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利拉鲁肽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

2015-02-03何静蒋琼

中国当代医药 2014年36期
关键词:利拉鲁糖化空腹

何静+蒋琼

[摘要] 目的 分析利拉鲁肽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取本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参考组,各50例,观察组采用利拉鲁肽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参考组仅采用二甲双胍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 两组治疗后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观察组降低较参考组明显(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参考组总有效率为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利拉鲁肽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能显著控制血糖水平,治疗效果显著,且安全性高。

[关键词] 2型糖尿病;利拉鲁肽;二甲双胍;临床效果

[中图分类号] R58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4)12(c)-0080-03

糖尿病是临床常见的慢性疾病,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方式及饮食方式等改变,疾病发生率呈现明显上升的趋势,有研究显示,20岁以上人群发生糖尿病的概率已经>9.7%[1],糖尿病控制情况较差,严重威胁人们健康。二甲双胍是糖尿病治疗的常用药物,然而药物单独使用效果并不令人满意,因此探讨更为有效的治疗方案作用显著。笔者对本院收治的100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研究,探讨利拉鲁肽联合二甲双胍的治疗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2年10月~2014年10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100例,其中男56例,女44例;年龄41~80岁,平均(50.12±3.56)岁;糖尿病病程3个月~16年,平均(5.01±2.11)年。患者均符合美国糖尿病协会制订的2型糖尿病诊断标准[2],排除肝肾疾病、心脑血管疾病及糖尿病严重并发症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参考组,各50例,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后均接受糖尿病相关知识的培训,同时接受运动指导、饮食指导等,参考组患者接受二甲双胍(中美上海施贵宝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23370)治疗,首次治疗使用剂量为0.5 g,2次/d,餐时服用,治疗7 d后药物适当增加至1.0 g,具体根据患者病情进行控制药量。观察组在参考组的基础上同时给予利拉鲁肽(丹麦诺和诺德公司,国药准字J20110026)治疗,首次治疗剂量为0.6 g,1次/d,治疗7 d后观察空腹血糖,若未达到6.1 mmol/L,则增加至1.2 g,1次/d,最大剂量不得超过1.8 g。两组患者均接受为期3个月的疗程,之后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价。

1.3 观察指标

分别在治疗前后对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进行观察分析,测定时各项采集血液2 ml,其中血糖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量,糖化血红蛋白采用人工离子交换层析法进行检测。对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出现的不良反应情况进行观察记录,针对患者不同症状、病情给予相应处理。

1.4 疗效判定

显效:治疗后糖尿病症状、体征等均基本恢复正常,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控制在正常水平内;有效:治疗后糖尿病症状、体征等水平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水平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与治疗前比较下降80%;无效:患者临床症状、体征及血糖水平等比较显著改善[3]。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血糖水平的比较

两组治疗后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低于参考组(P<0.05)(表1)。

2.2 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的比较

两组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

2.3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的比较

观察组治疗期间出现1例腹部不适、1例消化不良,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参考组治疗期间出现1例消化不良,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2型糖尿病多在35~40岁发病,糖尿病患者中90%为2型糖尿病患者[4]。作为常见的内分泌代谢疾病,2型糖尿病具有遗传易感性,在特定的环境因素下发病[5]。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能量摄入量明显增加,然而活动量减少等,疾病呈现上升趋势,流行病学研究显示全球范围内疾病发生率呈现逐年上升趋势,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到2025年预计发病率可能增加170%,呈现流行趋势。目前糖尿病已经成为继心血管病及肿瘤后的第二位疾病,对人们健康造成严重威胁[3]。2型糖尿病患者机体产生胰岛素的能力并非完全丧失,部分患者甚至体内胰岛素生产量过多,然而胰岛素的作用则较差,因此患者机体状态一般为胰岛素相对缺乏,此时可采用口服药物对胰岛素的分泌进行刺激,从而控制血糖水平[6]。

