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在高一夯实文言文基础

2015-02-02吴高燕

新课程·中旬 2014年11期
关键词:语法知识高一拓展延伸

吴高燕

摘 要:在高一要给学生夯实文言文基础,首先要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学习文言文的目的,是为了拿到打开传统文化宝库的钥匙。其次,需要在日常的生活学习中寻找契机,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然后要做好初高中衔接,帮助学生补充现代汉语语法知识,增强文言理解的能力。最后在扎实掌握课堂文言知识的基础上,进行以课内带课外的延伸拓展,不仅积累文言知识,还会拓宽知识面。

关键词:高一;文言文;兴趣;语法知识;拓展延伸

一、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学习文言文的目的

我所教的高一学生曾经问:“老师,文言文枯燥无趣,在现实生活中一点用处都没有。为什么我们还要学?”我还没回答,旁边的同学立马接上:“为了考试呗。”的确如此,学生只是把学习文言当作考试取得高分的一种手段。是被动的,而不是带着兴趣去学习、去探索我们丰富而宝贵的传统文化。当时我问学生:“我们这么悠久的历史和文化是靠什么记录的?”学生说:“文言文。”我请学生思考:“既然我们的历史和文化都是用文言来记录的。如果记录下来的这些东西都存放在库房里,我们要了解、学习、借鉴这些历史文化。那打开这个库房的钥匙是什么呢?”无疑文言文就是这把钥匙。学习文言绝不是单纯地应付考试,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并传承光辉灿烂的传统文化。

二、从日常生活中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学生对文言文充满了阅读的兴趣,即使老师不教,学生也会想尽办法来弄清、搞懂。这个兴趣首先来自教师的引导。当下很多高中生喜欢看言情小说。比如,很多女生喜欢唐七公子的《华胥引》,一提到这本小说,学生便滔滔不绝。这时,教师就可以告诉她们“华胥梦”“华胥引”的来历。它不是作者独创,而是出自《列子·黄帝》,指一种理想境界,或作梦境的代称。好学者至少会翻看《列子·黄帝》。这也是引导她们学习文言文的一个契机。再比如,政治课上所提到的“形而上”“形而下”,很多学生都以为是从国外引进的术语。殊不知它们最早是孔子提出的,出自《易经·系辞》“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教师介绍后,学生会意识到原来我们自己的传统文化底蕴这么深厚。经常这样引导,学生慢慢地就会主动阅读一些传统的文化典籍。学生对古文的兴趣被调动起来后,他们就会从被动转为主动。这时的文言文学习是为了更好地掌握传统文化,增加自己的文化底蕴,而不是单纯地应付考试。如果真能达到这个地步,文言文对学生来说不再枯燥,而是一个鲜活、充满无穷魅力的世界。

三、适当补充现代汉语语法知识

现代汉语的语法正在淡出语文教学领域。原本学生初中就应该接触的语法知识,现在已经不再教授。而现代汉语的语法对高中的语用、病句、文言文等都有极大的作用。笔者曾经做过比较,高一年级补充过语法知识的学生和没有接触过语法的相比,在文言特殊句式和词类活用等方面的理解能力明显要强得多。因为教学时间的限制,一般能抽出3至5节课给学生补充现代汉语语法知识。主要是词性和单句成分划分。通过这几节课帮助学生建立起“主、谓、宾、定、状、补”的概念。有简单的语法知识垫底,接触到文言中的特殊句式、词类活用时,学生很快就能融会贯通。

在介绍句子的六种成分时,也让学生了解划分句子成分的标识符号。主语:“====”,画在主语下面;谓语:“——”,画在谓语下面;宾语:“~~~~”,画在宾语下面;定语:“()”,用在定语前后;状语:“[ ]”,用在状语前后;补语:“〈〉”,用在补语前后。紧接着用适当的练习来训练他们划分句子成分的能力。例如,(全体)同学[都]做〈完了〉(语法)作业。让他们明白主、谓、宾、定、状、补。接着引导他们判别文言的特殊句式。

比如,“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苏教版必修一《赤壁赋》)。学生解释为“有个吹洞箫的客人,按着节奏为歌声伴奏。”那么按照语法知识“有个吹洞箫的”应该修饰句中的名词“客人”,修饰名词的是定语,现在定语放到了名词的后面,这就叫定语后置。再比如,“■出[于东山之上]”(《赤壁赋》),翻译为“月亮从东边山上升起”。“从东边山上”这个介宾短语修饰“出”这个谓语,它在句中充当状语。学生一眼即知状语(介宾短语)放到了后面,这就叫状语后置(介宾短语后置)。仍以《赤壁赋》为例,比如“而[今]安在哉?”译为“如今在哪里呢?”句中“在”是谓语,“安”是宾语。宾语放在了谓语前面,这就是宾语前置。以此类推,学生很快就能判别文言中的特殊句式。学习语法极大地提升了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力。

四、课堂上有意识地拓展延伸

文言的积累除了扎实掌握书本上的知识点外,还需教师在课

堂上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进行拓展延伸阅读。比如,学习韩愈的《师说》,我们可以补充柳宗元的《答韦中立论师道书》。这样有助于学生全面了解当时的形势,更深入地理解课文。《答韦中立论师道书》可以让学生了解到当时“耻学于师”的现象是多么严重。在这种情况下,“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这种勇于冲破世俗偏见,敢为天下先的精神多么值得敬佩。另外,讲解《师说》时必不可免地会介绍“古文运动”。在文章中柳宗元不仅总结了自己的写作经验,还在文中系统地提出了关于散文写作的主张,阐发了“文以明道”的观点。《师说》是阐述“古文运动”理论的重要篇章。有了这两篇文章作先导,学有余力的同学还可以阅读“古文运动”的其他名家作品。这种以课内带课外的阅读能够让学生从精读一篇文言延伸拓展到多篇相关的文章。不但开阔了学生的视野,还丰富了学生的文言知识积累。

如果做到以上四点,学生可以在高一打下坚实的文言基础。

参考文献:

[1]南怀瑾.易经系传别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269-270.

[2]丁帆,杨九俊.语文必修一教学参考书[Z].南京: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2014:118.

编辑 谢尾合endprint

猜你喜欢

语法知识高一拓展延伸
从高考病句辨析看“语法知识”
浅谈高一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培养
高一新疆班物理学习困难成因及教育对策初探
高一物理学困生的心理障碍及对策
试论小学语文的阅读教学设计
初中英语语法教学的实践与认识
关于高中语文语法教学的几点认识
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拓展延伸”环节的实效性
学语法,驱文句之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