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教学反思”的几点认识
2015-02-03向仁祥
向仁祥
重庆市万州龙驹中学
对“教学反思”的几点认识
向仁祥
重庆市万州龙驹中学
目前,教学反思已经成为广大教师提高个人业务水平的一种有效手段,只有提高教师对教学反思的内涵、内容、策略和形式的理解,才能更好地指导教学反思的实践。
新课程;教学反思;内涵;实效
古人云:“吾日三省吾身”,此语早成为众多国人修身养性的座右铭。而对于教师这个职业,教学反思一直以来是教师“内自省”的一种有效手段,教育上有成就的大家一直非常重视之。
所谓教学反思,就是教师自觉地把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作为认识对象,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全面深入的冷静思考和总结,从而进入更优化的教学状态,使学生得到更充分的发展。教学反思是一种有益的思维活动和再学习活动,是教师通过对其教学活动进行的理性观察与矫正,从而提高其教学能力的一种活动。教师可以从自己的教育实践中来反观自己的得失,通过教育案例、教育故事、或教育心得等来提高教学反思的质量。如何做好教学反思呢,笔者认为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全面理解“反思”的内涵
教学反思是课后“回头望”,是对已经完成的教学过程的再思考,从中可以评估实践活动的效果与成败。反思的对象可以是失误之处,也可以是成功的经验。而目前多数教师的教学反思内容多是流于形式,特别是年轻教师表现更明显,比如“对于这一点,我没有把握好”,“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没有完成”等语句,很少能看见对自己的积极评价,比如“这一节课我的成功之处是...,我最满意的地方是...”等评价。
反思时,教师应首先看到自己的独特之处、得意之处、成功之处、感动自我之处,然后才是我怎样做会更好,最后才是我还有什么地方感到遗憾与不足。只有把反思建立在让反思者本人更自尊、更自信的基础上,反思才能真正成为教师日常教学的方式,才能真正成为教师发展与进步的动力,才能让他体会到职业的愉快、享受成功的喜悦,进而潜移默化的影响他的学生。
对于教学反思的内容,绝大多数教师的反思着眼点多集中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和教学效果等“教师怎样教”的层面,弱化了对“学生如何学”层面的反思。因此,在反思的案例中也出现了格式基本一致的状况,有的教师还将教学反思的形式总结概括为“先写不足之处,然后写获得启示,最后写怎样运用”。何其精辟!而这种“八股”格式的套用无疑是错误和有害的。这样的反思忽视了对学生的分析和思考,也就削弱了反思的意义和价值。
二、“反思”不是“空思”
教学反思不应该是简单的“空思”,有些教师写的教学反思就跟记流水帐一样,只是对自己的教学过程进行一些简单的描述,再加上一些泛泛而谈的教学评论,缺乏对教学现象和教学本质的深度思考,因而成效并不大。教师只有不断地学习,对“教学反思”有全面的理解,以先进的教育理论和丰富的实践作为参照标准进行持续而深入的反思,把思与学、思与行相结合,才能使反思真正成为教师成长的阶梯,才有可能成为“反思型”教师
掌握反思的策略是成为“反思型”教师的关键。反思产生于问题,问题来自于日常教学行为之中,可以由教师自己总结发现、由学生反馈发现、由同事互助发现或者是由专家指点发现。问题的关注点不仅可以是教学中的疏漏之处、不满意之处,也可以是成功的教学感悟、巧妙的教学设计。发现问题后,仅靠自我反思不能有效解决时,还需要通过同事间备课、听课、评课等活动进行合作反思,有时候甚至需要专家的指点,才能更有效地解决问题。个人提高策略主要过程为:个人备课——个人听课——调整教案——个人上课——学生评课——课后记的模式。互助提高策略主要过程为:个人备课——组内说课——集体备课——上课听课——教师、专家评课——课后记的模式。
孔子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就是对思与学精辟的论述。西方的哲人康德也说过“感性无知性则盲,知性无感性则空。”思与学本应是相互促进,互为因果的,只有学得广、学得透,才能思得宽、思得深。思而后学,学得更有效。也只有把相关的经验与理论作为反思的参照系,才能确保反思沿着正确的方向进行。
三、反思要有实效
当前,很多教师的反思停留在“写反思”的阶段,很多教师把反思写完了,就没有续集了。再上课问题又暴露了。原因就是还没有把反思所得应用于实践,自觉接受实践的检验,从而达到改进教育教学的目的。反思不是为了重温过去,而是为了更好地指导将来的课堂教学。
教学反思是一个积极思考,完善认识,并且改进的过程。经过反思过后,要有对应的积极改进的策略,在行动中反思,在反思中完善。教学反思属于行动研究,反思既是一个行动研究的结束,同时又是一个过程的开始,只有通过这个反思的过程,才能真正提升教师的专业化程度,提高教学的质量。
教师对教学进行反思,是教师对自我教学的重新构建。教师构建自己的认识方法,构建自己对各种事物和观察的理解,构建自己的教学观和教学方法,能够比较客观地看待自己的教学过程,发现自身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然后寻找解决的办法和策略,再监测实施策略的效果,从而对教学真正做到客观评估。教学反思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认识自己、了解学生,并且更好地理解教学过程。在教师的主动建构过程中,理论知识与经验知识是相辅相成的,处于同等重要的地位。笔者认为只有在理论指导实践,实践检验理论这种循环往复的过程中,教师才能成功地建构自己,建构课堂。
[1]郑金洲著:教师如何做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2]徐妙中编著:课堂教学行为操练指导[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