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材插图在教学中的应用漫谈

2015-02-02姚兴荣

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版 2014年9期
关键词:观测者极昼日落

姚兴荣

在高三复习时,不少学生遇到这样一个问题:“太阳直射的最北边界是北回归线,夏半年,太阳应该从我们的东南方向升起、西南方向落下,为什么不对呢?”生活中看似简单的自然现象,许多学生却视而不见,甚至从未留意观察过。而要把这个简单的现象讲明白,也并不容易,毕竟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球面知识比较薄弱。为此,笔者采用教材(鲁教版,下同)上单元活动中的一幅插图进行解释,如图1所示,具体过程如下:

先让学生观察示意图的构成,底部大圆代表地平面,上部半圆代表正午时天空,观测者居于地平面中心位置,按照图示确定出方位;其次,根据太阳东升、西落的现象,了解太阳运动的方向,即三条向南倾斜的弧线表示太阳在不同日期东升西落的运动轨迹;最后,根据观察得出:冬至日时,日出方向在观测者的东南,日落方向在西南;二分日时,太阳从正东方升起、正西方落下;夏至日时,太阳从东北方向升起、西北方向落下。并且边分析边给学生演示着运动的轨迹,让学生想象着太阳东升西落的情景。

过后不久,当再次遇到日出日落的方位问题时,又有不少学生问道:“南半球夏季时,为什么南半球的人们看到太阳在他们的东南方向升起、西南方向落下?”对此,明明前面已经分析过的问题怎么又不会了呢?我只好把前面讲过的内容再次重复一遍,学生也是似懂非懂地点头认可。当回到办公室谈论起此事时,同事们也无不感叹:如此简单的问题,学生怎么理解起来这么困难?可见,不明白的学生还大有人在。那么,怎样才能把这个现象讲明白、讲透彻,使学生不再存有疑虑呢?

在翻看教材时,笔者忽然被几幅插图吸引住了,为便于讲解,将图示做了一些变化,如图2和3所示。

观察图2可知,当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时,早晨(左图)A、B、C三地的阳光从东北方向照射过来,即日出东北;傍晚(右图)A、B、C三地的阳光从西北方向照射而来,即日落西北。由此可推断:只要太阳直射在北半球,全球(极昼极夜地区除外)各地的观测者就会看到太阳从东北升起、西北落下。再根据图3分析,当太阳直射南半球时,太阳升起、落下的方向位于观测者的东南方向和西南方向。同理,也不难得出二分日时太阳从正东方升起,正西方落下,如图4所示。

为使学生深入理解有关日出、日落方位的知识,在掌握好前面知识的基础上,我还根据图2、图3,并参照图1,让学生思考了出现极昼的地区太阳升起、落下的方位及太阳一天中的运动轨迹。当夏至日时,北极圈会出现24小时的极昼现象,由图2中D地可以看出,日出、日落时阳光都从正北方向照射而来,即正北日出、正北日落,视运动轨迹如图5所示。同理,冬至日时,南极圈上的观测者会看到日出、日落都位于正南方向,图3中的D地太阳视运动轨迹如图6所示。

通过解决此类问题,笔者总结出一个道理:在平时教学中,教师若对教材上一些重要的图表进行一番深入细致的剖析,就会巧妙地化解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诸多疑惑,并帮助学生在地理学习中养成“图不离手”的良好习惯。endprint

猜你喜欢

观测者极昼日落
日落碗窑(节选)
日落
日落
高中物理教材中“多普勒效应”表述的问题和修改建议
夜空的观测者:第谷·布拉赫
日落之前
美国轨道碳观测者-2卫星
人生的极昼
一道高考试题的两种解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