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品读大学学人的学术与学养

2015-02-02罗青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14年1期
关键词:学人学养华中师范大学

罗青

清华大学梅贻琦先生在就职演说时曾说:“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确实如此。华中师范大学经历百又十年,涌现出大批优秀的学人,他们在各自的学术领域成就斐然。把百位学人集结在一本书里,阐述他们的学术及其学养,便是董中锋老师撰写《华大精神与人文底蕴——学人·学术学养》(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的要旨所在。

《华大精神与人文底蕴——学人·学术·学养》全书共描述了一百位曾在华中师范大学工作或学习过的学人。品读此书即可发现,全书最大的特色在于集宏阔与细微于一体。从纵向看,每位学人代表着学校的一段历史,看完全书,学校百余年的文化积淀一览无遗;从个体来看,每一位学人的故事单独成篇,著者在描述他们的学术经历、学术成就以及学术影响的同时,往往能穿插一两个生动有趣的故事,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可读性更强。具体来看,全书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学人的学术影响与大学的历史有机结合。自1903年设立文化书院大学部,华中师范大学现今已是一所有着110年历史的老校,辉煌的校史背后,教书育人的学人们起着关键作用。因此,作者将学人的学术学养之道与学校的历史发展两条线索贯穿全书始终。作者每介绍一位学人,文章开头常会描述当时的社会和学校发展状况,试图将读者带到当时的历史环境中去,将学人还原于当时的历史存在。如民国时期的教育家刘凤章,在中华大学任教时讲授修身课的细节;爱国基督徒教育家黄溥,武汉解放前夕严词拒绝国民政府的厚禄游说、美术教育家王霞宙1963年作为湖北“三老”画家之一举办画展等。作者在写作时,并没有拘泥于学人的学术贡献和成就,而是将其还原于生活的实际之中,同时将读者带入到“那个年代”去仔细体味学人的生活,使得文章读起来真实和可信。

第二,学人的学术成就与鲜明个性紧密联系。以往写学术大家,容易陷入一个误区,即将这些大家写成不食人间烟火的仙人,只写学术成就,不谈人性缺点,以使人充满敬畏之心。与以往不同,本书通过查找学人们亲人、同事、学生的相关采访资料,客观公正地描述每一位学人,将其真实的个性展现在读者面前。如孤傲狂狷的国学大师黄侃,崇尚“孤往精神”的新儒家学派开拓者熊十力,认真负责的小提琴演奏家盛雪,既幽默俏皮又自信傲慢地分析化学理论建构者张资珙,性情浪漫的现代文学史家黄曼君等。百位学人个性各不相同,他们或狂妄不羁,或严谨认真,或清高孤冷,或随性浪漫……学人们多样化的个性,共同组成了读者头脑中一个个有血有肉的形象。正是这所百年老校包容了学人们各种各样的个性,让学校拥有一个自由的学术氛围,学人们才能在校园里自由发挥,结出一颗颗学术之果。

第三,生动的描写与真实的史料统一。本书描写学人时,在标题中就将学人的风貌刻画出来,如教育史家陈青之、安身立命的哲学家冯友兰、考古学家冯汉骥、史学大家章开沅,读者只需看看标题便知学人们的学术身份。由于描写对象大部分已经去世,关于他们的历史资料并不完全,因此书中援引了大量珍贵史料。如时任华中大学生物系教师吴醒夫回忆韦卓民校长艰难办学的文章,画家孙世灏参加土地改革时创作《子母哨》的情形,中国经济学的创建者王亚南与数学奇才陈景润的交往佳话等。除了文字外,每篇文章配有一、二幅图片,这也使文本内容真实、丰富,同时也增加了可读性。

猜你喜欢

学人学养华中师范大学
弘学以深根 养正以致道——福州第七中学“弘学养正·立德树人”办学实践探索
Trait Leadership: Theory and ReviewGao Yafei
西南联大学人访书阅读活动考察
弘学以深根 养正以致道——福州第七中学“弘学养正·立德树人”办学实践探索
Linguistic Interpretation of Internet Catchwords of 2017
黄玉峰:要做“学人”, 不做“学霸”
These Secret of Success
黄白黑漂流记 有根的石头
文献馆员之解读
《学人》第三期目录(论中国学术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