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欠发达地区技术创新能力评价与培育研究基于湘西地区的实证分析

2015-02-02阳立高卢毅伍慧杨华峰

财经理论与实践 2014年6期
关键词:欠发达地区评价

阳立高 卢毅 伍慧 杨华峰

摘 要:基于欠发达地区技术创新能力的基本特征,重点考虑技术外溢与模仿创新对促进欠发达地区技术进步的作用,构建欠发达地区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权法评价湘西地区技术创新能力,结果发现:湘西地区技术创新能力整体水平较低,地区间发展不平衡,创新能力的各影响因素之间不协调、短板效应明显;鉴此,应实施差别化的区域、产业、知识产权政策等,破除创新短板、汇聚创新要素,推动欠发达地区技术创新。

关键词: 欠发达地区;技术创新能力;评价;培育对策

中图分类号: F279.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3-7217(2014)06-0132-04

一、引言

在当今国际竞争日益激烈、技术创新日新月异的创新驱动时代,技术创新能力成为决定一国或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成为衡量一国或地区综合实力与竞争力的核心指标。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增强创新能力成为欠发达国家或地区转变增长方式,实现跨越发展、后发赶超的根本出路。

近年来,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孕育兴起,国际科技竞争愈演愈烈,区域技术创新能力评价与培育倍受关注。但由于区域技术创新是“一个复杂的、非结构化的过程”[1],当前仍未形成一个广为接受的、统一的区域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与方法。当前影响较大的有世界经济论坛(WEF)每年出版的《世界竞争力年鉴》,运用3个层次的指标对世界各国和地区的竞争力进行评价;瑞士国际管理发展学院(IMD)每年出版的《全球竞争力报告》,运用26个指标对53个国家的科技国际竞争力进行评价与排序;我国学者陈劲、柳御林(2008)针对我国区域技术创新能力的特征,设计的包含3个层次,41个指标的区域科技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2]。

我国欠发达地区主要是指受历史、区位、自然条件、社会观念、不平衡战略等影响,在经济、社会、教育、文化、科技等各方面,相对发达地区还存在较大差距的地区,如我国的西部地区和部分中部地区等。[3]当前专门针对欠发达地区技术创新能力进行评价的文献尚不多见,现有文献中,杨晓年、廖光辰(2001)较早从理论上探讨了对欠发达地区科技创新能力进行评价的必要性与难点;[4]郭淑兰(2010)对欠发达地区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影响因素及制约因素进行了分析[5];李柏洲(2012)的研究,结果表明:欠发达地区在市场环境、技术转化能力、产业竞争力等方面弱势都很明显,成为制约技术进步的瓶颈;[6]梁中、李小胜(2013)通过设计5类一级指标、29个二级指标,运用因子分析法,对欠发达地区区域低碳创新能力进行了评价与比较,结果表明,当前欠发达地区有一定的区域低碳创新机会优势,但在创新资源投入能力和低碳科技创新能力等方面都还很薄弱[7] 。

综合来看,当前针对欠发达地区的基本特征,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对其技术创新能力进行综合评价的文献并不多见,相关实证研究更是凤毛麟角。因此,在国家加快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打响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攻坚战的大背景下,探讨如何根据欠发达地区技术创新的基本特征,构建能较真实反映其技术创新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对其技术创新能力进行客观、有效地评价,从中找准问题,精准找出制约短板,对于探讨如何突破瓶颈,培育和提升技术创新能力,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

财经理论与实践(双月刊)2014年第6期2014年第6期(总第192期)阳立高,卢 毅等:欠发达地区技术创新能力评价与培育研究基于湘西地区的实证研究

二、欠发达地区技术创新能力评价——以湘西地区为例

(一)评价指标选取和评价体系构建

在借鉴现有区域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重点考虑并纳入技术外溢、技术模仿、创新环境等因素对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设定“区域技术创新能力”为一级指标(U),如表1所示的7个指标为二级指标,同时选择31个三级指标,且三级指标均为定量指标,从而构成欠发达地区区域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具体见表1。

