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创新类型、地区经济环境与技术创新的就业效应——基于广东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面板数据
2015-02-01杨汶霖
李 强,杨汶霖
企业创新类型、地区经济环境与技术创新的就业效应——基于广东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面板数据
李强,杨汶霖
【摘要】从产品创新与工艺创新的视角研究技术创新对就业的影响机制,并在此基础上分析技术创新的就业效应,是一种新的尝试。利用广东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005—2012年的面板数据,运用STATA计量软件进行回归分析,考察产品创新、工艺创新与就业量的关系,结果发现,产品创新与就业量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而工艺创新与就业量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进一步研究发现,经济水平较高的珠三角地区产品创新的就业创造效应更大,而经济相对落后的山区工艺创新的就业破坏效应更大。鉴于企业创新类型与地区经济环境对技术创新就业效应的重要影响,应对现有技术创新政策进行相应调整。
【关键词】技术创新就业效应创新类型经济环境
【收稿日期】2015-01-10
【中图分类号】C9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5455( 2015) 03-0102-08
作者简介:(李强,河南驻马店人,华南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杨汶霖,湖南常德人,华南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
【基金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广东省产业技术创新的就业效应与就业机制研究”( S2012010008651)
一、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国民经济总量实现了快速增长。作为可持续发展的内部引擎,技术创新一直以来都受到国家和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技术创新投入不断加大,区域间技术创新交流与合作不断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创新水平不断提高。与此同时,人口基数庞大使中国一直面临着十分严峻的就业形势。我们在关注企业自主创新、产业转型升级的同时,也高度关注技术创新对就业的影响,即技术创新的就业效应。在现实生活中,技术创新对就业的影响表现为既对立又统一的两个方面。一方面,技术创新具有就业创造效应。技术创新会推动新行业的出现和发展,不断开发新产品,降低企业生产成本,刺激消费,增加产量和就业人数。另一方面,技术创新具有就业破坏效应。技术创新会导致一部分传统行业衰落,并通过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改变企业内部资本与劳动的组合方式,提高资本有机构成,从而减少就业人数。增强技术创新的就业创造效应,减弱就业破坏效应,通过技术创新实现产业升级与充分就业的双重目标,是当前政府部门和学界共同关注的问题。
二、相关研究
研究技术创新就业效应的文献有很多,技术创新对就业的影响一直以来都是学术界争论的焦点,但是,迄今为止仍然没有得到一个相对统一的结论。有的学者认为技术创新会增加就业,而有的学者则认为技术创新会减少就业,还有一些学者认为技术创新与就业数量之间不存在明显的相关关系。而且,现有文献关于技术创新就业效应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分析其最终影响结果上。一部分学者认为技术创新会对就业产生正效应,即就业创造效应大于破坏效应: Sinclair ( 1981)提出了一个宏观ISLM模型,他认为如果需求弹性和要素替代弹性足够高,技术创新的就业创造效应就能够得到充分体现①P.J.N.Sinclair.When Will Technical Progress Destroy Jobs?.Oxford Economic Papers,1981,33( 1) : 1—18.; Layard and Nickell ( 1985),Layard,Nickell and
