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真武汤加味治疗慢性心衰的临床效果观察

2015-02-01王熙明

卫生职业教育 2015年15期
关键词:真武汤左室心衰

王熙明,王 艳

(甘州区人民医院,甘肃 张掖 734000)

真武汤加味治疗慢性心衰的临床效果观察

王熙明,王 艳

(甘州区人民医院,甘肃 张掖 734000)

目的观察真武汤加味治疗慢性心衰的效果,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 将60例慢性心衰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标准化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真武汤加味。两组均以4周为一个疗程,一个疗程后评定疗效。观察两组中医症状积分、NYHA心功能分级、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Ds)、左室射血分数(LVEF)、血浆胞钠肽(BNP)浓度。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心功能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症状积分值较对照组明显下降( P<0.05),两组 LVEDd、LVEDs、LVEF 均无显著性差异( P>0.05),治疗组 BNP 较对照组明显下降( P<0.05)。 结论真武汤加味治疗慢性心衰可明显改善心功能、降低血浆BNP浓度、减轻患者临床症状。

真武汤;慢性心衰;心功能;中医证候

慢性心衰(chronic heart failure,CHF)是由任何结构性或功能性心脏疾病导致心室充盈和射血功能受损而引起的一组临床综合征,其主要临床表现有引起运动耐量受限的呼吸困难和疲乏,以及导致肺淤血、肢体水肿的体液潴留,它是各种心脏疾病发展的终末阶段,再住院率高,严重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及生活质量[1]。对于CHF,不仅强调急性发作期的救治,更重视其缓解期的康复治疗[2]。我们在西医标准化治疗基础上加用真武汤加味治疗本病,与单纯西医治疗进行对照,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5月至2013年4月在我院内科住院的慢性心衰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男17例,女 13例;年龄 37~73岁,平均( 60±11) 岁;病程 2~7 年,平均(4±2)年;原发病:冠心病15例,扩张型心肌病9例,高血压性心脏病3例,风湿性心脏病3例。对照组男16例,女14例;年龄 35~75 岁,平均( 58±10) 岁;病程 1~8 年,平均( 4±2)年;原发病:冠心病13例,扩张型心肌病10例,高血压性心脏病4例,风湿性心脏病3例。两组在年龄、性别、病程、病情等方面比较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

1.2 病例选择标准

1.2.1 西医诊断标准 参照《内科学》慢性心衰诊断标准[1]。心功能分级标准参照美国纽约心脏病学会NYHA分级标准。

1.2.2 中医诊断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中辨证属气虚血瘀、阳虚水泛症。

1.2.3 纳入标准 (1)符合慢性心衰诊断标准,心功能分级Ⅱ~Ⅳ级(NYHA);(2)符合中医气虚血瘀、阳虚水泛两证标准,主要表现有:心悸、气短、气喘、浮肿、咳嗽、咳痰、舌质紫暗或有瘀点瘀斑、苔白滑,脉涩、细促或结代。

2 方法

2.1 对照组

采用西医标准化治疗,包括利尿剂(呋塞米20~80mg),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依那普利5~15mg),醛固酮拮抗剂(螺内酯 20~80mg),β受体阻滞剂(酒石酸美托洛尔12.5~50.0 mg), 正性肌力药 ( 地高辛 0.125~0.250 mg或西地兰 0.2~0.4 mg),硝酸酯类(单硝酸异山梨酯 20~40 mg)等(以上药物均在无禁忌证前提下应用)。

2.2 治疗组

在标准化治疗基础上,加用真武汤加味[附子6 g、茯苓30 g、赤白芍各 15 g、白术 15 g、生姜 10 g、桂枝 10 g、红花 15 g、黄芪 20 g、汉防己 10 g、猪苓 30 g、车前子 10 g( 包裹)、炙草 8 g、大枣15枚]每日一剂。两组疗程均为4周。

2.3 观察指标

(1)心功能指标测定:治疗前后测定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 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 LVEDs);( 2)血浆胞钠肽(BNP)检测:分别检测治疗前后血浆BNP浓度;(3)NYHA分级;(4)中医症状积分。

2.4 疗效评定标准

(1)心功能疗效评定标准:参考《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002年)》[3],按NYHA分级法加以评定。显效:心衰基本控制或心功能分级提高2级以上者;有效:心功能分级提高1级,但不能达2级者;无效:心功能分级无变化或加重。

表1 两组治疗前后症状积分比较(±s,分)

表1 两组治疗前后症状积分比较(±s,分)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P<0.01;与对照组比较,△P<0.05,△△P<0.01

组别水肿2.90±0.80 0.60±1.20*△2.90±1.00 0.90±1.20*时间n治疗组对照组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30 30 30 30心悸胸闷2.60±1.00 0.50±0.70*△2.50±1.20 0.70±0.80*咳嗽2.90±1.00 1.40±1.10*△2.70±0.90 1.80±1.30*气短2.70±1.20 0.50±1.50*△△2.80±0.80 1.00±1.70*咳痰3.00±0.90 0.80±1.10*△2.80±0.90 1.00±0.80*