表1 欠发达地区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权重及2012年湘西地区5市(州)技术创新能力基本情况

一级指标

二级

指标

三级指标

指标代码

指标权重

湘西州

怀化市

张家

界市

邵阳市

娄底市

(U)

企业技术

创新能力U1

大学与科

研院所

技术创新

能力U2

R&D人才U3

R&D经费

投入U4

科技创新组织

与管理U5

技术外溢、扩

散与吸收U6

技术创新

环境U7

大中型工业企业科技人员数/人

U11

6.25

738

625

197

1368

4562

大中型工业企业科技项目数/个

U12

5.98

24

30

12

144

258

大中型工业企业高级职称人员所占比重/%

U13

4.27

0.2422

0.6027

0.1210

0.5984

0.6141

大中型工业企业R&D经费/亿元

U14

18.52

0.543

1.18

0.11

1.61

6.83

大中型工业企业专利拥有量/件

U15

6.85

322

495

166

869

792

大中型工业企业研发机构数/个

U16

3.68

8

5

3

21

10

高新技术企业数/个

U17

3.21

45

60

40

161

50

有R&D活动企业所占比重/%

U18

8.59

0.214

0.0905

0.1655

0.1986

0.0843

高等学校数/个

U21

8.96

3

3

2

3

1

专利申请量/件

U22

4.32

95

124

89

175

197

被SCI、El、ISTP、CSSCI收录论文数/篇

U23

4.12

55

32

17

46

109

每万人中R&D人员数/人

U31

14.86

25

8

7

46

35

R&D人员占全省R&D人员比重/%

U32

9.23

1.1

0.4

0.3

1.3

1.6

科学家和工程师占总人口比重/%

U33

6.14

0.05

0.05

0.04

0.11

0.15

R&D经费投入/亿元

U41

15.68

1.19

1.85

0.19

3.26

12.23

R&D经费占GDP比重/%

U42

8.21

0.3

0.18

0.05

0.32

1.22

R&D经费中财政投入/万元

U43

14.37

710.8

200

239.2

612.2

820.5

R&D经费占全省R&D比重/%

U44

9.28

0.41

0.64

0.066

1.13

4.25

国家级、省级科技项目数/个

U51

3.75

16

10

3

62

65

国家级、省级科技项目经费/万元

U52

2.54

1500

500

587

605

550

外商直接投资总额/亿美元

U61

5.86

1.19

5.82

3.32

7.14

1.47

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亿元

U62

10.65

52.4

151.2

13.2

378.61

550.56

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亿元

U63

9.25

16.1

49.64

4.2

108.38

131.21

新批外资项目数/个

U64

8.52

6

6

10

15

4

国家级、省级重点实验室数/个

U71

2.54

7

3

1

4

2

公共图书馆数/个

U72

1.36

9

14

4

14

5

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U73

2.94

15038

15666

15641

15458

19233

农村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U74

5.86

4229

4701

4574

5136

4762

邮电业务总量/亿元

U75

8.54

15.26

27.43

10.87

33.13

24.26

公路客运周转量/亿人/公里

U76

3.42

32.36

9704

43.38

79.81

32.34

公路货运周转量/亿吨/公里

U77

4.56

61.3

42.74

3.98

386.41

114.84

(二)评价方法与指标权重设定

(1)运用熵权法确定指标权重。首先,运用熵值法计算出区域技术创新能力各定量指标的权重;然后,按定量指标数值占全部指标的比重,赋予定量指标不同的权重;最后,合并所计算全部指标的权重,三级指标权重见表1。(2)运用无量纲化方法,对各三级指标进行标准化处理。(3)计算各二级指标权重。首先,运用标准化处理后的三级指标数值和三级指标权重求出三级指标得分;然后,将三级指标得分加总,得出二级指标得分;最后,再次使用熵值法求出二级指标权重,见表1。(三)数据来源

基于欠发达地区区域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中所设计的三级定量指标,选取2012年湘西地区5市(州)技术创新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见表1)①。