Jackman ( 2005)发现技术创新可以减少英国的技术性失业①R.Layard,S.Nickell.The Causes of British Unemployment.National Institute Economic Review,1985,111( 1) : 62—85; P.R.G.Layard,S.J.Nickell,R.Jackman.Unemployment: macroeconomic performance and the labor market.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5: 28—43.; Vivarelli ( 1995)发现,美国的技术创新有利于产品价格的降低,进而对劳动力就业产生积极效应②M.Vivarelli,R.Evangelista,M.Pianta.Innovation and Employment in Italian Manufacturing Industry.Research Policy,1996,25( 7) : 1013—1026.;李从容等( 2010)对中国1991—2007年的统计数据进行了实证研究,发现技术创新对就业具有促进作用③李从容、祝翠华、王玉婷:《技术创新、产业结构调整对就业弹性影响研究——以中国为例的经验分析》,载《科学学研究》2010年第9期。;唐国华( 2011)基于中国1991—2007年的时间序列数据,运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对技术创新的就业创造效应和就业破坏效应进行分解和分别测度,研究表明,技术创新的就业总效应与技术创新强度正相关,同期技术创新的就业创造效应大于破坏效应④唐国华:《技术创新对我国就业影响的实证分析: 1991—2007》,载《经济论坛》2011年第2期。;宋德军( 2012)利用因子分析方法对中国1995—2010年的相关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技术创新的就业创造效应大于破坏效应⑤宋德军:《科技创新对就业的影响效应——基于总量和结构的视角》,载《技术经济》2012年第6期。。一些学者认为技术创新会对就业产生负效应,即就业破坏效应大于创造效应: Antonucci等( 2002)利用欧洲创新数据库——社区创新调查问卷( CIS)对意大利和德国等8个欧洲国家1994—1996年的技术创新对就业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大部分欧洲国家技术创新对制造业就业的影响是负面的⑥T.Antonucci,M.Pianta.Employment Effects of Product and Process Innovation in Europe.International Review of Applied Economics,2002,16( 3) : 295—307.; Evangelista ( 2003)等对意大利1993—1995年技术创新就业效应的实证研究表明,技术创新对就业产生负效应⑦R.Evangelista,M.Savona.Innovation,Employment and Skills in Services.Firm and Sectoral Evidence.Structural Change and Economic Dynamics,2003,14( 4) : 449—474.;何平等( 2007)对中国大中型制造企业1998—2004年的数据进行研究,发现企业技术创新活动对就业的影响不显著,甚至为负⑧何平、骞金昌:《中国制造业:技术进步与就业增长实证分析》,载《统计研究》2007年第9期。;王君斌等( 2010)通过SVAR模型实证分析了技术创新对中国劳动力就业的响应,发现技术创新对劳动力就业产生不利影响⑨王君斌、王文甫:《非完全竞争市场、技术冲击和中国劳动就业——动态新凯恩斯主义视角》,载《管理世界》2010年第1期。;陈赤平等( 2012)通过实证研究发现中国技术创新对就业的综合效应为负,即破坏效应大于创造效应⑩陈赤平、罗丽、谭富:《技术创新对中国就业影响的实证研究》,载《改革与战略》2012年第2期。。技术创新的就业效应如何,至今仍存在着很多争论。本文认为,不深入研究技术创新对就业的影响机制,单纯从宏观层面分析技术创新对就业的综合效应,很难得出一致的、令人信服的结论,对技术创新政策的制定也没有太大参考价值。
关于技术创新对就业的影响机制,国内学者关注得比较少,国外一些学者进行了相关研究。一些学者认为有六种不同的市场补偿机制,可以制衡技术创新节省劳动力力的影响,创造就业机会: ( 1)价格的补偿机制。技术创新使降低价格成为可能,从而提高企业国际竞争力并带来更大的产出,弥补技术创新最初带来的工作损失⑪P.SylosLabini.Oligopoly and Technical Progress.Cambridge ( Mas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69: 7—23.。( 2)机器的补偿机制。技术创新可以为新机器制造行业创造新的就业机会。( 3)资金的补偿机制。技术创新可以使企业家获得超额利润,这些超额利润可能会变成新的投资,扩大产能和就业机会⑫P.Stoneman.The Economic Analysis of Technological Change.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3: 15—36.。( 4)低工资的补偿机制。随着技术性失业的出现,工资将下降,企业会雇佣更多的工人⑬K.Wicksell.Lectures on Political Economy.Ludwig von Mises Institute,1951: 34—58.。( 5)收入增加的补偿机制。技术创新带来的成本节约的一部分可能转化为更高的收入,从而刺激消费,增加对产品的需求,导致就业增加⑭L.Pasinetti.Structural Change and Economic Growth: ATheoretical Essay on the Dynamics of the Wealth of Nations.CUP Archive,1983: 45—62.。