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预测2015年高考全国卷命题走向及应试策略

2015-02-02鄢俨

理科考试研究·高中 2015年1期
关键词:学科知识答题命题

鄢俨

通过近两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全国卷试题的透视及分析,可看出试题难度逐年下降.试题没刻意地追求新颖,所考查的能力要求及应用知识均不超纲也不脱纲,紧扣教材.命题思想仍然保持着:站在学科整体高度上命题;重点知识重点考查应用;考查考生学科思想方法;不超纲不脱纲.2015年命题应是上述的不变,但难度不会再降低了.

知道命题思想才有对策.所以我们应是先知彼(如何命题)后知己(充实完善备考行为).

一、怎样理解站在学科整体高度上命题,我们应该怎么做

站在学科整体高度上命题是不变的法则.命题人对学科整体的认识就是学科知识体系,即横纵交融的知识网:某一个知识点与其它哪些知识有联姻关系,把它们串起来形成一条线性知识线,在学科知识内可划出若干条线,我们称之为“横”.系统复习就是建“横”;若干条横线间其中有些横线还有联姻交汇关系,我们一条一条地再划出来,我们称之为“纵”,综合复习是建“纵”.横纵交融就是平面知识网,是学科知识的整体表征.分科内的题在“横”中,跨分科的题在“纵”中,自然其综合性强.猜题或押题是笨人,先织网后捕鱼是聪明人.命题首先是选取材料(实际问题),是试题结构的第一个要素.然后看需要应用哪些知识解决这个问题,只要不超纲且又在知识网络中,即可材料确定.然后再考虑试题结构的第二要素条件(赤裸或隐含),最后考虑试题结构的第三个要素设问(问题如何提出).各科试题个数有限,故所涉及的知识一定有限,材料涉及到网中哪些知识也只好是哪些,不可能把规定在考纲之内的知识应用全考了,所以有“抽样考查”这一说.说到这里,不难看出掌握知识体系的重要性.

二、如何理解能力考查,我们应该怎样应对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是一种能力优选手段,所以高考试题立意于能力,考查这种能力主要体现在应用学过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水平.学习知识的目的最终是要解决民生中的生活、生产、科技和文化等问题,否则学知识无任何意义.故高考考查的不是知识的机械识记,因此不能说规定在考纲里的知识点是“考点”,而是考查应用它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考生心理水平应递进升华:记住知识→理解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 .

能力的表现是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的表现,可以说高考考生所得的分数是表征能力的分数.能力来自对知识的识记之后,方法来自于对知识应用探究之后.所以备考复习做练习题不是要得出结论为目的,更重要的是要总结通过练习是否达到考纲规定的能力要求,尤为重要的是总结解决问题时可有多少种方法,哪个方法最好,将其提炼出来积累于脑中.方法多了,能力就强了,会一法就会解决无数诸如同类的名目繁多的问题.反之,练习N个题,不掌握积累解题方法,到头来对第N+1个新题还是束手无策.高三备考复习一定要练习,通过对那些经典题的练习不断地变换母题的三个要素(材料、条件、设问)成为若干子题,着重思想方法积累才是良好的备考行为.

三、解剖卷面体系及思考

2015年数学卷结构可由2013年、2014年卷面结构预测:试题个数不变;由易到难排列试题(选修模块的选答题为试卷中的中档难度但排在后面);应用知识亦为常规范筹,只是试题材料有变而已;1-16题道路平坦,17-20题道路有些崎岖,21题是悬崖,但得零分不容易得满分更不容易;三道选答题命题难度意在等衡,但几何证明与不等式选讲解题思维不易启动,正确启动后不易出错,坐标系与参数方程解题思维易启动易得分,但不易得满分,向量与立体几何命题仍有一定难度.从多得分的角度上看,先答卷前面的题,然后答解答题,最后答19至21题比较科学.理综合卷面结构及难度不能有变化;选答题难度也意在等衡;值得注意的是物理化学实验题不机械重复原教材去考查实验能力,在实验原理的指导下综合运用学科内的其它知识综合解决实验问题.命题人总有学科知识某些经典题的影子,通过经典类型题练习培养解题能力还是大可需要的.

四、答题跟命题思路走

上文阐述了如何命题,不言而喻沿着命题人思路走,有序启动思维答题,能有心不慌、省时间和不出错的效应.则有:1.认真阅读材料,如“雾里看花”一定是要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真真切切”,材料理解不到位得不了满分,若理解错了全盘皆输.2.确定是考什么的.3.调动知识,把能解决该问题的知识提取出来.4.将提出来的知识再迁移到材料之中.5.发现解题条件,赤裸条件一眼能看出来,而隐含条件就得靠辩证分析和逻辑推理获得.6.解题的思想方法再现.7.执笔答题.

本文写得概括又抽象,但它能表现出由命题到备考再到答题浑然一体交错的内涵.若有条件查阅笔者2012年、2013年在本刊发表过的文章与本文综合起来用,可能备考效应会更好一些.

猜你喜欢

学科知识答题命题
通向学科育人的学科知识观
品读
学校德育要植根于学科知识的意蕴之中
圆锥曲线的两个孪生命题
浅谈“命题的否定”与“否命题”
否命题与命题的否定辨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