(四)结果分析

(1)湘西地区技术创新能力整体水平很低(见表2)。无论是技术创新能力相对较高的娄底市和邵阳市,还是非常低的张家界市,一、二级指标得分都非常低。一级指标“欠发达地区技术创新能力(U)”得分最高的娄底市只有1.84,最低的张家界则仅为0.371;各二级指标的得分基本情况也一样,最高的是娄底市的“企业技术创新能力U1”,为4.285,最低的为张家界市的“科技创新组织与管理状况U5”,得分只有0.040。(2)湘西地区5市(州)之间的技术创新能力差距很大,内部发展很不平衡。从图1可以看出,区域技术创新能力的综合排序为娄底市第一、邵阳市第二,且高出其它地区很多;湘西州第三,怀化市第四,且湘西州与怀化市的差距不大;张家界市第五,且明显低于其它地区。其中张家界市区域技术创新能力仅约娄底市的1/5、邵阳市的1/4。

表2 湘西地区5市(州)技术创新能力

一级、二级指标权重及得分情况

地区

指标

权重

湘西州

怀化市

张家

界市

邵阳市

娄底市

企业技术创新能力U1

17.23

1.152

1.286

0.632

2.528

4.285

大学与科研院所技术创新能力U2

16.84

0.626

0.596

0.392

0.688

0.628

R&D人才状况U3

10.35

0.621

0.262

0.214

1.024

1.008

R&D经费投入状况U4

14.57

0.980

0.625

0.260

1.314

3.747

技术创新组织与管理状况U5

8.56

0.120

0.050

0.040

0.163

0.166

技术外溢、扩散与吸收状况U6

26.63

0.688

1.581

0.893

3.218

2.749

技术创新环境U7

5.82

0.265

0.489

0.167

0.485

0.295

区域技术创新能力U

100

0.686

0.678

0.371

1.346

1.840

图1 湘西地区5市(州)技术创新能力综合排序

(3)区域技术创新能力的各影响因素之间发展不协调,短板效应明显。如娄底市尽管技术创新能力相对较高,但R&D活动企业数远低于其它各市,高校数量也为5市中最少,FDI排倒数第二,成为制约娄底技术创新的瓶颈;邵阳市技术外溢、扩散与吸收能力较高,技术创新环境相对较好,但R&D经费投入相比娄底却相去甚远,仅为其1/3强;湘西州在大学科技创新能力上有一定优势,但其它各项指标优势却都不明显;其它两市也存在同类问题。

(4)湘西地区5市(州)在7项二级评价指标中,企业技术创新能力、R&D经费投入、R&D人才三项指标的差异很大,且均为娄底市最高,邵阳市次之,张家界市最低,其中表现最为突出的是R&D经费投入,张家界不足娄底市的7%,而R&D经费又是影响技术创新能力的核心因素之一,R&D投入严重不足成为制约张家界市技术创新的短板。

(5)在技术创新环境和大学与科研院所技术创新能力两项指标上,湘西地区5市(州)之间的差异相对较小,但得分也非常之低。这可能和湘西地区交通闭塞、经济发展滞后、高等教育不发达等密切相关,也成为制约技术创新的瓶颈。此外,整个大湘西地区在技术创新组织与管理这项指标上,得分都为最低。这说明相关部门和政策对欠发达地区技术创新的政策倾斜与扶持力度也远远不够,使欠发达地区极其缺乏科技项目与经费支撑。

(6)欠发达地区技术创新能力构成的各二级指标中,技术外溢、扩散与吸收的权重最高,为26.63。这和欠发达地区自主创新能力低,技术进步主要依靠FDI、承接东南沿海产业转移、吸收发达地区技术外溢与扩散、模仿创新的实际情况非常吻合。但该项指标不仅湘西地区整体得分很低,而且5市(州)之间差异很大。这说明湘西地区的投资、创新创业环境还很不理想,招商引资政策不到位,产业结构层次低。

三、结论与对策

(一)结论与启示

1.欠发达地区技术创新能力整体水平很低,不仅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而且严重落后于东南沿海发达地区。这既是受制于欠发达地区经济、社会、教育、基础设施建设等落后的结果,也表明国家西部大开发与扶贫攻坚战略、各类政策扶持对欠发达地区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还未得到有效发挥。

