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的课余
2015-02-02李鸿
李鸿
办公室的后窗外,就是一所中学校园。不管你愿不愿看,抬起头,满眼都是校园风景。
去年冬季,雪下得早下得多,教室门前堆起一座座高高的雪丘。不知道从哪天起,雪丘之间现出一道罕见的风景,一条大绳上下翻飞,十几名学生跳跃其间,有男生,也有女生。周围还要围上一大圈,有喝彩声,有起哄声。早晨到校有跳的,下午放学有跳的,每个课间都有跳的。在冷峭的风中释放出无限的生机和活力。这样的情景让我有所感触,心中忽然冒出一句话:“喜看校园跳绳忙。”遗憾的是普及面不广,跳的人不是很多。
偌大的校园,两千余名学生,本来是龙腾虎跃气象万千的七彩世界,为什么简单古老的一项跳绳活动,就让人产生“喜看”的感觉呢?
现在的校园生活太单调了!
记得当年,初上小学,最先记住的英雄是会玩单杠的初中生。在我们小孩眼里,他们已是顶天立地的大人。其实他们的年龄也就十六七岁。校园里竖起两根木桩,顶端有孔,一根常见做撬棒的铁棍从中穿过,下方地面有长方形浅坑,只有每年六一运动会才换一次新沙。这就是乡村学校一副像样的单杠了。中学的多数男生经常玩,有几位好手,能玩出很多惊险的花样。诸如“蹬杠”“插杠”“勾杠倒悬”等等。动作娴熟,流畅自然,引得我们久久围观惊叹不已,这些活动多是课余自发的。学校的老师经常组织篮球赛,本校之间打,和乡政府机关干部打,春夏秋冬四季不辍。我们这些小学生,也有自己的活动项目,滚铁环、踢毽子、弹玻璃球。女孩子跳房子、抓石子。冬天溜冰、打“毛猴”。“毛猴”已多年不见。取一截十多厘米长,直径约3厘米的圆木头,一端削成锥形,锥形顶端镶进一颗钢钉,再拴一条小鞭,用鞭子抽打“毛猴”转动,在冰面上转得更稳,时间更长。“毛猴”即陀螺。制的过程,玩的过程,都很有趣。制作的优劣,检验你的手工水平,家长往往也乐于帮忙。课外活动时间,同校的初中生、小学生,各有各的玩法,各自玩得不亦乐乎。
记得当年,已上中学,课间玩的项目,增加了花样。男生中,篮球、乒乓球成为主流,一副破烂的球栏下,经常聚着十几个人,上篮抢球,挤成一堆。最简易的乒乓球案是几张课桌拼在一起,中间立一溜砖块作球网,薄木板削作球拍,你来我往,打得热火朝天。一段时间,听说班里的女同学,在校外操场上的双杠上玩“撵杠”,就是双手撑杠,跃起,越杠跳下,再到双杠的另一头做同样动作,跃起的方向相反,两人在两头同时翻越,看谁快,能撵上对方。男生过去小试身手,竟然撵不过女生,可见力道和技巧,都要久练才能擅长。十六七岁的青春少女,不扭捏,不做作,不惜力气,玩这样高强度的运动。此后,再不多见,甚至难以想象。
记得当年,六一儿童节总要举办全学区中小学生运动会。期间,校园内彩旗飘飘,打扫一新,墙报、黑板报色彩鲜艳,内容丰富多彩,写作爱好者,都想在上面露一手。红领巾洗净熨平,系在胸前,同学喜气洋洋沉浸在欢乐的气氛中。整个小镇也像过节一样,洋溢着欢乐的气氛。四面八方的家长总要前来看一看自己孩子的表现。简陋的运动场上,人山人海。各班忙着统计自己班内的战况,个人得奖几项,总分排名多少。运动会一般要开一周。初冬则有中长跑运动会。同学、班级之间,你争我抢,为自我成绩而战,为班级荣誉而战。
记得当年,体育活动条件十分简陋。五百多中小学生,仅有自制单双杠各一副,篮球架一副,有数的几颗篮球、排球。足球在公社一级学校,不时兴也不会玩。各种活动大都是课余自发的,参与面总在百分之七八十以上。队列训练是体育课的重要内容,立正,稍息,向左、右看齐,起步走,跑步走,立定;向左转走,向右转走,向后转走。比不上军队“快、静、齐”,可也有模有样,拉得出去,经得起一看。曾经有一次,就在我的眼前,一位同学练跳高,越过横杆,落地的刹那间,只听“喀嚓”一声,手腕折断。一位懂医学的老师,为他上了夹板,简单包扎一下,几个月后那个学生便又活跃在运动场上。不见家长找上学校的门,也不见学校从此禁绝学生练跳高。老农民说得好“久走冰滩,哪有不跌跤的!”。
我说的“当年”,是上世纪六十年代后期,七十年代初的一段时间。一串“记得当年”,难道仅仅是怀旧、恋旧吗?看一看当下单调的校园生活,凝重的校园氛围,再查查学生的体质,很难不让人发出慨叹!较之四十年前,学校体育是发展了,还是退步了?偌大的运动场,少见固定活动器材,多次成批下拨的器械,尘封库中,难见天日。无聊的体育课,偶见一生献身作“山羊”,他人排成一溜,飘然跃过,可见青少年爱动的天性,并未被“应试”彻底磨蚀。中考有体育,体育课也竟然考什么练什么,而且只有在临考时才练几次。“安全第一”,为了倒脏水,不惜扔孩子;“安全第一”,不要让保安全做了不作为的挡箭牌!
偶尔几个学生自发玩跳绳,竟然成了校园中的稀缺景观。此情此景,体育教师作何感想?学校管理人员、教育行政部门,又当如何面对?
“德、智、体”,“德、智、体、美、劳”。教育方针几经改易,“体”赫然其中,岿然不动。就这样“体”吗?又如何“体”呢?许多事情,云山雾罩,久假不归。回到原点,回到常识,该干什么干什么,许多问题自然而然迎刃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