( 6)新产品的补偿机制。技术创新可能会带来新产品,导致新的经济活动和开拓新的市场⑮Y.Katsoulacos.Product Innovation and Employment.European Economic Review,1984,26( 1) : 83—108.。近年来,一些国外学者开始从产品创新和工艺创新的视角研究了技术创新的就业效应: Verspagen( 2004)研究荷兰制造业1994—1996年的数据发现产品创新对就业产生正向效应⑯B.Verspagen.Innovation and Jobs: A Micro-and-macro Perspective.EindhovenCenter for Innovation Studies ( ECIS) Working Paper Series,2004: 4—15.; Giuliodori等
( 2012)研究西班牙制造业1991—2005年技术创新对就业的影响,尤其是1997年出台的劳工保护法所引发的变化,发现产品创新和工艺创新都会创造就业①D.Giuliodori,Stucchi R.Innovation and Job Creation in a Dual Labor Market: Evidence from Spain.Economics of Innovation and New Technology,2012,21( 8) : 801—813.。不过,Hall( 2008)等对1995—2003年意大利制造企业的数据研究表明,虽然产品创新具有就业创造效应,但是工艺创新对就业有破坏效应②B.H.Hall,F.Lotti,J.Mairesse.Employment,Innovation,and Productivity: Evidence from Italian Microdata.Industrial and Corporate Change,2008,17( 4) : 813—839.。
在前述的六种补偿机制中,除新产品的补偿机制外,都是建立在完全竞争市场假设基础上的一种间接影响机制,在现实经济中发挥的作用非常微弱。
传统文献对技术创新就业效应研究的主要缺陷有: ( 1)多是从整体视角或从宏观角度研究技术创新与就业量的关系,研究技术创新对一国或一地区就业量的影响,忽略了不同国家和地区由于经济发展水平和其他因素的差异对结果的影响。( 2)多是分析技术创新对就业影响的最终结果,对技术创新影响就业的机制研究较少,虽然有国外学者提出了技术创新对就业有六种不同的市场补偿机制,但这些机制在现实经济活动中并不能很好地发挥对就业的补偿作用。( 3)国内文献在研究技术创新就业效应问题时,多是把技术创新作为一个整体概念分析其对就业量的影响,忽视了产品创新和工艺创新两种不同类型技术创新的差异,混淆了两种技术创新对就业的不同影响。
本文认为,技术创新与就业之间的关系十分复杂,不仅国家与国家之间的情况各不相同,就连地区与地区之间也是千差万别,一概而论、不加区分地研究技术创新的就业效应,往往很难得到令人信服的结论。同时,不具体区分不同类型技术创新对就业的不同影响,不研究技术创新对就业的影响机制,单纯研究技术创新对就业的影响是正效应还是负效应,无论是对企业技术创新策略的选择,还是对政府技术创新政策的制定都无太大的参考价值。因此,本文认为,从分析技术创新的类型入手,研究技术创新对就业的影响机制,并进一步研究其就业效应将更有意义。
本文试图从产品创新与工艺创新的视角研究技术创新的就业影响机制与就业效应。首先,本文从产品创新与工艺创新的视角,在理论上分析了技术创新对就业的影响机制,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技术创新的就业效应;然后,利用广东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005—2012年的面板数据,运用STATA计量软件进行回归分析,考察产品创新、工艺创新与就业量的关系。结果发现,产品创新与就业量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而工艺创新与就业量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加入地区经济环境因素以后发现,经济水平较高的珠三角地区产品创新的就业创造效应更大,而经济相对落后的山区工艺创新的就业破坏效应更大。本文揭示了企业创新类型与地区经济环境对技术创新就业效应的重要影响,提出了对技术创新政策进行相应调整的对策。
三、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一)产品创新对就业的影响机制及就业效应
1.产品创新对就业的影响机制
所谓产品创新是指对产品本身的设计、样式和成分的创新,使创新后的产品成为新产品或改良产品。一般来说,产品创新会提高产品的质量、丰富现有产品的种类、开拓新的市场领域,使企业在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产品创新既会创造就业也可能会破坏就业。产品创新的就业创造机制表现为:企业通过产品创新能够创造出新的产品或服务,发展新的领域,开拓新的市场,创造更多的消费需求,从而需要雇佣更多的劳动力生产新产品或提供新服务,使就业量增加。产品创新的就业破坏机制表现为:新产品和新服务的出现会造成旧产品和旧服务需求减少,导致旧产品和旧服务销售份额下降,甚至造成部分产品停产或服务停止,企业会相应减少相关部门对劳动力的雇用,造成就业量下降。
