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研究护理风险管理在呼吸内科病房中的应用效果

2015-02-01陆安平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20期
关键词:内科病房内科医护人员

陆安平

研究护理风险管理在呼吸内科病房中的应用效果

陆安平

目的 研究呼吸内科病房实施护理风险管理的效果。方法 对90例呼吸内科患者实施护理风险管理, 调查患者对医护人员的护理满意度, 比较风险事件的发生率。结果 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前患者的总体护理满意度约84.44%, 实施后上升为95.56%,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前后风险事件发生数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呼吸病房中实施护理风险管理, 有利于优化护理服务质量、提高患者对护理医护人员的满意程度和增强临床治疗效果。

呼吸内科;护理风险;风险管理

呼吸病房中护理风险管理的推行, 能够在较大程度上为患者生命安全提供保障, 随之提升护理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现将研究过程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2月~2013年1月呼吸内科收治的患者90例, 男41例, 女49例, 年龄13~65岁, 平均年龄(40.7±1.8)岁。其中肺炎23例, 哮喘21例, 肺栓塞26例,支气管炎20例。

1.2 方法 入选病例在介入护理风险管理前均采用常规护理方式, 具体包括饮食护理、用药护理病情观察护理等。为降低护理风险, 对目标病例进行护理风险管理, 具体措施如下。1.2.1 分析风险因素 系统分析呼吸内科在病房管理中风险事件产生的相关因素, 如护士的专业性、患者自身病情、药品使用状况、病毒自身特点、病房环境条件等。通过因素分析制定针对性措施, 强化数据整理, 降低护理风险。同时建立健全科室护理风险管理制度, 使医护人员的护理过程更加规范、科学, 借以保证护理过程中医护人员能够对患者进行适当的病情提醒, 并普及讲解相关健康知识。

1.2.2 提升医护人员的风险防范素质 对风险因素进行充分分析后, 应针对相关护理人员召开护理风险管理会议, 根据每个患者的具体患病情况制定极具针对性的风险信息记录表, 以此为凭衡量其护理风险等级。同时要对科室内护士进行职业风险预防培训, 加强其风险预警能力。具体包括在护理过程中合理应用防护用物, 在打针输液过程中规范使用医疗器材等。通过大力培训提高医护队伍的整体安全意识、防护意识。

1.2.3 加强患者健康意识 限于不同患者对健康教育问题的关注度不同, 自身疾病预防意识不同, 自身素质条件不同,患者在具体临床护理过程中配合程度也不尽相同[1]。而呼吸内科患者整体年龄偏大, 因此护理难度较大, 患者自身的行动及身体安全都是护理风险的诱因。因此对于年龄偏大的患者, 采取针对性的特殊管理措施, 要求其家人陪同护理, 并适当约束其外出, 减少交替感染发生几率。

1.2.4 分析监督患者用药 用药安全是护理风险的焦点之一。将患者用药过程进行详细记录观察和分析, 尤其是药物的过敏症状及用药过程中人为因素引发的风险。对患者平时的用药情况详尽记录, 对医药使用过程全程监督管理, 确保患者药物使用正确, 能够有效减少误差, 进而减少或避免医疗事故的发生[2]。

1.3 观察标准 分别于护理风险管理实施前后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临床护理满意度进行调查, 并比较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前后风险事件的发生率。问卷要求患者对整体护理体验感受划分为非常满意、满意、一般及不满意四个标准, 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一般)/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综合处理和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满意度调查 于护理风险管理措施实施前后各发放满意度调查问卷90份, 均有效回收。护理风险管理实施前, 非常满意35例, 满意33例, 一般8例, 不满意14例, 满意率为84.44%;实施后, 非常满意47例, 满意32例, 一般7例,不满意4例, 满意率为95.56%。实施后满意率明显高于实施前,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风险事件发生率 护理风险管理实施前后分别统计风险事件。实施前共发生护理差错5起, 护理投诉8起;实施后未发现发生护理差错, 护理投诉1起, 相比实施前,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护理风险指护理过程中因不安全因素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患者死伤后果, 它既具有一般的风险特征, 同时又具有风险的不确定性、高水平性及复杂性等特征。由于医院中的护理风险无时不在无处不在, 故而减少或消除护理风险的危害, 以及对护理风险进行分析管理, 寻找防范措施必要性显而易见[3]。

随着当今护理行业的发展, 传统护理模式已不能满足患者的新需求。护理风险管理在如今的临床实践中已经得到广泛使用[3]。风险管理相关组织得以建立, 风险管理相关制度得以制定, 医护人员岗位职责得到明确, 都是确保风险管理取得实效的重要环节[4]。

本次研究通过列举风险因素, 依据内科护理特征建立并完善护理风险管理制度, 令护理风险管理参与呼吸内科病房护理, 为患者营建了一个更为舒适、更加安全的病室环境。该研究充分表明, 护理风险管理能够降低临床风险事件, 提高护理安全, 增强风险事件处理能力和应激能力, 有效降低医疗纠纷的发生率, 提高患者满意度, 因此对于增强临床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1] 姜慧芬, 郑云仙.护理风险管理在呼吸内科病房中应用的效果评价.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15):67-68.

[2] 韩国云.护理风险管理在呼吸内科病房中的应用.全科护理.2013.11(5):1313-1314.

[3] 李光华, 秦立玲.护理风险管理在呼吸内科病房中的应用.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1.4(26):111.

[4] 崔秀珍, 杨卫香.护理风险管理在呼吸内科病房中应用的效果评价研究.医学信息.2014 (28):132-133.

10.14163/j.cnki.11-5547/r.2015.20.214

2015-01-19]

132605 吉林省舒兰市平安镇中心卫生院

猜你喜欢

内科病房内科医护人员
内转科型
人性化管理模式在内科病房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浅析专科化管理在心内科病房护理中的实践
护士分层管理模式在内科病房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探究
呼吸内科治疗慢性咳嗽的临床治疗体会
南平市妇联关爱援鄂医护人员家属
等疫情过去,你要记得这四件事
帮助医护人员处理好四种关系
急诊消化内科上消化道出血治疗
内科病房医护人员对医护合作态度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