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写作需要激发学生的真情实感

2015-02-02曹希伟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14年1期
关键词:源泉回归

曹希伟

内容摘要:对小学生的写作指导,教师应从学生内在的需求入手,促使写作素材回归到学生熟悉的家庭生活及校园生活,双管齐下,才能使小学生的习作焕发应有的活力。

关键词:需要 回归 源泉

《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对于作文教学提出明确的要求,要求学生“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见闻、体验和想法。能根据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发展语言运用的能力”。让学生以人为本,以生活为源头,让学生用自由之笔,写自得之见,抒自然之情,表自在之趣,彰显真实个性。通过长期的教学实践,笔者深刻体会到:只要着眼于学生,一切从学生出发,激发出他们的真情实感,习作才会焕发活力。

一.从“需要”入手,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

1.需要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内驱力。

一个学生写作兴趣的浓淡、水平的高低,最终取决于写作满足这个学生需要的程度。学生为谁写作呢?这个对象是不确定的,可以是自己,还可以是其他人;可以是一个人,还可以是一群人;可以是熟悉人还可以是陌生人。总之,写作对象是根据写作目的而定的,并随着目的的变化而变化。一次上作文课,我告诉学生:“今年我校要评选一些优秀学生,现在我来请你们来推荐,你们认为哪些学生该评为优秀呢?”学生立刻议论纷纷,随之举手如林,有的学生说出其他同学的先进事迹,有的同学甚至毛遂自荐,滔滔不绝地讲述起自己的故事。素材有了,我卖了关子,面露难色地说:“你们推荐了这么多的学生。列举了这么多感人的事迹,如果我不能详细地向校长汇报,那是我的失职。你们能把自己所推荐的学生的事迹具体生动地写下来,那就更有说服力了。”评选优秀学生这一写作动机激活了课堂气氛,学生把写作任务转化成有情感参与的表达需要,便能兴味盎然地完成习作。

2.在文章发表中体验兴趣和快乐。

在写作教学中鼓励学生创作,培养他们创作兴趣的另一个好办法,就是推荐学生的文章发表。发表是对学生写作劳动的最大尊重和作品价值的充分肯定。只有当学生感觉到自己的作品有读者并能够及时得到反馈时,才有可能把写作视为内在的需要,开始真正意义上的自我表达。因此教师要创设多种情境,利用现有条件,因地制宜,听过多种方式、方法来使学生的作文得到多层次、多级别的展示、发表和反馈。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调动写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充分挖掘写作潜能。每次习作,我要求学生认真对待,选出一些较佳或有进步的习作,编在《彩虹》校刊上,榜上有名者会有一种成功的喜悦,没有刊登的同学在一种羡慕的情绪激励下积极投入到下一轮的写作中。这种以点带面的方式,让学生感受到写作的快乐,大大提高了他们创作的积极性。

二.作文训练向学生的生活回归。

叶圣陶先生说:“生活犹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流,泉源丰富,溪流自然活泼的昼夜不息。”《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强调“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通过各种途径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当学生对生活的感受和情绪的储备达到比较丰满的程度时,心中的写作欲望就会逐渐萌动和强化,在成熟到呼之欲出、不吐不快的时刻,受到老师的恰当点拨和某种灵感的诱发,就会不可遏抑地通过文字倾吐心绪的冲动。

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校园活动,为作文训练提供了大量的素材。学生写作时,教师要引导学生乐写“随想录”,让学生“以我手写我心”,鼓励随时记录自己进行活动时的感受和体验,不拘形式,灵活自由,这样学生就会把习作当做一件快乐的事情去想,去做,就能从生活中体验到写作的乐趣。记得在一次活动中,大家热得满头大汗,准备到商店买水喝。想到陶行知先生“生活是一部活的教科书”的教诲,我灵机一动说:“到了商店里,我们该怎么说呢?”于是生活中的口语交际课开始了。先请学生说说去购物要注意什么?大家讨论的结果一致认为要注意:礼貌待人,说清楚要买的东西。然后,他们就纷纷行动起来。平时,小红同学的话总是前言不搭后语,常常惹得大家哄堂大笑。现在把自己购物的经过写下来,结果非常有条理。在生活中学习语言,再转化成书面语言,竟会如此成功。

习作,是心灵的牧场,它抒写的是我们对生活的感悟、发现和想象,是一种自然的倾吐;它彰显的是儿童生命的本真,是一种瑰丽的灵动;它流淌的是儿童的情趣和才思,是一种真情的涌动。我们只有这样去看待习作,才会真正视习作为需要,而不是负担!

猜你喜欢

源泉回归
轻型无人机起落架摆振问题简析
你永远不知道身边有多少快乐源泉
超市也是快乐的源泉
欢喜冤家放大招
千奇百怪的气体
动力的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