2.欠发达地区不仅区域内各地区之间技术创新能力差距很大,而且技术创新能力各影响因素之间发展很不协调,双重短板效应非常明显。只要突破创新短板,技术创新能力就会得到快速提升,成为驱动欠发达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力发动机。

3.经济社会发展越落后的地区,各级创新主体,尤其是政府,越不重视技术创新,R&D投入越低,创新环境越差,技术创新能力也越低,这反过来又成为制约该地区进一步发展的瓶颈。因此,探讨如何走出“经济落后——技术创新能力低——新一轮经济发展中更落后”的恶性循环,应成为关注的焦点。

(二)培育对策

1.实施差别化的区域政策,营造良好创新创业环境。中央政府要专门针对欠发达地区技术创新的基本特征,实施差别化的区域扶持政策,在财政资助、税费优惠、产业政策、人才支持、资源使用等方面给予强有力的支持。

2.实施差别化的产业政策,对接FDI与产业转移。欠发达地区要实施有保有压、有扶有控的差别化产业政策和知识产权政策,对接FDI和产业转移,促进技术外溢、扩散与模仿创新。

3.破除创新短板,促进创新要素协调发展。欠发达地区要针对自身创新短板制定政策,强力突破瓶颈,将创新要素效用最大化;政府要出台强力扶持政策,推进实施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的一对一技术创新帮扶工程;中央政府要加快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政策激励高层次人才、高新技术企业等创新要素有序向欠发达地区流动和汇集。

4.创新绩效评价体系,激发研发主体创新活力。针对R&D投入不足,要创新绩效评价体系,将影响技术创新的核心因素量化为可操作的指标,作为评价政府、国企等领导绩效与晋升,及是否给企业立项和给予优惠政策的重要依据;同时,对在促进技术进步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科研人才及相关领导,要重点奖励,可考虑破格提拔与晋升。

5.政产学研协同合作,构建欠发达地区技术创新体系。要构建政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高校与科研院所为两翼、民间资本参与,融合跨部门、跨地区的优势资源进行技术创新。

注释:

①实证研究的数据来源,一是通过对湘西地区5市(州)18个代表性县(区、市)科技局、发改委、教育局及35家代表性企业的走访与实地调研所获得的第一手数据资料;二是来源于湖南省和湘西地区5市(州)2013年《统计年鉴》;三是来源于湘西地区5市(州)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四是根据湘西地区5市(州)2013年《政府工作报告》及湖南统计信息网等,并查阅大量的相关统计数据与资料进行整理,最终得到2012年湘西地区5市(州)技术创新能力基本情况。

参考文献:

[1]孙秋碧,任劭喆.基于技术标准化的技术创新演进路径构建与协调[J].求索,2013,(10):1-4.

[2]陈劲, 柳御林. 自主创新与国家强盛——建设中国特色的创新型国家中的若干问题与对策研究[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08:67-91.

[3]袁新敏.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回顾与评述[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3(6):94-96.

[4]杨晓年, 廖光辰. 构建欠发达地区地方科技创新体系的思考[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2): 40-41.

[5]郭淑兰. 欠发达地区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影响因素研究[J]. 生产力研究, 2010, (2): 103-106.

[6]李柏洲, 苏屹. 基于改进突变级数的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评价研究[J]. 中国软科学, 2012, (6): 90-101.

[7]梁中, 李小胜. 欠发达地区区域低碳创新能力评价研究[J]. 地域研究与开发, 2013, 32(2): 116-121.

(责任编辑:钟 瑶)

猜你喜欢

欠发达地区评价
SBR改性沥青的稳定性评价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欠发达地区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
欠发达地区创新型政府体制机制优化策略
“营改增”试点对欠发达地区经济的影响分析
欠发达地区金融支持城镇化建设的研究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
关于项目后评价中“专项”后评价的探讨
保加利亚转轨20年评价
多维度巧设听课评价表 促进听评课的务实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