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是最好的备课
2015-02-02刘桂海
刘桂海
读过许多名师大家关于读书与备课关系的论述,都不如北京市海淀区张干萍老师说得干脆:“读书是最好的备课。”真是一语胜千言。
我在师范读书时,度过了近四十天的暑假回到学校,遇恩师冯雪泥先生,礼貌性地问了一句:“老师,一个暑假忙些什么?”老师随口答道:“备课。”当时觉得奇怪,放暑假又不上课,备什么课,便好奇地问了一句:“备课?”先生笑而未答。二十余年过去,终于明白,先生原来说的“备课”一定是读书。
想起发生在“读书与备课”之间一些充满“正能量”的事。
余秋雨在散文《老师》中,回忆他在上海读中学时,说他的老师穆尼有一个“近似图书馆的庞大收藏……他藏书不是为了著书立说,而是为了备课,备好一节节的中学语文课”。
“终身备课”的说法是苏霍姆林斯基首先提出来的。终身备课不是天天围着教材转,而是广博的、持久的读书与反思相结合,不断地完善自己、提升自己。教师真正的专业成长不是和谁比或向谁看齐,而是和自己赛跑,每天进步一点点,这就需要书籍的能量来支撑他跑得更快。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校史馆存有20世纪20年代的一份教师进修计划,有一条是:“教师首先读与任何学科无关的书,其次读与任何学科距离较近的书,最后读学科方面的书。”其中的道理不是“地球人都知道”。2012年“教育推动读书十大人物”之一甘肃省庆阳市教育局局长卢化栋一席话给出了答案:“教育靠的是慢功夫,看似无用之书,从长远计,恰恰大有用。”
傅雷曾谆谆告诫远隔重洋的儿子傅聪:“单靠音乐来培养音乐是有很大弊害的。”对教师而言,是不是可以套用到“单靠本学科来培养本学科是有很大弊害的”?
上课上到最高境界,教师就是课程,所以有陈日亮说“我即语文”;华应龙说“我即数学”。最高境界从哪里来,当然不是靠“两本”(一本教材、一本教参)。
合肥的薛瑞萍老师津津乐道自己的读书生活,她说:“教师是唯一一个可以在上班时间读书,不算不务正业的职业。”她读书不是为了应付明天的课,她把日常读书比作“滋养大河的溪流”,比作“盐在汤中”。
读书是积累学养,上课就是厚积薄发,于漪老师说:“课要上得厚实、有分量、不轻飘,功夫在课外。”
有老师说:“书是读了些,但记不住,怎么办?”
李镇西老师这么说:“记不住书中的句子,不等于你没有收获。如果我问你这么多年来你每顿饭都吃了些什么,你能回答吗?显然回答不出来,但难道你吃的这么多东西就没有营养吗?记不住吃了什么食物有什么要紧?反正这些食物的营养你已经吸收了!”
有老师说:“我们工作忙,没时间读书怎么办?”
华应龙老师这么说:“正因为没时间读书,所以我们工作很忙。”
两位大师级的老师,堪称神一样的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