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初高中学生发展的差异性论教学方法的不同
2015-02-02蒋珂楠
蒋珂楠
摘 要:学生在不同阶段的发展问题应是教育的基础理论问题,对于学生发展问题的认识差异,将会导致教师在处理教育实践问题时,采取不同的方法和得到不同的教育结果。
关键词:初中生;高中生;差异性;学习动机;教学方法
两年前,我因为是中途接别人的班,结果就阴差阳错地跨年级分别接了一个初中班和一个高中班。两年的朝夕相处,我发现初高中学生无论是在生活上、学习上,还是在个性心理、为人处世方面都有很大的差异。有感于此,我想分享自己这次跨年级教学体验,以供以后作为教学参考。
一、身心发展水平上的差异
初中生平均年龄约12~15周岁,处于从小学到中学的过渡期,与外界社会联系较少,对成人的依赖性较大,心理素质发展不成熟。而高中生平均年龄约16~18周岁,虽然他们在年龄上与初中生相差无几,但因为他们比初中生多了三年的生活阅历,这就使他们的知识结构和社会生活经验都比初中生丰富,身心的发展也趋于成熟。
二、学习动机与学习自觉性方面的差异
就以我现在所教的初三和高三的学生来作比较,细心观察后发现,他们虽都是毕业班学生,但初中生明显没有学习动机,更没有升学压力,踏实又求上进的学生很少。尤其是家境好的学生更是错误地认为,不管他们的成绩好与坏,父母总有办法找关系送他们上高中。所以他们在学习上相对被动,总认为是在为父母和老师而学。因此就缺乏学习自觉性,课上总需要老师敦促着才肯学习。另外,上课说话和做小动作已是他们的通病。我刚开始教他们时,因为不知情,想当然地认为高中的讨论和自主学学习教学法也一样适用于他们,结果事与愿违。鉴于此,我采用讨论教学法显然不适合现阶段的学生,因此而改用问答式教学法。
另一方面,高三学生,他们几乎每天都埋在高高堆起的书中,不仅牝鸡司晨、熬夜加班地学习,特别是对那些来自贫寒家境的学生而言,在一考定终生的今天,他们更是拼搏用功,希望通过考上理想大学来改变自己的命运。
三、为人处世方面的差异
无论是初中生还是高中生,他们在基础求学阶段,接触最多的人就是父母、同学和老师。日久相处,其间也不可避免地会有矛盾。
以初中生而言,首先在同学关系上,因为他们心智比较单纯,所以初中友谊也比较纯真。他们没有特别的择友观念,喜欢广交朋友。而他们间若有矛盾也是皆因小事而起,常常这些矛盾来得快,去得也快,都不是深层问题。
而高中生在心智上和待人接物上都远比初中生理性成熟。一方面高中生在交友上,不像初中生那样一群一群的,他们更看重质而不求量的多少。也就是说高中生已有自己的明确择友观,他们喜欢结交志趣相投的朋友或是有吸引力的异性朋友,这种在特殊高压学习中建立的没有世俗功利心的高中友谊,一旦建立,将成为他们人生中最深厚、最持久的友谊。当然高中生活中也不例外地存在很多分歧和矛盾,其中尤其表现在学习竞争方面的矛盾和室友性格习惯等不同方面的矛盾。这两种矛盾皆因学习压力而起,若得不到及时妥善地解决,将会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和心理状态,此时老师更应关注学生的方方面面,多与他们沟通。
那现在从另一方面,我们再来看看高中生会怎样处理他们与父母和老师的关系。前面讲到高中生学习动机较强,这从侧面也反映出高中生已开始有准成人的责任心。很多高中生想通过努力学习来回报父母、感谢老师,所以他们无论在学习上还是在生活上都会尽量让父母和老师安心、省心。在学校,他们喜欢知识渊博、对他们宽严有度、能让他们真正学到有用东西的老师。所以他们会很理性地和老师保持一种似友非友的独特关系,也即是能交心的老师与之交心,不能与之交心的老师也一样当老师尊重,只是敬而远之。
总之,从上述三方面的比较来看,我个人认为:一方面,我们应冷静反思初高中教学中的一些误区。比如我们首先要正确认识学生在不同阶段的发展问题。学生的发展绝不是简单的“变化”两个字就能概括的。要知道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变化既可以表现为进步,也可表现为退步。因此,我们要多角度地看待学生的发展,当一个孩子变好或变坏时,其中一定有促使其变化的原因。老师要及时关注问题背后的成因,多鼓励学生的进步,及时扭转学生的退步。再者我们还要意识到学生的发展不单纯是一个生理成熟的过程。人在生理成熟过程中,人的行为和思想具有极大的可塑性。每个学生都有可塑性,我们不能因为他们在某个阶段或某个方面暂时没表现出来,就过早地断言他们没有可塑性。另一方面,我们应根据不同阶段的学生特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例如,鉴于初中生多动,缺乏有意注意,我们就应多采用直观形象教学和诱导式教学来增加他们的兴趣,进而提高注意力。对于相对自觉的高中生,老师不仅应专注于授业解惑,还同时要培养学生的道德人文修养和正确的价值观。末了,一句话,我们应根据学生发展的阶段性、顺序性、不平衡性、个别差异性等特征,有效地采取针对性、循序渐进性、因材施教、长善救失等不同教学方法,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邵安敏.素质教育与因材施教[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31).
编辑 李 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