2.产品创新的就业效应
产品创新的就业效应主要取决于这两种机制综合作用的结果。当就业创造机制得到充分发挥,而就业破坏机制受到抑制时,或者说当产品创新的就业创造效应大于破坏效应时,则产品创新的综合就业效应为正效应。反过来,当就业创造机制发挥不理想,而就业破坏机制影响较大时,或者说当产品创新的就业破坏效应大于创造效应时,则产品创新的综合就业效应为负效应。通过理论分析,本文认为,产品创新能够提高所提供产品和服务的质量,丰富现有产品和服务的种类,开拓新的市场,刺激消费需求,增加销售额,扩大生产规模,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而被替代的产品和服务的规模相对来说是比较有限的,也就是说对新产品和服务消费需求的增加要远远大于被替代的旧产品和服务消
费需求的减少,就业创造效应大于破坏效应,产品创新的综合就业效应为正效应。因此,本文得到假设1:
假设1:产品创新对就业的影响为正效应。
(二)工艺创新对就业的影响机制及就业效应
1.工艺创新对就业的影响机制
工艺创新是指对产品生产流程或制作工艺方面的创新,通过使用新的生产设备,或改变管理方式改进产品的生产流程,改良产品的制作工艺,提高企业的劳动生产效率。工艺创新对就业的影响机制也表现为两种形式:就业创造机制和就业破坏机制。就业破坏机制表现为:工艺创新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减少生产同等产量产品或服务所需的劳动力,从而减少就业量。就业创造机制表现为:一方面,工艺创新会为生产新机器的行业创造就业机会;另一方面,工艺创新在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同时也使得利润率逐渐提高,企业为了获得更多的利润会扩大生产规模,增加相关岗位的劳动力数量。
2.工艺创新的就业效应
工艺创新的就业效应同样也主要取决于这两种机制综合作用的结果。在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工艺创新的就业创造机制能够得到充分发挥,不但可以弥补劳动生产率提高造成的就业损失,而且还会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这时,工艺创新的就业创造效应大于破坏效应,工艺创新的综合就业效应为正效应。在不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由于诸多因素的限制,工艺创新的就业创造机制不能得到充分发挥,无法弥补因劳动生产率提高造成的就业损失。这时,工艺创新的就业破坏效应大于创造效应,工艺创新的综合就业效应为负效应。通过理论分析,本文认为,由于工艺创新会减少单位产出的劳动投入,即当产量一定时,工艺创新会减少就业量。而且现实经济多是处在不完全竞争条件下,工艺创新的就业创造机制不能充分发挥作用,因而工艺创新的就业破坏效应会大于创造效应,工艺创新的综合就业效应为负效应。因此,本文得到假设2:
假设2:工艺创新对就业的影响为负效应。
(三)地区经济环境对技术创新就业效应的影响
地区经济环境对技术创新就业效应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市场化程度、产业结构、消费结构等方面。一般来说,经济发达地区市场化程度高,市场制度相对健全,市场机制能够充分发挥资源配置作用,技术创新成果能较快地实现产业化,促进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经济落后地区市场化程度不高,市场制度不是很健全,市场机制不能充分发挥资源配置作用,技术创新成果产业化速度较慢,不利于推动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经济发达地区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快,技术创新带来新兴产业、行业、部门不断涌现,经济活力充足,就业机会较多;经济落后地区产业结构落后,转型升级速度慢,技术创新导致传统行业衰退,而新兴行业、部门发展缓慢,经济活力不足,就业机会较少。经济发达地区劳动者的收入水平高,消费结构正在从小康型向富裕型转变,技术创新、产业转型升级有强大的市场需求,技术创新能对就业产生积极影响;经济落后地区劳动者的收入水平低,消费结构仍处在生存型、温饱型阶段,技术创新的市场需求不足,技术创新对就业的促进作用有限。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认为经济发达地区技术创新对就业的正效应要大于经济落后地区。而且,不同类型的技术创新在不同的经济环境下,其就业效应也有很大差别,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经济发达地区产品创新的就业创造效应比经济落后地区更大。这是因为,对于产品创新来说,在经济发达地区由于市场化程度高,市场机制能够充分发挥资源配置作用,技术创新成果能较快地实现产业化;同时,由于劳动者的收入水平高,消费结构能够适应产业转型升级的需要,产品创新有强大的市场需求,能够对就业产生更为积极影响。二是经济落后地区工艺创新的就业破坏效应比经济发达地区更大。这是因为经济落后地区劳动者的收入水平低,消费结构仍处在生存型、温饱型,产业结构落后,转型升级速度慢,经济活力不足,就业机会较少,工艺创新导致的失业者,很难在本地区得到新的工作。因此,得到假设3和假设4:
