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捕捉政治课堂生成性教学的精彩

2015-02-02李芝青

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版 2014年9期
关键词:民主选举教学要求能动性

李芝青

精彩有效的生成性课堂教学,是师生思维灵动的表现。要想实施有效的生成性课堂教学,教师就要注重预设与生成的统一,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巧妙处理课堂教学中的生成,营造轻松和谐的课堂气氛,真正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近年来,高考政治试题开始出现生成性试题。所谓生成性试题是指问题在教材之外,答案也在教材之外,需要学生自行组织答案的试题。这一命题倾向要求我们一线政治教师积极探讨实施有效生成性课堂教学的方法,以适应新课改的要求。

教师根据学生需要、教学要求进行备课,根据不同课堂情境进行互动教学的过程就是生成性教学。近年来,本人结合政治学科一线教学实践,对生成性课堂教学进行了一些探索。

一、课前预设与课堂生成的有效结合是生成性课堂教学的灵魂

预设是指教师备课时根据学生需要、教学要求预先作出的设计;生成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交流沟通时出现的各种情况。精心的预设是生成的基础,而生成则是预设的更高境界,教师只有在课前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作出准确的预设,才能为生成性课堂教学提供广阔的平台。

例如,在讲授“规律的客观性”这一哲学知识点时,我的课前预设是先通过多媒体课件介绍“规律是客观性的”,然后再讲授“人是有主观能动性的”,最后通过具体事例强调“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需要遵循客观规律”。但是在实际教学时,多媒体设备出现了故障,原本的教学计划被打乱了。于是,在已备好教材知识和学生知识水平的前提下,我及时调整教学顺序,先向学生讲解“人具有主观能动性”,接着顺势提问学生:“现在多媒体出故障了,我们是否有办法继续使用多媒体上课?”学生一致否定,于是我告诉学生这就是我们本课所学的主要内容:客观规律和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原理。由于在课前进行了精心预设,我通过调整课堂教学顺序进行生成性教学,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学生的生活实际是生成性课堂教学的来源

由于政治学科理论性较强,教师应创设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生成性课堂教学情境,努力创造条件让学生将当前所学的理论知识与自己已有的知识相联系,从而使政治教学回归生活,让学生真正感受政治教学的魅力。

例如,在教授“民主选举”的相关知识时,我在导入中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如果你参加人大代表选举,你会怎么做?”提出这一问题后,学生立刻开始了讨论,有的说:我要选为党为人民献出一切的人;有的大声嚷嚷:我选高富帅;有的瞎起哄:我可没那资格。这时,我意识到应该换一个更契合学生生活实际的例子。于是,我又提出了另一个问题:去年你们村村长换届选举,你们家长投票了吗?这个问题契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学生七嘴八舌地答道:我家长投票了、我们村选了最能为村里办实事的人、我叔叔托我爸帮忙投了一票……这次学生的回答按照我课前预设,得出了预期结论。接着,我根据教学要求,继续提出问题:我国的民主选举有哪些方式?受哪些因素制约?这些方式适合我国国情吗?贯彻民主选举有何意义?这样,学生的思维又活跃了,我根据学生的回答适时加以点拨,与学生一起完成了本课知识点的学习。

三、教学机智是生成性课堂教学的必备条件

在生成性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包容学生的意外生成,掌握处理课堂偶发事件的技巧,提升驾驭课堂的能力,提高教学机智。

例如,有次我在讲解有关哲学的知识时,突然发现一位学生走神了,于是我点名批评:某某,你不专心看黑板,在看什么?本来我是想提醒他认真听讲,谁知调皮的他竟站起来说:“老师,我发觉你比以前更漂亮了。”顿时,全班学生又是大笑又是拍桌吵闹,甚至有的学生一脸坏笑地看着我如何处理这件事。此时,我深知大声训骂或假装没听见都不是好办法,于是我先让课堂安静下来,然后冷静地说道:首先,谢谢××同学对老师相貌的称赞;其次,××同学的这句话恰恰反映了哲学的重要原理,即一切事物都是发展变化的,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我随口对上的哲学原理巧妙地化解了课堂的尴尬局面。课后这位学生向我道歉,临走时还说:“老师,我开始喜欢你的课了,哲学课挺有意思的。”因此,教师要善于用自己储备的知识处理生成性课堂教学中的问题,提升个人魅力,增强所教授学科的吸引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综上所述,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关注课堂教学的生成,关注学生的课堂学习,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endprint

猜你喜欢

民主选举教学要求能动性
调动主观能动性,提高写作水平
高职英语教学中学生“主体能动性”的发挥
地位、政治关注、政府信任与基层民主选举中的投票参与——一项来自CGSS2010的Logistic回归模型研究
比较主观能动性、意识能动性、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反作用的异同
冯契对毛泽东的主体能动性思想的解读和阐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