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校本课程基本救护技术教学实施

2015-02-01费素定王小丽刘桂娟徐金梅

卫生职业教育 2015年15期
关键词:实训技能教学方法

费素定,王小丽,刘桂娟,徐金梅

(宁波卫生职业技术学院,浙江 宁波 315104)

高职校本课程基本救护技术教学实施

费素定,王小丽,刘桂娟,徐金梅

(宁波卫生职业技术学院,浙江 宁波 315104)

目的 探讨高职基本救护技术课程教学方法的有效性。方法 开设基本救护技术校本课程,进行常用急救技术培训。根据调研结果确立课程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突出实用性;灵活应用理实一体、情景模拟等教学方法;进行多元化评价,注重教师教学能力培养。结果 4年来,学生操作考核成绩均在80分以上,熟练掌握急救技能,综合考核合格率在98%以上;教师教学能力也得到了提升。结论 基本救护技术校本课程教学是学生掌握常用急救技术的有效途径,采用多种教学方法能提高教学效果,实现教学相长。

基本救护技术;校本课程;教学评价

人们在日常生活工作中突然发病或遇到意外伤害的可能性始终存在。正确及时有效的现场急救是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死亡率和致残率的关键[1]。 意外发生的防范及救护是维持生命的有效措施。“急救从现场开始”的观念已逐渐被人们所认识,学习急救技能,提高急救现场自救、互救能力越来越受到重视。公众的急救水平也成为衡量城市生活水准和社会发展水平的指标之一[2]。我校是一所卫生类高职院校,自2010年起学校在护理专业已有急重症护理课程基础上开设基本救护技术校本课程,对所有专业学生开展以心肺复苏术(CPR)及创伤急救为主的院前急救知识普及教育。现汇报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学院共设有护理、助产、医学检验技术、康复治疗技术、口腔医学技术、卫生信息管理、家政服务等16个专业,基本形成了与卫生技术和健康服务行业人才需求相适应的相关医学类、护理类和健康服务类专业体系。在学生入校的第一学期开设基本救护技术校本课程,进行院前急救知识技能培训。同时,将该课程列入学生公共素质平台课程,要求所有学生参加该课程的学习,综合评定合格者获得相应学分。

1.2 方法

(1)课程教学目标的确立。课程组对院前急症和常见意外伤害发生情况进行广泛调研,邀请急救中心、医院急诊科、红十字会专家、专业负责人、骨干教师、兼职教师以研讨会、小组讨论等方式,确立课程的知识、技能与素质目标。旨在培养学生珍惜生命、珍爱生命的责任意识,形成“时间就是生命”的急救意识,训练学生面对突发意外事件或急危重症病人时的自我保护意识和沉着应对、冷静思考的能力;树立先进救护理念,掌握救护知识、基本救护技能 ,能在现场实施及时、先进、有效的初步救护(自救和互救),防止意外伤害事件发生 。

(2)课程教学内容的确立。根据课程教学目标,确定以心肺复苏、创伤急救为主的授课内容,重点为院前现场的应急处理,强调教学内容“必需、够用”,突出实践性、实用性。确立对应教学内容训练要求,进行教学设计。基本救护技术内容、要求与教学设计见表1。

表1 基本救护技术内容、要求与教学设计

1.3 教学方法与手段

我院为卫生类高职院校,各专业招收的学生为第三批录取的应届高中毕业生和中专升高职学生,学生个体差异大,文化素质参差不齐,学习积极性普遍不高,由于第一学期未学习医学基础知识,从而增加了教学难度。教学中灵活运用PBL、CBS、案例分析、分组讨论、启发引导等多元化教学方法,充分应用多媒体、网络等现代化教学手段,采用理实一体教学、情景模拟实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吸引学生注意力,帮助学生感知、理解和巩固知识,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1)多媒体教学。理论课与理实一体授课全部采用多媒体教学,所有内容都通过PowerPoint软件编排,配以丰富的图片、图形、视频、操作录像等在课堂上演示。例如,讲解异物梗阻时,以大家熟悉的《人在囧途》电影片段一老年妇女被枣核梗阻场景引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针对高职生知识层次高、理解力与求知欲强的特点,对部分教学内容结合临床实例或社会重大事件进行扩充。在多媒体教学的基础上应用PBL教学法,以问题为先导,把学习内容设置到有意义的问题情景中,让学生通过分析问题,掌握解决问题的知识、技能和方法。