假设3:经济发达地区产品创新的就业创造效应更为显著。
假设4:经济落后地区工艺创新的就业破坏效应更为显著。
四、研究设计
(一)数据来源
由于《广东省统计年鉴》2005年以前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从业人员平均人数没有各市的统计数据,考虑到数据的可获得性和统计口径的一致性,因此,本文选取2005—2012年广东省21个地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各项数据指标作为实证研究的对象,研究技术创新的就业效应。本文所有数据均来自于《广东省统计年鉴》或经计算而成,利用
STATA计量统计软件进行回归分析。
(二)模型设定
为了能够从产品创新和工艺创新的角度研究技术创新的就业效应,本文建立了面板模型的一般形式:
Laborit=α0+α1·Productit+α2·Processit+βγ·Xγ+εit
其中,i和t分别表示市县和样本期间。Labor表示就业量,为被解释变量。Product表示产品创新,Process表示工艺创新,为解释变量。Xγ表示控制变量,βγ表示控制变量的回归系数,其中γ=1、2、3、4。ε表示随机误差项。
(三)变量选取及数据处理
1.被解释变量
本文的被解释变量是就业量( Labor)。根据上述模型,本文选取的就业量包含两种统计口径:一种是按地市统计的各市每年的就业量;另一种是按经济区域,即珠三角、东翼、西翼和山区四类经济区域统计的各经济区域每年的就业量。就业量以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从业人员平均人数表示,考虑到有的控制变量是用百分比表示的,为了剔除数据的单位对解释变量回归系数及系数显著性的影响,本文对就业量进行了对数化的处理。后经研究进一步发现,就业量与当年的技术创新水平的关系并不显著,因此,本文选用滞后一期的就业量作为模型的被解释变量,这样处理的模型效果更为理想。
2.解释变量
本文的解释变量有两个,分别是产品创新( Product)和工艺创新( Process)。关于产品创新的衡量指标有很多,如专利申请量和批准量、高新企业数、研发支出和研发人员数等。本文以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新产品销售收入来表示产品创新。新产品销售收入代表了企业在产品方面做出的创新,并将该创新投入生产转化为企业利润的能力和水平,与R&D内部经费支出和专利申请量及批准量等指标相比,更能反映产品创新的本质特征。工艺创新是以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全员劳动生产率表示的。劳动生产率代表了企业在工艺方面做出的创新,企业通过提高生产效率和劳动投入的经济效益来增加利润。一般地,用平均每人一年创造的工业增加值表示劳动生产率。同样地,对产品创新变量和工艺创新变量的数据进行了对数化处理,以便消除由于单位不同而对模型显著性所产生的影响。
3.控制变量
除了产品创新与工艺创新以外,就业量还受到企业其他因素的影响,为了使模型的解释能力更强,本文还选取如下变量作为控制变量。
( 1)企业成长性。以资本保值增值率( Growth)表示,相当于模型中的X1。资本保值增值率反映了企业净资产的变动状况,能够体现企业的成长性。
( 2)企业盈利能力。以成本费用利润率( Profit)表示,相当于模型中的X2。成本费用总额包括主营业务成本和营业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三项期间费用,通过成本费用利润率来反映企业的盈利能力。
( 3)工业企业数量。以工业企业单位数( Size)表示,相当于模型中的X3。工业企业单位数是指所有符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标准的企业的个数。考虑到与以上数据处理的一致性,对该数据进行对数化处理。
( 4)企业生产能力。以工业增加值( Output)表示,相当于模型中的X4。工业增加值是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新增加的那部分价值,反映了工业企业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是企业生产能力的体现。考虑到整体数据处理的一致性,对该数据进行对数化处理。
表1 主要变量及其定义
五、实证分析
(一)主要变量描述性统计
本文选取了2005—2012年广东省的各变量统计数据进行研究,表2为主要变量的描述性统计结果。
表2 主要变量描述性统计
如表2所示,就业量的样本规模有147个,其他变量的样本规模有168个,符合面板数据对样本规模的要求,可以进行面板数据回归分析。这里就业量的样本规模比其他变量的样本规模少21个,这是由于就业量进行了滞后一期的处理,因此正好缺失了一个年份的对应数据。就业量的均值为3.5,标准差为1.12。产品创新的均值为13.44,标准差为2.23。工艺创新的均值为11.67,标准差为0.49,可作为参考。
(二)回归分析
1.不同类型技术创新的就业效应
