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儿全麻术后苏醒期护理
2015-02-02董晓馥
董晓馥
浅谈小儿全麻术后苏醒期护理
董晓馥
由于小儿年龄差异较大, 各年龄段机体发育程度不同, 术中麻醉药、肌松药和神经阻滞药的残留量不同对患儿术后苏醒时间有着很大的影响。麻醉后苏醒期的护理就尤为重要。护理人员须在严密的观察和细致专业的护理下才能保证患儿平稳安全的度过全身麻醉(全麻)苏醒期。
小儿;全身麻醉;苏醒期护理
由于婴幼儿的意识状态尚未完全发育, 而且自制能力差,在手术过程中难以和医护人员进行有效的合作, 所以在手术过程中经常对婴幼儿选择全麻[1-3]。对经历全麻手术后的患儿, 由于麻醉药、肌松药和神经阻滞药的作用尚未完全消失,保护性反射仍未充分恢复, 患儿常易发生气道阻塞、通气换气不足或循环功能不稳、呕吐误吸等并发症。故全麻后患儿须在苏醒室医护人员精心观察护理下, 在患儿完全清醒后,再送回病房, 这样可大大降低和减少术后并发症以及严重意外事故的发生, 所以, 加强小儿全麻术后苏醒期的护理管理,保证高质量的护理措施是非常必要的。现就小儿全麻苏醒期的一些表现及护理措施谈一下护理体会,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4年本医院全麻下手术的患儿466例,年龄最小28 d, 最大14岁;男353例, 女113例。其中疝气86例, 多指5例, 腋下反应性淋巴结炎2例, 急性阑尾炎44例,肾积水1例, 舌系带短缩26例, 睑板腺囊肿12例, 斜颈1例,其他外科手术289例。术毕转入监护室, 监护时间3~8 h, 出现呕吐现象患儿2例, 躁动患儿270例。
1.2 苏醒期护理措施
1.2.1 监测生命体征 护理人员必须有熟练的护理技术,苏醒室应备有各种急救设备, 患儿进入苏醒室应立刻给予血氧心率监护, 监测生命体征, 每15分钟记录1次。密切观察患儿的皮肤、甲床、口唇的颜色, 用手感觉患儿呼出的温暖气流, 同时观察胸腹部的呼吸动度, 连续观察血氧饱和度变化(血氧饱和度要达到95%以上), 以了解呼吸状态。密切观察患儿的循环情况, 注意体温变化。生命体征平稳后, 每30分钟测量1次, 做好护理工作记录[4]。
1.2.2 掌握患儿的一般情况 苏醒室护士应了解患儿的麻醉方式、手术方法和手术中的情况(手术中的出血量、尿量、输液量、输血量、手术中用药)。观察手术部位敷料有无渗出及引流情况。保持静脉通畅, 维持体液平衡, 使机体的电解质酸碱度保持平衡。麻醉尚未清醒的患儿, 一般不输入敏感药物, 以免药物过敏或输液反应与麻醉未清醒状态相混淆。1.2.3 保持呼吸道通畅 保持呼吸道通畅是全麻苏醒期护理的关键。全麻后, 会厌、舌仍然没有恢复正常的肌张力,小儿舌相对较大可发生舌后坠。舌后坠引起的气道梗阻可通过侧卧位、过伸头颈部或抬高下颌而得到有效的控制。腭扁桃体或腺样体切除术后, 口腔内手术切口出血所形成的血凝块也可阻塞气道, 使气道梗阻。苏醒室护士一定要严密观察患儿, 同时准备好吸引装置, 必要时进行口咽部吸引, 准备好各种型号的口咽通气道、气管内导管以及喉镜, 准备好自动呼吸复苏气囊, 在必要时使用, 面罩吸100%纯氧, 保持呼吸道通畅[5]。准备好复苏抢救药、拮抗肌松药以及呼吸兴奋剂, 以确保患儿有效呼吸。
