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酸羟考酮缓释片与硫酸吗啡缓释片对重度癌痛的疗效观察
2015-02-02宋延海
宋延海
盐酸羟考酮缓释片与硫酸吗啡缓释片对重度癌痛的疗效观察
宋延海
目的 了解盐酸羟考酮缓释片与硫酸吗啡缓释片对重度癌痛的治疗效果。方法 110例重度癌痛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甲组和乙组, 各55例。甲组采用盐酸羟考酮缓释片进行治疗, 乙组采用硫酸吗啡缓释片进行治疗。对比两组镇痛起效时间, 镇痛效果, 不良反应及治疗前、后生活质量。结果 甲组镇痛起效时间较乙组短(P<0.05);两组镇痛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甲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乙组(P<0.05);两组治疗前、后生活质量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盐酸羟考酮缓释片和硫酸吗啡缓释片都是治疗重度癌痛的有效方式, 均可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但盐酸羟考酮缓释片起效时间更快, 不良反应更少。
盐酸羟考酮缓释片;硫酸吗啡缓释片;重度;癌痛
疼痛是恶性肿瘤患者的常见症状, 晚期恶性肿瘤患者疼痛多较为严重, 给患者的身体、心理及生活都造成严重的影响。故减轻患者疼痛也成为晚期恶性肿瘤患者最主要的目的。本文对2012年7月~2014年6月收治的110例重度癌痛患者分别采用盐酸羟考酮缓释片和硫酸吗啡缓释片进行治疗, 旨在为该类患者寻求理想而合适的疼痛治疗方式, 具体情况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7月~2014年6月收治的110例重度癌痛患者, 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甲组和乙组, 各55例。甲组中男31例, 女24例;年龄56~85岁, 平均年龄(69.82±9.39)岁;肺癌16例, 胃癌13例, 宫颈癌8例, 肝癌5例, 乳腺癌7例, 胰腺癌3例, 食道癌3例;NRS评分4~10分,平均(7.21±1.23)分。乙组中男32例, 女23例;年龄55~87岁, 平均年龄(68.85±9.97)岁;肺癌18例, 胃癌12例, 宫颈癌9例, 肝癌4例, 乳腺癌8例, 胰腺癌2例, 食道癌2例;NRS评分4~10分, 平均(7.22±1.35)分。所有患者均经临床、影像及病理学检查确诊, 临床分期Ⅲ~Ⅳ期, 神智清楚, 无精神疾病, 具有正常的表达能力, 排除肝、肾功能障碍及既往阿片类药物滥用史患者。两组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甲组采用盐酸羟考酮缓释片(商品名奥斯康定, 萌蒂中国制药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J20110016)进行治疗:起始剂量为10 mg/次, 每12小时1次, 每24小时进行1次疼痛评估,根据患者的疼痛情况调整药物剂量, 疼痛若控制不佳, 每次递增30%~50%, 但给药次数仍为每12小时1次, 直至NRS评分控制在0~3分。
1.2.2 乙组采用硫酸吗啡缓释片(萌蒂中国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30901)进行治疗:起始剂量为20 mg/次, 1次/12 h, 剂量调整方式及给药时间同甲组。两组治疗过程中若出现爆发痛均给予即释吗啡片处理, 若爆发痛处理达2次及以上时均增加各组药物的剂量, 期间若出现不良反应行对症处理。两组治疗时间均为1个月。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观察指标为镇痛起效时间、镇痛效果、不良反应及治疗前、后生活质量。镇痛效果采用疼痛数字评分法(NRS)[1]法进行评价, 得分范围0~10分。显效:用药后疼痛完全消失, 得分0分。有效:用药后疼痛较治疗前减轻≥75%。无效:用药后疼痛无缓解或缓解<25%。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生活质量采用我国试行的恶性肿瘤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标准[2]进行评价, 得分范围0~60分,得分越高代表生活质量越好。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镇痛起效时间 甲组镇痛起效时间为(1.27±0.45)h, 乙组为(1.59±0.61)h,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307, P<0.05)。
2.2 镇痛效果 甲组显效23例, 有效20例, 无效12例, 总有效率78.18%(43/55);乙组显效22例, 有效18例, 无效15例,总有效率72.73%(40/55)。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44, P>0.05)。
2.3 不良反应 甲组便秘9.09%(5/55), 乙组23.64%(13/5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5, P<0.05);甲组恶心呕吐10.91%(6/55), 乙组27.27%(15/55),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7, P<0.05);甲组精神异常1.82%(1/55), 乙组12.73%(7/55),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5, P<0.05);甲组皮疹和瘙痒3.64%(2/55), 乙组7.27%(4/55),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0.71, P>0.05);甲组失眠和嗜睡5.45% (3/55), 乙组18.18%(10/55),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7, P<0.05)。
2.4 生活质量 甲组治疗前生活质量得分(31.08±7.35)分,乙组治疗前得分(31.52±7.94)分, 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0159, P>0.05);甲组治疗后生活质量得分(37.25±8.14)分, 乙组治疗后得分(36.98±7.59)分, 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17991, P>0.05)。
3 讨论
疼痛是一种令人不愉快的情绪感受, 并伴有现存的或潜在的机体组织损伤, 同时也是人体的一种主观感觉, 是身体和心理的共同体验。临床研究资料显示[3], 60%以上的晚期恶性肿瘤患者自诉有剧痛, 其中约25%的患者疼痛在临终前未得到缓解。药物镇痛是目前针对癌性疼痛的主要治疗方式, 其中以阿片类止痛药物最为常用。本组资料中甲组重度癌痛患者采用盐酸羟考酮缓释片进行治疗, 乙组则采用硫酸吗啡缓解片进行治疗, 经比较显示, 两组镇痛效果无明显差别, 但盐酸羟考酮缓释片治疗组的镇痛起效时间更短, 且便秘、恶心呕吐等并发症的发生率也明显更低, 两组治疗治疗前生活质量得分无明显差别, 经治疗后都有改善, 但差别仍不明显。吗啡类药物被誉为治疗癌痛的金标准, 其主要作用于μ受体, 对躯体疼痛疗效较好, 且药效释放缓慢, 作用持久。盐酸羟考酮缓释片属半合成的纯阿片受体激动药物, 可作用于μ受体和Κ受体, 镇痛作用更为全面, 对各种疼痛均有不同程度的治疗效果, 且其长期应有不会出现代谢性产物蓄积的现象, 具有起效快、持续强效镇痛的优点。
综上所述, 盐酸羟考酮缓释片和硫酸吗啡缓释片都是治疗重度癌痛的有效方式, 均可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但盐酸羟考酮缓释片起效时间更快, 不良反应更少, 故疗效上稍具优势, 是更为合适和理想的治疗方式。
[1] 李静,庄雪梅,杨宗凡,等.奥施康定联合罗通定治疗老年晚期癌痛患者中重度疼痛的临床研究.现代肿瘤医学, 2014, 22(9):2191-2194.
[2] 孙颖娇,王建峰,汪蕾,等.芬太尼透皮贴剂和硫酸吗啡缓释片治疗中、重度癌痛的疗效比较.实用疼痛学杂志, 2014, 10 (1):6-9.
[3] 刘朝敏,姜鹤群,徐可,等.回生口服液联合盐酸羟考酮缓释片治疗癌性疼痛的疗效.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4, 34(11):3000-3001.
10.14163/j.cnki.11-5547/r.2015.11.103
2014-12-15]
118000 辽宁省丹东市第一医院肿瘤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