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思品课堂上学生有效参与策略初探

2015-02-02李玉玲

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版 2014年10期
关键词:思想品德思维评价

李玉玲

新课改倡导,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而要想践行这一理念,教师就必须努力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因为无论教师教得有多好,教师的教都不能代替学生的学,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因此,让学生在课堂上有效参与就是提高学生主观能动性、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一个重要途径。课堂参与是学生个体在课堂教学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一种倾向性行为,它充分体现了民主、自由的新课改理念。课堂教学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参与情况,正如有些教师所说:没有学生的有效参与,就没有成功的课堂教学。而对思想品德教学而言,没有学生的有效参与,就没有课堂的有效德育。

然而,在目前的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由于教师观念错误或操作失范,学生课堂参与流于形式,表面上看起来很热闹,但实际效果并不好。例如,在平时的上课、听课中,我经常发现以下情形:回答问题时,一部分学生没有机会发言,而个别学生却发言5次、6次,甚至更多;小组讨论时,有的学生抢着发言,有的学生却一言不发;一个学生发言,而其他学生不认真倾听;等等。在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如何让学生有效参与学习活动、提高学习效率、体验学习的乐趣呢?针对这一问题,我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通过采用组建高效合作学习小组、应对复杂多样的学生心理、设计明确有效的教学问题、制订科学合理的评价方案等做法,初步探索出了让学生有效参与学习活动、提高学习效率、体验学习乐趣的策略。

一、组建高效合作的学习小组,激发学生有效参与思想品德课堂的热情

小组合作学习是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普遍采用的一种富有创意的教学理论与模式。由于其实效显著,被人们誉为近十几年最重要和最成功的教学模式。这种学习组织形式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组内的每一个学生都树立起集体意识,增强为捍卫集体荣誉而学习的动机,也能使不愿思考的学生在小组学习的氛围中不得不去思考、讨论、寻找问题的答案,发挥自身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对于每一届学生,我在开学之初都会在班级里组建课堂合作学习小组。首先通过“自我推荐——他人推荐——教师推荐”的程序选出组织能力好、服务意识强的学生担任组长。然后根据班级人数的实际状况,按照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建组原则,综合性别比例、性格差异、成绩好坏等因素,在组长和组员双向选择的基础上组建出若干个6人合作学习小组。最后由组长确定组内成员的座位排列顺序,并抽签决定本小组在教室中所处的位置。小组组建完成之后,各小组组长要根据组内成员的特点和意愿进行分工,分别负责纪律、记录、汇报发言、美工等职责,并定期换岗。在小组正式运作之前,小组成员要给本小组起一个积极向上的、富有个性化的名称,并在分工合作的基础上将小组的名称、口号、目标、成员等以课件的形式在课堂上进行展示。另外,小组长还要将本组的名称制作成卡片,每次上课时,将卡片放在本组显眼位置,以便于教师点出小组来参与课堂教学。

这种组建课堂合作学习小组的形式充分尊重了学生的意愿,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参与课堂的热情,能使学生在课堂上情绪高涨,勇于表现自我,积极主动参与,大胆地想、大胆地说、大胆地做。

二、应对复杂多样的学生心理,增强学生有效参与思想品德课堂的自信

在课堂上,教师面对的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学生学习的心理状态会直接影响到学生参与学习的效果。在教学中,有时教师精心准备的课,教出来效果却不好,对此教师常找的原因是“学生不配合”。其实,任何一次教学的不成功,原因都在于教师自身。教师备课,要“备学生”,要备知识技能以外的东西。其中,怎样对学生课堂学习心理进行调适,应是教师的重点备课内容之一。在课堂上,能否激发学生饱满的情绪,能否引领学生形成积极紧张的心态,能否帮助学生消除心理的干扰因素是一个教师教学能力高低的重要标志。

为了探究学生不愿积极有效参与思想品德课堂的心理原因,寻找应对学生复杂多样心理的策略,增强学生有效参与思想品德课堂的自信心,我在思想品德课堂上进行过一次“学生不愿参与课堂的原因”的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因不自信、自卑、性格内向而不愿参加集体活动,怕答错被同学或教师嘲笑的学生占58%;曾经因为回答问题出现错误遭到教师讽刺、挖苦,导致对教师产生逆反心理而不愿意回答的学生占5%。

在找到学生不愿参与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的心理原因后,我在实践中努力改进教学方法,采取了积极有效的应对策略。在上课时,我注重运用多种教学手段,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结合学生的特点,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因素,鼓励学生,减少批评,杜绝讽刺、挖苦,民主、公平对待学生,不歧视差生,从而使课堂变得和谐,教学充满活力。当然,作为思想品德教师,对于学生的回答,绝对不能一味地用所谓的“标准答案”来衡量,更不能强求学生的回答和自己的预设一致,只要学生回答得有一定的道理,且不违背大政方针,就应该给予肯定、鼓励,这样学生回答问题的自信心才会不断增强。

三、设计明确有效的教学问题,启发学生有效参与思想品德课堂的思维

课堂教学的根本任务是启发学生的思维,通过教学使学生得到有效的思维锻练,产生思维共鸣。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解于问。”问题是启发学生思维的灯塔,是激发学生思维火花的导火索。因此,在初中思想品德课堂中,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精心设计教学过程中的每一个问题,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学生有效参与思想品德课堂的思维。在提问时,教师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问题。

1.提问要具有明确的目的性。

提问是一种教学手段,目的是为了实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所以,思想品德课堂提问应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对此教师要精心设计,明确提问的内容、方式与对象,切忌随意发问。

2.提问要有层次性。

课堂提问要遵循“由浅入深、先易后难、循序渐进”的原则。教师可在一定的铺垫下进行层层深入的提问,先提基础性的问题,然后提理解性的问题,最后提创新性的问题。这样的提问具有梯度性、层次性和逻辑性,能够很好地引导学生思考。

3.提问要把握好时机。

把握提问时机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提问时间要准确,该提问时提问;二是提问地方要关键,在重点处提问;三是提问对象要合适。教师把握好这三点,就能取得最佳的提问效果,实现教学目的。

四、制订科学合理的评价方案,提升学生有效参与思想品德课堂的质量

有位教育专家这样说:教学评价是一门艺术,如果你想成为一名优秀教师,首先你要学会评价学生。课堂评价不是目的,而是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发展的手段。课堂评价的本质是促进学生潜能、个性和创造力的发挥,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和保持持续发展的动力,它具有激励、诊断和发展的作用。

在教学中,我通过制订科学合理的评价方案,使学生对我的思想品德课情有独钟。在思想品德课堂上,为了调动学生的发言积极性,提高学生课堂参与的质量,我采用了发言率和发言亮点相结合的评价方案。发言率评价的是一节课中小组成员发言的人数情况:全部成员都主动参与发言的小组加3分,70%以上成员主动参与发言的加2分,50%以上成员主动参与发言的加1分,50%以下成员参与发言的不加分。发言亮点是指学生发言观点有创新,具有思维深度,能揭示问题的本质,引发大家的思考,获得亮点的小组加1分。把发言率和发言亮点结合起来对学生进行评价不但提高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还有效避免了学生为了提高发言率而不加思考、胡乱发言的情况,大大提高了学生参与思想品德课堂的质量,取得了很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总而言之,思想品德课堂只有真正让学生有效参与了,才能成为真正的有效课堂,也才能实现思想品德课程引导和促进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的根本目的。

猜你喜欢

思想品德思维评价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品德复习课探析
初中思想品德课程融入法制教育的实践探索
初中思想品德翻转课堂教学的困惑与思考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
保加利亚转轨20年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