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课堂教学回归自然
2015-02-02李从明
李从明
课堂教学的本质是教师与学生心灵的沟通,学生和教师都是课堂教学的创造性主体。从“教”的角度来看,教学就是用一种个性思维去启发另一种个性思维,因而一味地照搬教育模式会阻碍学生的发展。教师只有把自己的个性思维注入教学才能使课堂充满智慧和生命力。这也就是说,让课堂成为个性释放的舞台和思维驰骋的疆场才是教育的自然状态。
当历史的车轮驶入21世纪,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倍加怀念已离我们远去的教育大师。他们当时没有现代化的教学设备,也没有约定俗成的授课方式,但每一次教学都会使学生如沐春风、受益匪浅。反观我们现在的课堂教学,就像是在霓虹闪烁下的都市,充满喧嚣、浮躁、功利、刻板。每一次教育改革的初衷都很好,但结果却往往流于形式,因为看似多样的教学形式一旦被限定就会背离初衷。从形式与内容的关系来看,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过于刻板的形式会导致“剧本化”教学。因此,要想使课堂教学达到好的效果,就只有让课堂教学回归自然。
回归自然应合理运用教学形式。在课前准备中,教师应花费更多的时间来思考授课内容,把自己的个性思维注入即将传授的知识中,而不应一味地花大量时间去制作多媒体课件。在课堂上,教师应尽情发挥精神和思想,使自己的个性思维伴随着知识的传授而得到充分展示,而不应时时关注多媒体课件的使用。教师应该把先进的教学设备视为辅助教学工具,课堂教学是师生心灵与智慧的碰撞,而不是人与机器的交流。现如今,新的教育形式层出不穷,但很多却被刻板化,如课堂探究、课堂讨论等。对于不同学科或同一学科的不同内容,教师要进行具体分析,合理使用教学形式,而不能逢课必究,逢究必论。其实,探究这种形式并不是不好,而是探究的形式太刻板了。探究是对知识的追问,若拘于形式,就会约束思维的发散。因此,只有当教育真正地面向生活、贴近生活,并使学生真正地走近生活、感受生活,才能充分发挥教育的作用。教育必须经得起实践的检验,因为没有一种教育理论适用于所有学科,没有一种教育方法适合所有学生。对于人类而言,永远都处于探究过程中,因而任何教育形式的限定都只是思维停滞的表现。
回归自然应充分释放人格魅力。教师不仅要传道授业解惑,还要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感染学生。创新的火花在智慧的撞击中才能迸发,而在狭隘封闭的空间里只能熄灭。因此,教育改革应该为教师人格魅力的释放提供机会和空间。如果急于求成,只注重华丽的形式,就无法达到预期目的。现如今的中国教育形式,既有历史的传承,也有现代的创新。但是这些形式中哪一种更为适用,就需要教师根据课堂教学的需要以及目标的达成来判断和选择。不管什么形式,只要能使教师尽情发挥激情和智慧,学生牢固掌握知识,就是好的形式。反之,如果只能使教师照本宣科,忽视情感流露和心灵沟通,就算形式再新颖、再现代,那也是无效的、必须摒弃的。
回归自然应追求简约、有效。古人云:“大道至简。”课堂教学要以最简洁的形式触发学生最丰富的情感体验,以最便捷的方式让学生获得最有用的知识,以最近的起点带领学生走向最远的终点。一味追求新颖的教学形式,很可能会使学生思维停滞、迷失方向、背离目标。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教室里静悄悄,学生集中思维,要珍惜这重要时刻。”因此,追求课堂效率大可不必把课堂搞得像菜市场一样闹哄哄,简约也能有效率。
民族的振兴、国家的富强离不开教育事业的发展。教育的生命在于创新,但创新不能流于形式。作为教育工作者,我认为教育必须触及本质,也就是心灵的沟通与交流、人格的塑造与培养。教师是教育事业发展的中坚力量,因而培养新时代的学生就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俗话说:“要给学生一瓢水,教师得有一桶水。”因此,教师要博览群书,深入思考,把读书当做精神需要。教师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才能熟练驾驭课堂,让思维的花朵充分绽放,用智慧的钥匙打开学生的思维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