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2015-02-03韩秀平

散文百家 2015年1期
关键词:能学课文活动

韩秀平

河北省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逸夫小学

浅谈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韩秀平

河北省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逸夫小学

我国进行了多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目的是要更好地推行素质教育,更为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而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方式则是学会学习的关键。因此,在语文学习活动中就应该让学生主动参与语文学习过程,获得自我表现的机会和发展的主动权,使学生自觉掌握科学知识和相关的思想方法,形成良好个性与健全的人格。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在论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时指出:“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一、改变师生角色让学生变为主体

现代教育提倡的是“授人以渔”,而不是“授人以鱼”。传统教育提倡的是直接把知识传授给学生,这就是 “授人以鱼”。“鱼”吃完了就没有了,没有新知识补充,资源也就干涸了;而“授人以渔”提倡的是教会学生养鱼和捉鱼的方法,学会了养鱼的方法,资源就会源源不断地产生,学会了捕捉鱼的方法,就可以自己动手去抓鱼,也就不愁没有吃了。所以教师要让学生“知其然”,更重要的是“知其所以然”,也就是要教给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使学生逐步掌握正确的思维方法,培养学生的归纳、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数学能力,逐步掌握学习方法,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小主人

二、培养学生“能学”的自信

“能学”的自信,即学生本人相信自己能够学好语文,对学好语文有足够的信心,这种信心对学生来讲是一种积极的心理暗示,可以使学生主动地参与到语文学习活动中,这是培养学生语文自主学习的心理基础。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是心理结构的构建过程,学习是通过新旧经验的整合而实现的。语文,作为母语学科,学生在进校学习之前,早已具备了语言学习的心理机制基础,具有对本民族文化背景熟悉的有利条件,同时,身处在这种语言的社会环境之中,有着丰富的语言学习环境,有着大量的语言实践机会,可以说,每个学生都有着得天独厚的学习基础、学习条件和学习环境,教师要充分加以利用。如:像朗读课文这种简单的活动,教师便可以指定每个学生朗读其中一部分的方式,当每个人都被吸收参加到这项合作活动时,学生就有一种被集体认可的感觉,学生也轻而易举地获得了成功的体验。

因此,培养学生“能学”的自信最有效的方法是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语文活动之中,当学生在活动中有所贡献,感受到自己存在的力量与价值、得到了别人的承认与赞许、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与快乐时,便树立起了“能学”的信心。当学生在参加语文学习过程中,教师必须给予充分的关注,对其点滴进步要表扬并赏识,帮助其获得成功的喜悦和快乐,使其增强“能学”的信心;对于学生学习上的失败,教师应帮助他们分析原因,指出前进的方向,当学生经过努力获得成功时,教师发自内心的赞许和祝贺,更增强了学生“能学”的自信。

三、激发小学生“想学”的愿望

1.利用学科特点,创设语言情境,激发求知欲。

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实际,创设各种富有形象性和情感性的语言学习环境,一幅气势宏伟、令人神往的照片,一个细致入微、感人至深的画面,一段美妙动听、感人肺腑的音乐……都能迅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使其产生新鲜的感觉和强烈的兴趣,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如:教学《大瀑布的葬礼》一课时,可以先播放一段赛特凯达斯瀑布一泻千里、咆哮而下的壮美景象,这不仅刺激了学生的感官,激发了学生的阅读热情,而且减缓了对课文的理解坡度,为文本内容设置了一个动感的阅读背景。

2.引发学生思考,鼓励有所发现,激发探求欲。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

如:《白杨》这篇课文是运用借物喻人的手法称赞边疆建设者立志建设边疆的献身精神,课文中有几处描写“爸爸”的神情,理解这几处神情描写的含义,对理解课文的内涵,领会作者的写作目的很有帮助。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读课文,找出课文中描写“爸爸”神情的语句;要求学生反复读这些语句并思考:从“爸爸”的神情变化中,你能提出什么问题?联系课文内容,你能找到答案吗?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的大脑开始积极主动地转动起来。同样的问题,不同的学生引起不同层次的思考,每个人都发现了不同的问题,并在课文中获得了自己的答案,每个人都成为自己学习的主人。

3.利用学生特点,组织各种活动,激发成功欲。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沟通课堂内外”“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学习语文实践的机会。”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还可以开发并丰富语文学习资源,构建开放而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体系,来吸引学生愿学、乐学。而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要根据小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组织学生围绕文本开展各种活动,为学生提供自我表现、自我塑造的均等机会,让处于不同水平、不同层次的学生都体验成功。如:背诵、配乐朗诵、演讲、辩论、讲故事、绘画、访谈、合作表演、设计手抄报等等,用活动激发学生深入学习语文的兴趣,用成功换来新的成功。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实际水平,尊重、培养并细心呵护学生的自信心,并让学生亲身体验到语文学习简单、易学、好掌握,就可以培养起学生“能学”的信心。

[1]钟启泉、崔允郭、张华.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8月出版

[2]傅维利、王维荣.关于行为主义和建构主义教学观及师生角色观的比较与评价[J].比较教育研究2000,(6)

猜你喜欢

能学课文活动
“六小”活动
“活动随手拍”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行动不便者,也要多活动
时时可学,处处能学
背课文的小偷
搭建数学后进生上进之桥
三八节,省妇联推出十大系列活动
开启音乐之门的钥匙(一)——人人都能学的“视唱练耳”
背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