为了研究不同技术创新类型对就业的影响,本文的面板数据为平衡面板数据,依次采用混合回归、固定效应回归和随机效应回归三种估计方法对产品创新和工艺创新的就业效应进行估计,具体结果见表3。
表3 各变量回归结果( 1)
表3显示了以就业量为被解释变量的回归分析结果,其中( 1)-( 3)列分别代表混合回归、固定效应回归和随机效应回归三种估计方法下各变量的回归系数及其显著性。从表3中我们可以发现,三种估计方法得到的结果一致,经Hausman检验发现固定效应回归模型效果更好。
产品创新的回归系数为正,且在1%的水平上显著。这说明,企业的产品创新越多,企业雇佣的员工越多,就业量就越大。系数为0. 034意味着,企业的产品创新每增加1%会导致次年的就业量增加0. 034%。假设1得到支持。
工艺创新的回归系数为负,且在1%的水平上显著。这说明,企业的工艺创新越多,企业雇佣的员工越少,就业量就越小。系数为-0. 826意味着,企业的工艺创新每增加1%会导致次年的就业量减少0. 826%。假设2得到支持。
控制变量中,企业盈利能力( Profit)的回归系数显著为正,表明盈利能力越强,企业就越有动力扩大生产,从而增加就业。工业增加值( Output)的回归系数显著为正,表明工业增加值越大,企业的就业规模就越大。因为工业增加值代表的是企业的生产规模与生产能力,企业生产规模越大、生产能力越强,则创造就业的能力就越强。企业成长性( Growth)的回归系数为负,表明对于高成长性的企业来说,更为关注的是企业资本规模的快速扩张,更注重企业的内涵扩大再生产,而不是外延扩大再生产。企业倾向于用资本替代劳动,提高资本的有机构成,工艺创新的比重也会增加,对就业产生破坏效应。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 Size)的回归系数为负,表明当企业数量较多时,企业之间的竞争会十分激烈,白热化的市场竞争导致企业生产能力严重过剩,残酷的价格战大大压缩了企业的利润空间,不利于企业扩大生产规模和增加就业。
上述分析结果表明,企业的技术创新对就业量产生了显著的影响。企业的产品创新与就业量正相
关,具有就业创造效应;而企业的工艺创新与就业量负相关,具有就业破坏效应。因此,企业可以在保持总体技术创新水平不变的情况下,通过增加产品创新、减少工艺创新,实现就业量的增加。企业在今后的技术创新中,应该更加重视产品创新,将更多的资金和人员投入到产品创新中,在扩大企业生产和增加企业利润的同时为社会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彰显企业的社会责任。
2.不同地区经济环境对技术创新就业效应的影响
为考察不同地区经济环境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品创新和工艺创新就业效应的影响,本文将所有数据进行分类处理,分别在珠三角、东翼、西翼和山区四类地区经济环境下对数据进行固定效应回归,具体结果如表4所示。
表4 各变量回归结果( 2)
表4显示了不同地区经济环境下以就业量为被解释变量的固定效应回归分析结果,其中( 1)-( 4)列分别代表珠三角、东翼、西翼和山区四类地区各变量固定效应估计方法下的回归系数及其显著性。回归( 1)的结果显示,在珠三角地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产品创新的回归系数为0. 12,在1%的水平上显著为正,明显高于东翼、西翼和山区的回归结果,也高于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产品创新的回归系数0. 034。这说明,经济水平较高的珠三角地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品创新的就业创造效应明显大于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品创新的就业创造效应。但是,工艺创新的回归系数基本不具有显著性。回归( 2)和回归( 3)的结果显示,在东翼和西翼地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产品创新回归系数为正,工艺创新回归系数为负,但不具有显著性。回归( 4)的结果显示,在山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产品创新的回归系数为0. 024,在5%的水平上显著为正,且小于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产品创新的回归系数0. 034。这说明,山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产品创新的就业创造效应明显低于全省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产品创新的就业创造效应。在山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工艺创新的回归系数为-1. 024,且在1%的水平上显著为负,其绝对值明显高于珠三角、东翼、西翼的回归结果,也高于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工艺创新的回归系数-0. 826。这说明,经济相对落后的山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工艺创新的就业破坏效应明显大于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工艺创新的就业破坏效应。