(2)理实一体教学。摒弃传统教学方式(理论学习结束后再进行实训),淡化理论课与实践课的界线,融理论与实践于一体,做中学、学中做。课程总学时为24学时,其中理论教学6学时,理实一体教学18学时。例如,心肺复苏术的大班理论课采用多媒体教学,学生只能对心肺复苏术有大概了解;而单纯实践操作,一些重要知识点学生也难以掌握。因此,在讲解这一内容时,把100人的大班分成50人的小班,在实训中心的多媒体示教室上课,教师一边应用多媒体课件讲解,一边在多功能心肺复苏模拟人上示教,最后,留下一些时间让学生回示。课后组织学生观看操作录像,之后再进行操作练习和考核,确保每名学生掌握徒手心肺复苏术。

(3)情景模拟实训。情景模拟是指通过设置一种逼真的工作场景或管理系统,由被训练者按照一定的工作要求完成一个或一系列任务,从中锻炼、考察其某方面的能力和水平[3],具有直观、形象、生动的特点[4]。针对基本救护技术课程教学现状,把情景模拟实训教学作为培养学生急救意识和急救能力的重要途径与方法。改变传统的“教师示教—学生练习—考核”医学实训教学模式,采用心肺复苏模拟人、创伤模块、视频急救场景等要素有机结合形成的模拟现场急救情景教学,完成仿真实训和考核,有效提高学生的急救意识与能力,提高教学效果。

(4)网络教学。建立本课程网站,上传课程同步录像、多媒体课件、讲稿、习题集、实训室开放情况表、实训操作评分标准、课程标准,方便学生课后有重点地复习,并可进行师生在线互动。

1.4 教学评价方法

(1)建立多元学习评价机制。采用理论笔试及实践能力考核两种形式,客观、公正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效果,力求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文职业素质和较强的急救能力。实践能力考核由单项操作、情景模拟考核、小组考核等组成,在考核知识技能的同时,考查学生评判性思维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团队合作能力。

(2)问卷调查 课程结束后以整群抽样法从各年级抽取两个班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 ,共抽取8个班400名学生。调查内容包括对授课内容、教学方法、授课教师教学水平的评价。每个问题都有4个备选答案,以单选作答。经调查者解释后学生当场填写,当场收回问卷。

(3)对教师课堂教学质量的评价。由学校组织学生对教师教学质量进行评价。同时,不定期开展同行听课、督导听课,全面评价教师课堂教学质量。

1.5 师资队伍建设

课程教学的关键是教师。我校任课教师均参加过各级红十字会开展的师资培训,每3年复训一次;作为红十字会成员,对本地市民进行救护知识培训;进行AHA(美国心脏协会)BLS(基础生命支持)和ACLS(高级生命支持)课程学习。除学习急救新知识与技能外,还学习以视频为导入、理实一体的教学方法等。课程组注重集体备课,组织教师对急救新知识与技能、教学技巧进行交流学习。鼓励教师参加各级红十字会、省以及国家级教学比赛,以提高教师教学水平。

2 结果

(1)经过4年的基本救护技术课程建设,全体学生心肺复苏和创伤急救操作成绩均在80分以上,较熟练地掌握了两项基本急救技能,综合考核合格率达98%以上。学生综合成绩逐年提高,平均成绩为:2010级76.6分,2011级78.9分,2012级82.3分,2013级85.3分,2014级86.3分。理论和操作皆合格者获得宁波市红十字会救护员证书,98%以上的学生完成课程学习的同时拿到了救护员证书。学生学习基本救护技术后,能学以致用、救死扶伤。2010级口腔1班一名学生实习期间应用急救技术成功救助杭州一名心脏病突发的病人,受到一致好评。