1.2.4 苏醒室内温度的调节 由于手术中术口暴露太久,患儿容易受凉, 手术后患儿体温略有下降, 末梢循环较差,尤其是新生儿和年幼儿, 他们体温调节中枢发育尚不完善,体表面积相对较大, 皮下脂肪薄, 因此苏醒室常规室温应保持在22~24℃, 冬季应保持在26~28℃。新生儿应放置于事先预热好的温箱内, 年幼儿应用温热毛毯覆盖身体, 包裹四肢。体温过低将会导致麻醉苏醒延迟, 监测不准确, 增加术后并发症。若患儿体温过高, 可适当降低室内温度, 尽可能减少患儿衣被。可在颈部、腹股沟部、腋窝放置冰袋降温,必要时使用解热药, 尽可能减少由此带来的不良后果。
1.2.5 防止患儿躁动时意外伤害的发生 患儿手术后全麻苏醒期躁动是相当常见的问题, 3~9岁的患儿表现更为严重。这种躁动可以归结为全麻术后苏醒期的情感障碍, 这种情感障碍造成患儿在麻醉后产生了一种兴奋状态, 由于兴奋过度则成为了一种躁动情绪。这种躁动通常使患儿变得难以安静,经常大声吼叫甚至胡言乱语, 意识模糊, 自控能力下降, 情绪很容易被身边事物影响, 易怒, 甚至拍打并大喊大叫。对于这种躁动的处理目前仍然是临床上的难题。术后患儿进入苏醒室就要给予安全保护, 防止意外伤害的发生。患儿在全麻苏醒过程中可出现躁动、哭闹、意识模糊、产生幻觉等表现, 患儿不自觉的拔出引流管、胃管、静脉滴液管或抓脱敷料。苏醒室护士必须守护在患儿的床旁, 同时采取保护性约束带约束患儿, 以防患儿突然躁动而发生坠床等意外伤害事故。让患儿的父母待在身边, 从心理上控制患儿烦躁, 让其在陌生的环境中有一种安全感, 给予患儿安抚, 减轻躁动。必要时遵医嘱给予患儿镇定剂, 同时可以给患儿双手套上纯棉袜套, 以免抓伤自己。护理人员应适时护理, 减少刺激, 让患儿尽可能地平稳度过苏醒期。
2 结果
466例全麻患儿均安全苏醒,确认安全后转回病房, 次日检查均未出现全麻术后并发症。
3 讨论
3.1 扁桃体及腺样体切除术后的患儿多为年长儿, 由于手术对咽喉部的刺激, 患儿的躁动表现得更为突出, 除了细心看护, 同时也要鼓励患儿吐出咽喉部分泌物, 必要时对渗血较多的患儿进行口咽部吸引。躁动严重考虑使用镇痛剂, 注意头位, 防止血凝块阻塞气道[3]。
3.2 对于实行睑板腺囊肿刮除术的患儿, 他们的眼部覆盖纱布, 因此全麻苏醒期的护理就需要家人的呼唤以减轻患儿恐惧感, 缓解患儿躁动不安的情绪, 减少意外伤害的发生。
总之, 全麻患儿苏醒期护理, 患儿病情变化快, 必须严密观察, 综合分析。护士应掌握麻醉中所用药物的药理作用及作用时间, 对患儿出现的各种症状及时采取有效地护理措施, 通过的有效的治疗、护理, 使患儿平稳安全的度过全麻苏醒期。
[1] 陈静, 郑玉萍, 易春梅.颌面外科小儿全麻术后苏醒期护理.中国保健营养, 2012, 22(3):52.
[2] 董凤梅, 杨志红.小儿全麻术后苏醒期的护理管理.临床医学, 2012, 32(3):126.
[3] 魏鹤群, 谢辉莉, 薛广燕.小儿上睑下垂全麻术后苏醒期的护理.临床护理杂志, 2010, 9(5):41-42.
[4] 宁加娟.小儿全麻插管术后苏醒期呼吸系统并发症的护理.现代医药卫生, 2009, 25(24):3733-3734.
[5] 陈郁珊, 陈慕瑶, 王耀兰, 等.全麻术后苏醒期情感障碍的原因分析及护理.现代医院, 2005, 5(7):91-92.
10.14163/j.cnki.11-5547/r.2015.11.169
2014-12-08]
132001 吉林省吉林市儿童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