从不同经济区域的回归分析结果来看,并不能笼统地说经济发达地区的技术创新水平对就业量的影响程度比经济落后地区更大,而是应该区分具体情况。就产品创新而言,在经济发达地区的就业创造效应比在经济落后地区更大,假设3得到支持;就工艺创新而言,在经济落后地区的就业破坏效应比在经济发达地区更大,假设4得到支持。
六、结论及政策建议
本文利用广东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005—2012年的面板数据,运用STATA计量软件进行回归分析,考察了产品创新、工艺创新与就业量变化之
间的关系。研究发现,产品创新与就业量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而工艺创新与就业量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进一步研究发现,经济水平较高的珠三角地区产品创新的就业创造效应更大,而经济相对落后的山区工艺创新的就业破坏效应更大。
考虑到企业创新类型与地区经济环境对技术创新就业效应的重要影响,为更好地实现企业自主创新、地区产业转型升级和社会充分就业的协调发展,政府部门应对技术创新政策作出相应调整。
1.鼓励自主创新,以创新带动就业。现有企业普遍缺乏自主创新意识,自我创新能力不足。许多企业虽然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成立研发部门,但是很多新产品、新工艺大都是从国外引进的,技术上仍然依赖国外进口,未能形成自己的核心技术。因此,应该鼓励企业进行自主研发,将研发资金落实到实处,发挥研发资金的最大效用。事实证明,创新型企业比非创新企业在行业中的竞争力更强,所拥有的市场份额更多,更能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发展,也能创造出更多的就业机会。中国政府应从实际情况出发,调整产业结构,注意发挥自身优势,在大力培育高新技术产业,扶持创新型企业的同时,对传统产业进行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以创新促进经济发展,以创新带动就业增长。
2.合理配置两类技术创新投入比例,双向提高就业率。就业问题一直是困扰中国的重要民生问题,本文通过实证研究发现产品创新具有就业创造效应,随着产品创新活动的增加,就业量有明显的上升趋势,鼓励产品创新有利于缓解目前的就业压力。因此,政府部门应该鼓励企业加强自主研发,进行有自主品牌的产品创新,这样不仅可以有助于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而且有利于缓解当前的就业矛盾。企业可以通过将产品创新转化为新的产能,开发新的利润空间,增加雇佣的劳动力。劳动者本身可以通过技能培训和学习深造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掌握新技术,顺应时代的发展潮流,从而获得新的、更好的就业岗位。
3.充分利用专利制度,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新技术的产生常常需要大量的研发人员和资金投入,如果没有形成相应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如专利制度,企业的创新产品和工艺很容易被行业内其他企业复制和模仿,由于收不回前期的投入而蒙受巨大损失,这不仅削弱了企业自主研发的积极性,而且破坏了市场的有效运行和健康发展。只有充分利用专利制度的权威性,才能最大程度保护每一个企业和个人的根本利益;只有从根本上保护企业的合法权益,才能激发企业进行自主研发,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在全球化的市场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更好地促进经济增长与就业稳定。
4.规范技术转让市场,加快技术创新的产业化速度。目前,中国技术转让市场还不是很规范,企业之间转让技术创新成果的意识不是很强烈,未能形成有效的转让机制和合理的转让价格形成机制,不利于技术创新成果的转化。对企业来说,试图长期保持对新产品或新工艺的市场独占性是不明智的,这样既不经济也不现实。因此,企业应当在适当时期将技术创新以合理的价格进行转让,这样既可以加快技术创新向新的产能转化,促进经济增长,又可以获得技术转让资金,为进一步的研发投入提供资金保证。
5.全面沟通与合作,营造良好的技术创新外部发展环境。推动创新机制的进一步完善,大力推广“产学研”相结合的发展模式,建立一个完整的创新体系,积极营造企业、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的沟通与合作,使企业、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成为有机结合的创新主体,有效避免创新主体之间断层的现象,提高产品创新和工艺创新的效率。
【责任编辑:于尚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