(2)2010—2014级共400份学生问卷调查结果显示,85%以上的学生认为授课内容、授课难度适中,对教学方法的评价较高,对课程教学总体满意度较高(见表2)。

表2 学生问卷调查结果

(3)2010—2014年学生对任课教师的评价均分为92.7分。校内督导和校内外专家认为本课程特色鲜明、形式新颖、内容精、实践性强;教学实训设备齐全,方法先进;教师队伍整体素质较高,符合高职人才培养要求。基本救护技术课程于2010年9月被确立为首批校本课程。通过4年的建设,该课程被确定为宁波市数字图书馆首批高校网络课程。在宁波市红十字会救护师资技能大赛中我校一名教师获一等奖 两名教师获二等奖在2013年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中一名教师获二等奖,2013年和2014年各一名教师获浙江省高等学校微课教学作品一等奖、高职微课比赛一等奖。

3 讨论

学习急救技术,提高急救现场自救互救能力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除医学生外,我国主要对警察、消防队员、游泳教练、机动车驾驶员、导游等特殊群体进行急救技术培训,由红十字会或急救中心组织培训。公众接受急救技术培训的机会较少,同时培训方式和培训内容远远不能适应快速发展的社会需求[5]。大学生接受急救知识与技术培训,能促使其掌握急救知识与技能,降低高校学生意外伤害事件发生率,提高学生应对和处理意外事件的能力。并且,有益于丰富校园文化和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由于学生来自全国各地,作为流动群体,还可形成广泛的急救知识传播载体[6],并成为院前急救的骨干力量。

针对高职生特点,精选教学内容,以多媒体教学为基础的理实一体、情景模拟实训教学方法的有效实施,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了教学效果和教学效率的提高。在全面强化学生实践能力的同时,把基本理论的掌握真正融合于实践技能培养中,实现了教学目标。在课程教学实践中,教师积极参与教学改革,学习相关课程,其自身教学能力也有了明显提升。

我国公众急救培训起步较晚,现场急救培训资源远远不能满足公众需求,虽然各地通过多种方式加大培训力度,但急救知识的普及率仍然较低。随着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疾病谱改变和人们健康意识的不断增强,公众对急救知识的需求不断增加。在生活节奏快、工作忙碌,公众需求多元化的今天,传统的面对面的知识和技能传授方式已面临挑战,以多种途径有效传播急救知识,促进急救知识和技能的普及势在必行。网络教学在其他领域已实施多年,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尤其是对于工作忙碌、喜欢从网络获取信息的年轻人而言,网络教学具有独特的优势。将网络教学引入院前急救培训,使学生在线进行急救知识技能的学习,不仅能扩大院前急救学习人群,还能满足当代人们自主、高效、快捷的学习需求,提高急救培训效率。

[1]Zaritsky A,Morley P.2005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Guidelines for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and Emergency Cardiovascular Care.The evidence evaluation process for the 2005International Consensus on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and Emergency Cardiovascular Care Science With Treatment Recommendations[J].Circulation,2005(112):128-130.

[2]李宗浩,金辉,论心肺复苏的创立[J].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2007,2(1):3.

[3]李何玲,胡宁娜,冉俐.运用情景模拟训练提高护士沟通能力的实践及效果分析[J].护理管理杂志,2006,6(1):44-45.

[4]陈小娟,江桂素,郑秀先.情景模拟教育法在临床护理教学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8,5(6):56-57.

[5]田丰,刘长军,张彦军,等.虚拟现实技术与实尺模拟人在创伤急救训练中的应用[J].医疗卫生设备,2005,26(7):28.

[6]张维平,张允平.对高校急救健康促进模式的探讨[J].中国健康教育,2004,20(2):151.

G424.2

B

1671-1246(2015)15-0060-03

猜你喜欢

实训技能教学方法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方法初探
基于CDIO理念的数控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劳动技能up up!
秣马厉兵强技能
虚拟情景实训环境三维模拟
拼技能,享丰收
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
微课在数控实训课中的应用探析
画唇技能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