导致糖尿病的原因较多,主要为遗传因素、肥胖、年龄及高热量饮食等,糖尿病患者症状多表现为代谢紊乱的症状,患者多表现为明显或者部分表现,而其表现特点则为各类急性或者慢性并发症[7-8]。糖尿病患者多年龄较大,若同时伴随肾脏疾病,则尿糖排泄出现严重障碍,就导致患者出现多尿症状[9];糖尿病患者的血浆渗透压显著升高,同时尿量明显增多,水分丢失较快,患者容易出现细胞内脱水症状,导致高血糖的发生,血浆渗透压进一步出现明显升高,患者口渴中枢受到刺激,进而出现口渴多饮现象,多尿症状加重;目前临床关于糖尿病患者多食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多认为是葡萄糖利用率下降,导致摄食中枢被抑制,而饱腹中枢则被兴奋,此时摄食要求消失,糖尿病患者胰岛素处于相对缺乏或者作用下降的状态,组织对葡萄糖进行摄取能力下降,此时虽然患者机体血糖水平较高,然而动静脉内的葡萄糖水平较低,导致组织细胞处于“饥饿状态”,进而对摄食中枢进行刺激,导致多食、饥饿等症状的发生[10];糖尿病患者同时出现体重下降、乏力及视力下降等症状。目前临床治疗糖尿病主要以纠正代谢紊乱、消除症状、维护良好的工作及生活能力为主,同时对患者可能出现的急性或者慢性并发症进行控制,延长患者寿命,降低残疾率及死亡率[11]。二甲双胍为双胍类口服降血糖药物,能对胰岛素抵抗能力进行抑制,从而改善临床症状,然而药物单独使用,效果并不能令人满意[12-14],因此探讨更为有效的治疗药物及方案作用显著。利拉鲁肽是人GLP-1的一种长效类似物,与天然的GLP-1同源性可以达到97%,营养物质摄入后,GLP-1受到刺激后,在位于远端小肠和结肠内的L细胞负责分泌的肠促胰素的一种类型[15-16],能解决以往降糖药物存在的缺陷。药物能结合胰腺的GLP-1受体,并对其进行激活,葡萄糖浓度依赖的模式有效刺激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过程,同时能抑制胰高血糖素的分泌。药物可以控制血糖水平,同时延长胃排空时间,减少了患者多食的症状,有效抑制饮食,患者摄入能量明显减少,体重下降,低血糖的风险下降,同时药物基本对用药时间、进餐时间等没有限制,患者治疗方便。联合二甲双胍与利拉鲁肽治疗2型糖尿病,药物协同发挥降糖作用,同时二甲双胍的使用量减少,药物引起的不良影响明显减少,安全性提高。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与参考组患者治疗后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明显改善(P<0.05),观察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参考组(P<0.05),观察组患者与参考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4%、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知,二甲双胍联合利拉鲁肽在2型糖尿病治疗中的效果显著;观察组与参考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两种药物治疗安全性较高,基本不会对患者产生毒性,利拉鲁肽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具有显著效果,患者血糖水平得到明显改善,药物安全性明显提高,可作为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推广。

[参考文献]

[1] 崔荣岗,苏秀海,李文东,等.利拉鲁肽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40例疗效分析[J].临床内科杂志,2013,30(8):528-529.

[2] 姚哗.格列美脲联合盐酸二甲双胍对2型糖尿病疗效分析[J].中国医药科学,2012,16(2):189-190.

[3] 傅晓莹,杨华章,邝建,等.利拉鲁肽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及安全性[J].广东医学,2013,34(23):3651-3652.

[4] 金敬红,吕探云,王君俏,等.基于血糖负荷概念的食物交换份法用于2型糖尿病患者饮食教育的效果分析[J].中华护理杂志,2009,44(6):513-516.

[5] 杨文英,刘晓民,马建华,等.利拉鲁肽与格列美脲联合二甲双胍对2型稽尿病的疗效和安全性比较[J].中华糖尿病杂志,2011,3(6):457-463.

[6] 刘海彤,袁辉,杜媛媛,等.利拉鲁肽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3,8(13):202-203.

[7] 陈忻,翟所迪.利拉鲁肽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研究现[J].中国药学杂志,2011,46(21):1686-1687.

[8] 刘秀君.中医药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研究概况[J].光明中医,2010,10(16):120-121.

[9] 周鹏,金晓霞,王雪花,等.西格列汀及西格列汀与二甲双胍联合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分析[J].临床内科杂志,2012,29(10):676-678.

[10] 梁超,周玲.利拉鲁肽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J].中国生化药物杂志,2012,33(15):656-658.

[11] 汪敏,高方,薛耀明,等.格列美脲联合二甲双胍短期内强化治疗对初诊2型糖尿病疗效的观察[J].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11,31(3):564-566.

[12] 陈玥竹,程海涛,曹贵文,等.基础胰岛素起始联合口服药治疗2型糖尿病112例临床分析[J].成都医学院学报,2014,9(4):457-459.

[13] 陈妍,林羽,林娟,等.2型糖尿病急诊患者危险因素管理及影响因素分析[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4,31(15):5-8.

[14] 周迪军,孙文利,丁蓉,等.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J].中国医药导报,2014,11(15):84-86.

[15] 刘远波,周伯荣,张莹,等.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抵抗与血小板抵抗的关系[J].广东医学,2014,35(6):2526-2529.

[16] 王荣,贾爱华,刘新艳,等.利拉鲁肽治疗2型糖尿病3例[J].实用医药杂志,2014,31(4):364.

(收稿日期:2014-11-14 本文编辑:李亚聪)

猜你喜欢

利拉鲁糖化空腹
利拉鲁肽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及对血糖水平的影响
利拉鲁肽 降糖又护心
糖尿病患者为何要做糖化血红蛋白测定?
关于空腹的真相一次说清楚
关于空腹的这些真相
天天测血糖仍需测“糖化”
常吃煎蛋有危害
空腹喝水
空腹
全球首种阻止老年痴呆症恶化的药物有望问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