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巧妙运用比较法
2015-02-02郑俩坤
郑俩坤
地理学科涉及的知识范围非常广,宇宙空间至地球中心之间的所有事物都可以成为地理学科研究的内容。面对如此复杂的地理知识,学生往往会感到非常无助,找不到合适的学习方法。笔者充分认识到了这一问题,并进行了积极的探索。探索发现,运用比较法进行教学可以使学生更容易掌握地理事物和现象之间的内在联系,更清楚地认识到地理事物之间的差别,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相似地理概念、地理原理,更牢固地掌握地理事物的一般属性和个性特征。本文笔者就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谈一下比较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实际运用。
1.比较地理概念。
高中地理教材中需要学生理解的地理概念有很多,而做到对各地理概念充分理解又是学生学习地理和提高各项地理能力的前提,因此清晰认识、熟练掌握各地理概念是非常重要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不同地理概念之间的相似点、相同点以及不同点,运用比较的方法,巩固、加深学生对这些地理概念的认识。例如,地球自转、公转同样指地球的运动,因运动时围绕的轴心不同而命名不同;天气、气候名称相近,但气候是指某一区域总体的气象状况,与纬度、洋流、气流、地形等因素有关,而天气是指某一具体时刻大气中的各种气象变化,与温度、气压、风、云等因素有关。
2.比较地理现象。
人们在日常的生产生活中可以观察到各种各样的地理现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适时利用这些学生熟悉的地理现象进行比较,解释其形成原理,使学生产生学习地理知识的兴趣。例如,我国冬季南方和北方的天气状况有非常大的差异,而我国夏季南方和北方的气温差异却并不十分显著,究其原因,北半球夏季时太阳直射北半球,此时北半球各地得到的太阳辐射差别不大,而北半球冬季时太阳直射南半球,此时北半球各地得到的太阳辐射差别较大;气旋、反气旋是两种常见的天气系统,其控制地区的天气状况也是截然不同的,气旋控制地区多雨且易出现大风天气,而反气旋控制地区多晴朗天气。
3.比较地理景观。
具有代表性的地理景观常常成为学生判断区域位置的重要信息,这些景观往往与当地的地理环境有非常密切的联系。例如,黄土高原的窑洞和云南傣族的竹楼,这是因为黄土高原地区降水少且当地黄土颗粒小,土壤具有垂直节理,而云南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量大,地面潮湿。又如,中国江南的鱼米之乡和非洲撒哈拉大沙漠虽处在同一纬度地带,但因受大气环流等因素影响而形成了不同的地理景观。
4.比较不同区域。
将两个或多个区域的地理纬度、气候、自然资源、农业类型、工业布局、城市发展等进行对比分析,一方面有利于学生整体把握某一区域各要素间的联系,另一方面有利于学生对比记忆。例如,中国黄土高原和云贵高原水资源均较为缺乏,但其原因不同:黄土高原属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少;而云贵高原虽降水较多,但喀斯特地貌分布较广,地表水流失严重。
5.比较气候类型。
气候类型的判断是学生普遍认为比较难掌握的知识点,学生在考试中也经常因此失分。教师若能借助比较法来教学,对各气候类型的成因、影响因素,以及各气候类型的典型分布区的月均温和年降水量的大小进行对比,就可以使学生对各气候类型的认知更加清楚。例如,亚热带季风气候和地中海气候均属于亚热带气候类型,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受东南或西南季风影响显著,而地中海气候区受副热带高压带和西风带交替控制影响。
综上所述,高中地理教材中适合运用比较法进行教学的内容是非常多的,笔者在此不再一一赘述。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比较法的优势,使学生更准确、更系统地理解和掌握高中地理常考点、难点和易错点。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