和持之以恒的毅力、和谐的人际关系、较强的自我调控能力和承受挫折能力等等,仅仅依靠“两课”特别是德育教育方面的教学是不够的,还必须系统开设加强大学生健康心理素质教育课程,并纳入到学校总体教学规划中去,统一安排而实施规范科学教学。这样一来,我国高校才能为国家建设培养出具有远大的志向、坚强的毅力、高雅的气质、健全的审美、良好的社交和高尚的道德品质等综合素质强的当代大学生。

四、挖掘每个学生的闪光点

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人,有自己的性格特点、愿景和自尊心,但我相信,如果你想,你就会让他走近你,你就会让他体味到你的微笑和热诚。在尊重他的前提下正确地引导,是我们的责任。“学生工作无小事”,辅导员的作用在学生成长中是至关重要的。在学生工作中要“善欲认知,用心感受,热心帮助,悉心指导”,不断研究学生管理新情况,解决新问题。辅导员工作必须面向每个学生,结合学生生活和思想实际,教育方法要与生动活泼的形式相结合,注重给学生讲做人的道理,培养他们的成人意识、独立意识。

同时我们应该充分给予学生信任,承认他们的进取心和创造精神。对于学生,没有优劣之分,只有先后之别。调皮的孩子可能文体好,头脑反应慢些的学生可能劳动好,每个人的身上都有健康积极的元素,对待学生我会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不断地在细微生活中挖掘他们每个人身上的发光点,真诚地帮助、鼓励、认可他们。

五、与时俱进,贴近学生,用创新性思维不断探索教育的新模式

在不断推陈出新的二十一世纪,挑战与机遇并存,我们作为学生政工人员必须做到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工作的内容、形式、方法、手段,而且新的工作内容、形式、方法和手段必须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不死板,不教条,能够把握新世纪大学生的心理状态,能够符合时代的特征规范,掌握学生思想教育工作内在规律,明确以学生成长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尊重和关爱学生,构筑以学生成长为内核的环境氛围,吸引并感染学生,以需求驱动或利益驱动,或者感情调动来整合提升现有文化资源,调动学生参加集体活动的自主性和积极性,培养与塑造学生。辅导员本身要时刻严于利己,用人格的魅力感染学生,成为学生人生发展的引路人、学习成才的指导者、心理健康的保健员、学生权益的保护人和教学科研的承担者。

[参考文献]

[1]张瑞新,王欣苗,李爱军,季巍巍.探索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途径之我见[J].中国教育,2008,27(2).

[2]孟玲,李存茂.坚持“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创新高校辅导员的工作方法[J].新西部,2007,14(7).

[3]王利.辅导员与大学生谈话要有“五心”煤炭[J].高等教育,2005,23(4).

[4]车绪武.略论大学生健康心理素质培养的有效途径[J].商场现代化,2005,(3).

[5]刘长剑,李富宽,陈之群.浅析辅导员素质能力与责任心[J].科技信息,2007,(27).

?眼责任编辑:刘忠林?演

猜你喜欢

辅导员工作思考高校
高职院校辅导员工作思考与探索
微信在高职院校辅导员工作中的创新运用
少儿图书馆小志愿者工作的意义和思考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语用”环境下对古诗词教学再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