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降压联合调脂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效果及药学探析

2015-02-01钱海霞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24期
关键词:调脂高血压病原发性

钱海霞

降压联合调脂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效果及药学探析

钱海霞

目的 对降压联合调脂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的效果及药学原理进行探讨。方法 8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 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每组40例。实验组予以降压联合调脂治疗, 对照组单纯使用降压药物治疗, 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实验组治疗有效率为82.5%高于对照组的72.5%(P<0.05);治疗后, 实验组血压和血脂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降压联合调脂治疗原发性高血压, 疗效显著, 安全可靠, 值得在临床推广。

降压;调脂;原发性高血压;血清胆固醇

受现代生活节奏加快, 遗传、生活方式缺乏科学性等因素影响, 原发性高血压的发病几率不断上升, 相关研究显示,高血压疾病通常会同时伴随高血脂疾病[1], 大部分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可以采用药物联合治疗的方式来降低血压, 而对于预后效果较差的患者, 除了在生活方式上加以干预外, 还需将降压与调脂联合, 才能获得显著的临床效果。本次研究主要对降压联合调脂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的效果及药学原理进行相关探讨,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院2012年3月~2013年3月收治原发性高血压疾病患者若干, 从中随机挑选8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实验对象, 其中包括男51例, 女29例, 所有患者均无继发性高血压和其他严重系统疾病。年龄38~72岁, 平均年龄(55.2±6.4)岁, 病程2~9年, 平均病程(4.4±1.5)年。按照随机分配的原则将80例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各40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治疗前对所有患者进行常规肝肾功能、血糖、血压检测。对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的降压药物治疗, 以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等药物为主,根据患者实际病情、对药物的禁忌、药物耐受性等确定合理的治疗方案。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的基础上予以辛伐他汀进行治疗, 每晚睡前服用1次, 基本剂量为20 mg/次。两组患者皆以2个月为1个疗程, 治疗完成后检验血尿常规和肝肾功能。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脂、血压情况进行比较, 并判断治疗效果。患者收缩压或舒张压在140 mm Hg (1 mm Hg=0.133 kPa) 或90 mm Hg以下为治疗有效, 同时合并糖尿病的患者收缩压或舒张压在130 mm Hg或80 mm Hg以下为有效, 否则为治疗无效[2]。对比两组治疗效果。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4.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 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疗效比较 经治疗后, 实验组患者中33例有效,占82.5%, 7例无效, 占17.5%;对照组中29例有效, 占72.5%, 11例无效, 占27.5%。两组治疗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

2.2 两组血压变化比较 实验组患者经治疗, 收缩压由(156.3±12.7)mm Hg降至(124.5±10.6)mm Hg, 舒张压由(99.3± 12.2)mm Hg降至(84.7±7.6)mm Hg;对照组患者经治疗, 收缩压由(156.7±13.1)mm Hg降至(137.5±11.4)mm Hg, 舒张压由(98.7±11.8)mm Hg降至(91.8±8.9)mm Hg, 两组血压改善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

2.3 两组血脂变化比较 实验组总胆固醇由(5.49±0.75)mmol/L降至(3.85±0.27)mmol/L, 甘油三酯由(1.95±1.24)mmol/L降至(1.12±1.26)mmol/L, 低密度脂蛋白由(2.97±0.76)mmol/L降至(2.05±0.63)mmol/L;对照组总胆固醇由(5.52±0.77)mmol/L降至(5.35±0.64)mmol/L, 甘油三酯由(1.93±1.25)mmol/L降至(1.76±1.12)mmol/L, 低密度脂蛋白由(2.96±0.93)mmol/L降至(2.81±0.73)mmol/L, 两组血脂改善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根据多年的临床治疗经验显示, 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血压进行长期的控制, 使其低于目标值, 可以有效改善患者预后, 避免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高血压的病情严重程度与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存在正相关关系, 内皮功能可有效调节患者的动脉血压[3]。高血压可促进各类血管病变的发展, 是诱发动脉硬化的危险因素, 反之, 一旦患者血管出现病变, 同样可以导致高血压。基于以上所述, 临床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时, 单纯采用常规的药物进行治疗并不能取得显著的效果。

由于高血脂水平会对患者的血管内皮功能造成一定程度的损伤, 而内皮功能又直接影响到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病情,所以必须对患者进行调脂处理。本次研究所采用的辛伐他汀作为一种还原酶抑制剂, 可对内源性胆固醇合成HMG-COA还原酶的过程形成一定阻碍, 抑制细胞内羟甲戊酸的代谢, 促进患者体内的低密度脂蛋白水平的降低, 同时清除血清胆固醇, 使得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得以逐步改善, 具有良好的调脂作用[4]。同时联合降压药物的使用, 可有效控制患者的血压水平,并且用药后不会对患者造成明显副作用, 安全性较高[5]。

本次研究中, 实验组患者经降压联合调脂治疗后, 血压和血脂水平都有显著改善, 有效率达到82.5%, 结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 降压联合调脂治疗原发性高血压, 疗效显著,安全可靠, 值得在临床推广。

[1] 张军英, 张君华.调脂联合降压治疗顽固性原发性高血压病疗效观察.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2, 11(16):1326-1327.

[2] 赵茂林, 卫训, 罗素红, 等.厄贝沙坦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原发性高血压80例临床研究.内科, 2012, 7(1):5-6.

[3] 高菊英.降压联合调脂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的临床探析.求医问药(学术版), 2012, 10(11):402-403.

[4] 杜国峰, 向文海, 张志敏.调脂联合降压对高血压病患者动态血压及其平滑指数的影响.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 2011, 20(5): 471-473.

[5] 胡为斌.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临床研究.中医学报, 2011, 26(5):607-608.

10.14163/j.cnki.11-5547/r.2015.24.138

2015-03-18]

226400 江苏省如东县人民医院

猜你喜欢

调脂高血压病原发性
轻身调脂消渴片的指纹图谱建立、化学模式识别及含量测定
原发性肝癌癌前病变中西医研究进展
原发性肾上腺平滑肌肉瘤1例
颅内原发性Rosai-Dorfman病1例影像学诊断
食欲不振喝点山楂茶
中老年高血压病的预防及蒙医护理
高血压病中医规范化管理模式思考
依折麦布联合辛伐他汀用于冠心病调脂治疗未达标患者49例
辨证论治联合西药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60例
高血压病中医病机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