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古典诗词的美感
2015-02-02王静
王静
内容摘要:古典诗词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创作艺术除讲究字词句章法之外,亦讲究押韵美与意境美的和谐统一。古典诗词往往含蓄凝练,因此,在鉴赏诗词作品时就有一定的难度。诗词作品大都是有感而发的,要鉴赏一篇古典诗词,除对作者的生平以及创作背景有一定的了解之外,还要对诗歌的意象意境有很好的把握,因此,这就需要一定的鉴赏技巧,从而有助于完成对古典诗词的欣赏。
关键词:古典诗词 意境 鉴赏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上下五千年的文化长河气势磅礴,是当今国人引以为傲的文化根基。古典诗词则是我国古典文化中最为璀璨的明珠,是我中华千年古典艺术之瑰宝,时至今朝依然感化滋润着一代代华夏儿女,也许在很多读者的心中都深深铭刻着那么几首诗词,每每想起都会思绪万千。或忆童年、或寄相思、或念故乡,那充满豪情壮志的千古绝旬激励着青年时代的我们勇往直前,奋斗不息。我们爱诗,但是我们更需要懂诗,需要懂得它的美从何而来。今笔者作为一名爱诗之人,就古典诗词的美感以及其在鉴赏方面略抒己见,愿与所有志同之士彼此交流。
一.古典诗词之美
古典诗词创作是一门艺术,它具有着诗意与环境、心境的结合之美;富有音韵节奏、抑扬顿挫、合辙押韵、郎朗上口的音韵之美;字句上的工整对称,上下一致的形式之美。一首高水平的诗词往往是意境美、音韵美和形式美的和谐统一。
1.音韵美
古代诗词的语言极富有音韵节奏感,平仄押韵,在朗读过程中如音乐般自然地给予人以美的享受。“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吟诵与朗读是感受诗歌音韵美的必要途径。古人吟诗喜欢摇头晃脑,在这抑扬顿挫中手足身心皆有所感触,这正是一种投入的表现。
例:咏柳·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这首诗合辙押韵富有音韵之美。读者可以尝试着先默念后吟诵。有趣的是很多人在后一遍吟诵的时候,不自觉地做了个剪刀的手势。
2.形式美
诗词的形式美可以从很多角度去理解,合辙押韵严格来说也属于形式美的范畴,上下行文对仗工整,前后段落错落有致等等都属于形式美。广义上来讲,诗词的形式美主要还是追求一种视觉效果,在唐诗宋词当中,对于行文上下对称的要求各有不同,其在行文外观上要求也没有那么严格。笔者认为,诗词形式上的美感与意境美和音韵美是密不可分的,很难单独拿出来言说其美在何处,但是若是以诗词和散文抑或是骈散文一对比,诗词短小灵动的美感自有体现。
语句短小,用词精炼是其形式“美”的主要载体。三言两语就能表达出万千情愫,前后两句即是万里江山,除了诗词别的文学体裁很难达到这种效果,不得不说这也正是诗歌易于流传的重要一环,同时也是从古至今很多人喜欢诗词的重要原因之一。
3.意境美
古典诗词在意境,音韵和形式三者之中,意境的美是最为重要,也是最能打动人的,音韵美和形式美是诗歌的一种外在文体的基本要求,或者说是有锦上添花的功用,一首诗是否能够引起你的共鸣,是否可以直入你的心田,意境是最为关键的,所以某些诗词就算音韵和对仗上不是那么严整,一样可以流传千古,万人传诵。如李煜的《虞美人》:
春花秋月何时了,
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
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阑玉砌应犹在,
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
世人对于这首词的欣赏,关注点都不会停留在其对仗与押韵上,尽管它的韵脚比较明显,但是这并不是此词美之所在,而在形式上全文也不拘束于行文对仗,或者说这首词压根没有什么工整可言,但这首词在古典诗词中的地位自不必言说。可见,意境才是诗词打动人的核心,情感与人物、环境的共鸣才是诗词之美最为动人的体现。
