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证护理在胃肠外科管道护理中的应用
2015-02-02王爱莲
王爱莲
循证护理在胃肠外科管道护理中的应用
王爱莲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在胃肠外科管道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80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 实验组采用循证护理, 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实验组恐惧评分(2.2±0.6)分、疼痛评分(2.1±0.2)分、情绪不安评分(1.6±0.5)分, 均低于对照组恐惧评分(3.4±0.5)分、疼痛评分(3.3±0.7)分、情绪不安评分(2.9±0.5)分,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上胃肠外科管道护理过程中采用循证护理效果理想, 能够降低意外拔管发生率,改善患者精神状态, 值得推广使用。
循证护理;胃肠外科管道护理;应用效果
胃肠外科手术是临床上常见的手术, 患者发病时病情变化较快, 患者手术治疗过程中多数患者需要防治胃肠管道,便于医师了解患者病情。但是, 部分患者由于缺乏理想的护理方法, 使得使用后非计划下拔管发生率较高, 影响患者治疗预后。因此, 临床上针对胃肠管道置管患者研究其护理方法显得至关重要[1]。为了探讨循证护理在胃肠外科管道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对2013年10月~2014年10月来本院诊治的80例患者入院资料进行分析, 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诊治的80例患者, 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各40例。实验组中男23例, 女17例, 年龄49~84岁, 平均年龄(59.3±6.2)岁, 病程1~6个月, 平均病程(3.5±2.4)个月;对照组中男24例, 女16例, 年龄40~66岁, 平均年龄(56.7±6.8)岁, 病程1.2~6.5个月, 平均病程(4.2±3.1)个月。研究中, 两组对其治疗方案等均完全知情权,实验均通过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两组患者年龄、病情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护理, 具体方法如下:①饮食护理;②药物依从性护理;③日常护理等。让患者及其家属了解患者治疗方案以及治疗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实验组采用循证护理, 具体方法如下:① 问题的提出。患者在胃肠外科留置管道过程中和留置管道前医护人员向患者介绍留置管道相关知识, 并告知留置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等,告知患者夜间非计划性拔管率更高, 并加强对患者夜间管道留置巡查。②文献的查找。根据患者胃肠留置管道时出现的问题查阅大量文献(以知网为主, 万方为辅), 了解循证护理措施、护理达到的效果, 为循证护理的实施提供科学专业的依据。③循证护理实施。a.置管前向患者讲解胃管置管的相关知识, 并和患者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 告知患者胃管置管的方法、注意事项等, 提高患者治疗配合。b.对于存在非计划性拔管患者, 医师思想上要提高认识, 尤其是对于长时间禁食、睡眠障碍等患者要做好相应的标记, 并且做好临床交接。c.医师还应该加强自身专业技能, 提高护理质量, 降低非计划性拔管事件发生率[2]。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的恐惧评分、疼痛评分、情绪不安评分。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实验组恐惧评分(2.2±0.6)分、疼痛评分(2.1±0.2)分、情绪不安评分(1.6±0.5)分, 均低于对照组恐惧评分(3.4±0.5)分、疼痛评分(3.3±0.7)分、情绪不安评分(2.9±0.5)分,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胃肠外科中管道留置在临床上使用较多, 这种方法能够有效的降低胃肠压力, 便于医师将胃肠内的残液等取出, 降低胃肠道张力, 从而能够降低炎症发生率。但是, 部分患者在胃肠管道置管中由于缺乏理想的护理方法出现管道意外滑落等情况, 影响患者治疗预后。根据相关数据结果显示:胃管管道滑落发生率高达9.7%~47.0%。因此, 临床上探讨积极有效的护理方法显得至关重要。
近年来, 循证护理在胃肠管道置管中使用较多, 并取得理想效果。本次研究中, 实验组恐惧评分(2.2±0.6)分、疼痛评分(2.1±0.2)分、情绪不安评分(1.6±0.5)分, 均低于对照组恐惧评分(3.4±0.5)分、疼痛评分(3.3±0.7)分、情绪不安评分(2.9±0.5)分,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果和相关研究[3]结果类似。循证护理模式和其他护理模式相比优势较多, 这种护理模式主要以前人研究成果为基础, 并且和医师自身临床经验相结合, 护理过程中更加体现出“以患者为主”的理念, 从宏观角度来说这种护理模式是一种爱的延伸, 它能站在患者角度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此外, 这种护理模式将临床经验作为指导, 将熏蒸护理理论和实践等相互结合起来, 能够有效的提高医师的专业技能, 避免常规护理过程中的盲目性, 有效降低胃肠管道置管中意外拔管发生率, 保证护理内容“有据可依”、“有证可循”, 使得患者的护理更具针对性、科学性, 从而能够有效的提高患者的护理质量。随着我国医疗技术飞速发展, 再加上人们对于自身健康的重视, 相信循证护理将在医学界发挥重要作用, 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4]。
综上所述, 胃肠外科手术比较常见, 临床上采用循证护理效果理想, 能够降低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 改善患者精神状态, 值得推广使用。
[1] 吴咏梅, 王玉珍.循证护理在胃肠外科管道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吉林医学, 2012, 33(30):6658.
[2] 陈影红.持续质量改进在外科患者管道护理中的实践探讨.当代医学, 2013, 19(8):130.
[3] 吴迪.循证护理在普外科管道护理中的应用.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13, 24(8):1021-1022.
[4] 齐向秀, 王微, 范玲.全胃切除术后肠内营养治疗发生腹泻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护士进修杂志, 2012, 27(21)1986-1987.
10.14163/j.cnki.11-5547/r.2015.11.178
2014-12-08]
455000 安阳市人民医院普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