(2)中医症状积分标准:心悸、气短、气喘、浮肿症状依据治疗前后症状积分,积分参照《新药(中药)治疗老年病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症状积分法拟定。凡主动说出症状较重记4分;问出症状,显著或持续出现的症状记3分;时轻时重或间断出现记2分;轻或偶尔出现记1分;无症状记0分。

2.5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应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3 结果

3.1 两组治疗前后症状积分比较

治疗后两组症状单项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且治疗组症状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见表1。

3.2 两组心功能疗效比较(见表2)

两组治疗前后心功能均有改善,治疗组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

表2 两组心功能疗效比较[n(%)]

3.3 两组治疗前后超声心动图检查指标比较(见表3)

两组治疗后 LVEDd、LVEDs均明显缩小,P<0.01;LVEF显著升高,P<0.05。治疗后两组间各指标无显著性差异,P>0.05。

表3 两组治疗前后各项指标比较(±s)

表3 两组治疗前后各项指标比较(±s)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P<0.01

LVEF(%)48.8±2.2 50.1±2.3*48.3±2.6 50.2±3.2*组别n对照组治疗组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30 30 30 30 LVEDs(mm)40.6±2.8 38.5±2.5**41.9±2.7 38.7±2.8**LVEDd(mm)61.3±3.6 58.4±3.1**61.7±3.3 58.5±3.6**

3.4 两组治疗前后血浆BNP浓度比较(见表4)

两组治疗后血浆BNP浓度显著下降,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

表4 两组治疗前后血浆BNP浓度比较(±s,pg/ml)

表4 两组治疗前后血浆BNP浓度比较(±s,pg/ml)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

治疗后3 587.48±1315.23*1 298.47±1046.34*△组别n 治疗前对照组治疗组30 30 11930.98±5 613.43 12159.25±6 035.52

3.5 不良反应

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能坚持完成疗程。

4 讨论

CHF发生、发展的基本机制是心肌重构,其中神经内分泌功能激活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慢性心衰的标准化治疗,已经从重视血流动力学的改变,转变到注重神经内分泌的调节,并强调使用ACEI、β受体阻滞剂、醛固酮拮抗剂等神经内分泌调节药物,以改善心肌的生物学功能,达到改善临床症状及心功能,增加左室射血分数,延缓心室重塑的作用。充血性心衰,中医将其归为“心悸”“喘证”“痰饮”“水肿”“胸痹”等范畴。根据“心主血脉”“诸气皆属于肺”“脾主运化”“肾者水脏,主津液”理论,其病理特点是本虚标实,心阳(气)虚为本,水停血瘀为标[4],故益气温阳,活血利水,标本兼顾是治疗充血性心衰的根本大法。

真武汤是《伤寒论》中温阳利水代表名方。方中附子、桂枝温通心肾阳气,以化气利水;黄芪、人参益气助阳;白术、茯苓健脾利水;益母草活血利水;生姜温阳散水;赤芍活血,通络止痛;白芍益阴和阳,缓和姜附辛燥之性。全方标本同治,刚柔相济,功补兼施,共奏温阳利水活血之功。附子含多种生物碱,其中以乌头碱、次乌头碱、中乌头碱、去甲乌药碱等为主,其目前公认的药理作用有强心作用,附子中分离的消旋去甲乌药碱是附子的主要强心成分之一,具有β受体部分激动作用,能增强心肌收缩力,加快心率,增加心输出量,增加心肌耗氧量[5]。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真武汤可提高实验造模心衰犬和家兔的心肌收缩力,改善犬和家兔心衰缺血症状,并能增加尿量[6],为临床治疗心衰提供了依据。

本观察表明,对于慢性充血性心衰患者,在标准化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真武汤加味,可显著改善心功能、降低血浆BNP浓度,减轻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显示出较单纯标准化西医治疗更好的效果。

[1]葛均波,徐永健.内科学[M].8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

[2]霍艳明,朱培培,孙伟,等.心竭宁方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研究[J].中华中医药杂志,2009,24( 5) :684-686.

[3]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

[4]周仲瑛.中医内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0.

[5]刘青云.中药药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

[6]王均宁.真武汤对心血管的药理作用及组方研究[J].山东中医学院学报,1992,16( 5) :37.

R256.21

B

1671-1246(2015)15-0148-02

猜你喜欢

真武汤左室心衰
国外心衰患者二元关系的研究进展
心脏超声配合BNP水平测定在高血压左室肥厚伴心力衰竭诊断中的应用
真武汤合血府逐瘀汤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观察
观察真武汤合血府逐瘀汤及西药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疾病的临床效果
睡眠质量与心衰风险密切相关
讨论每天短时连续透析治疗慢性肾脏病合并心衰
真武汤加黄芪联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心力衰竭合并频发室性期前收缩的临床观察
血浆corin、NEP、BNP与心功能衰竭及左室收缩功能的相关性
益肾活血法治疗左室射血分数正常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
稳心颗粒联合胺碘酮治疗心衰合并心律失常39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