古典诗词的意境美又可以分为很多种,比如诗意与自然环境的结合,情感与人文世事的结合,这里的“美”是看其能否感染读者,能否让读者有感同身受,身临其境的感觉。俗词滥调即使用上最华丽的语言,也只能流于表面,不入人心,过目即忘。例如:
晓出净慈送林子方·杨万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这首诗可谓是意境美的代表作,是自然环境与作者积极心态的默契结合,短短四句不仅让人把西湖美景尽收眼底,同时内心也如春风化雨般生机盎然。无论读者身处何方,即使未去过西湖都不会影响读者对西湖莲叶美景的欣赏与向往之情。但是,能打动读者的不是这春天,也不是那西湖的美景,而是作者的感情与西湖美景的结合体——“意境美”。
由此可见,诗词意境之美,涵盖所有酸甜苦辣的情感,与跌宕起伏的人生百态彼此交融,起起落落,曲曲折折才是美的最好诠释。
二.古典诗词鉴赏
古代诗词的鉴赏,简而言之其实就是要深度剖析和解读诗词美之所在,具体到中学课堂则是要求学生能感受到诗词之美,学习其写作手法和表达方式。诗词鉴赏的三个方向,意象意境、情感背景,表达技巧。
1.对意象意境的感悟。
意象是古诗词中用以寄托情感的所有客观形象,而意境则是所有的意象统一在一起所展现出的情景交融浑然一体的艺术境界。意象意境可谓是古典诗词的骨架和灵魂,对古典诗词的鉴赏最核心的一环就是通过意象,感悟它所创造出的意境。
反复地阅读吟诵是感悟意境的重要途径,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需要注意的是在阅读的过程中要不断结合意象来联想、感悟作者所创造的意境和要表达的情感,这是欣赏享受诗词美感的过程,是读者与作者产生思想共鸣的桥梁。
2.对情感背景的了解
了解诗词的创作背景在诗词鉴赏过程中是不可或缺的。如若只是单纯地从意境意象等诗词本身所蕴含的元素上来评析诗词难免有片面孤立之嫌,甚至可能造成读者解读诗词的结果变成了自己的感情与意境,而脱离了作者创作时的更深层次的涵义,导致读者不能正确地解读诗词。例如张继的《枫桥夜泊》就是这样一首容易被误解的诗: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很多学生在品读这首诗时,对于作者的“愁”往往理解为“思乡愁”,单从诗的语句和意象意境来看,确实表达了孤单落寞,身在异乡的情境,但是实则此诗所要表达的“愁”却是科举落榜之苦,无颜面对亲友之愁。此类例子其实还有很多,因此,我们要想更为准确的理解诗词,一定要在写作背景和诗人当时心理情绪等方面做功课。
3.学习作者的表达技巧
诗词表达技巧的学习是鉴赏和写作能力的培养过程,我国古典诗词不计其数,古代诗人圣贤写作技巧也是千变万化,对于多种多样的表达方式的认知和理解是一个困难和漫长的过程,需要长时间的诗词阅读和积累,有句歌词叫“樱桃好吃树难栽,不下苦功花不开”。下面笔者就几种常见的表达技巧做个梳理,希望会对读者及同学们有所帮助。
首先要区分表达方式、表现手法、修辞手法。常见的表达方式有:描写、抒情、记叙、议论;表现手法有:烘托、对比、反衬、渲染、虚实结合、寓情于景、比兴、动静结合、托物言志、借古讽今、用典、抑扬结合等;最后是修辞手法多见的有: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反问、借代、对偶等。
古典诗歌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古代的文人墨客留给了我们如此宝贵的财富,通过鉴赏感悟古典诗歌的美,以期我们每个人能够获得更高的人文意义。
参考文献:
[1]彭书雄.文本细读与中国古典诗歌解读方法研究[J].语文学刊.2005.(11)
[2]严云受.诗词意象的魅力[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