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DR摄影技术应用的新思考

2015-02-01许晓清刘爱珍石德强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25期
关键词:立位摄片后处理

许晓清 刘爱珍 石德强

对DR摄影技术应用的新思考

许晓清 刘爱珍 石德强

通过对数字X线(DR)摄影技术应用的过程中发现的一些不规范, 可能影响图像质量以及造成医疗纠纷风险的问题进行探讨, 阐述DR的不规范使用会对图像质量造成的影响, 对患者的诊疗所带来的危害, 强调了加强质量控制的重要性以及需要进一步改善和提高的要点。

数字X线摄影技术;应用;新思考

DR摄影具有影像清晰、宽容度大、辐射小等特点, 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检查, DR不但成像速度快, 效率高, 图像质量好, 和强大的图像后处理功能, 还由于DR系统影像质量高, 丰富了形态医学诊断的信息的层次, 改变了传统放射技术诊断模式, 同时也使X线影像质量控制上升到一个新的理念[1]。但是, 在DR的临床应用中, 作者也发现了一些使用不规范、可能影响图像质量以及造成医疗纠纷风险的问题, 需要进一步改善和提高, 现提出来与大家商讨。现报告如下。

1 曝光条件选择的合理性

本院现在使用的一台柯达DR7500摄片机, 为适应大量拍片的患者, 摄片技师往往选择自动曝光条件。自动曝光条件是预先设定的, 是根据特定的摄影距离, 一般成人及儿童体型的各个肢体、体位而设定的曝光参数, 而在工作中往往遇到老人或是婴幼儿, 体型偏胖偏瘦的患者, 这样曝光条件就会偏大或偏小, 虽然可以通过图像后处理系统进行调整, 但也往往达不到预期的影像质量, 继而会影响诊断医生的诊断。

使用DR摄影后, 认为数字摄影曝光条件大小都能出好影像, 条件大了, 影像质量高, 保险;认为严格选择曝光条件不再必要;过于依赖数字摄影的后处理功能去掩饰曝光条件的不适当。这反映了对尽量减少受检者辐射剂量的X线使用原则尚认识不足;对数字X线摄影曝光条件选择的追求目标认识不足。

2 立位摄影体位选择的合理性

本院使用的柯达DR7500摄片机是悬吊球管, 大多用的是站立位体位摄片。立位摄影操作简单、方便、快捷、效率高,患者和摄片技师都乐于使用, 但新的问题是, 患者的肢体与探测器的距离即肢片距明显增大, 摄影距离即胶片距也明显加大, 一些体位如腰椎摄影, 需要圈腿、垫高、中心线向足侧打角度等规范立位摄影都不能做到, 中心线也因平板探测器尺寸的增大(43 cm×43 cm)定位不标准, 以前在床上摄影时经常用到的角度板, 角度盒, 体厚尺、棉垫、沙袋等都不见了, 这与标准的投照体位规范不相符, 所照出的影像许多也是不合标准的。

3 照射野的选择

立位摄影的现实是照射野较大。因自动追踪照射野往往不能满足照射部位的需要, 故摄片技师多选择手动调节照射野, 这样在摄影时照射野选择一般较大, 出片时再用后处理系统编辑剪切。这又与尽量缩小照射野降低辐射量的必要性相违背。

4 胸部适当高千伏摄影

成人胸部拍片多使用高千伏摄影, 即管电压>100 kV的X线摄影。它的优点是影像层次丰富, 可以较广泛地看到被摄组织的各种结构影像, 提供较多的诊断信息, 扩大诊断范围。高千伏摄影的目的是能显示通常摄片上被肋骨阴影掩蔽之病变。气管及支气管影像十分清楚, 其透明度足以与纵膈及肺门处其他器官组织之阴影明显分辨[2]。但对于瘦小的成年人以及患有肺源性心脏病、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等老年病的患者, 高千伏摄影会使信号比降低, 信号对比降低, 往往会掩盖一些疾病的征象, 尤其是儿童即使错误的使用了高千伏摄影, 但由于有强大的图像后处理系统, 仍能得到比较满意的图像质量, 这样的影像对于诊断医师来说毫无益处。

5 图像大小比例的控制

DR摄影最后打印出的X光片, 都是通过各种图像后处理, 对图像进行了移动、放大等调整后, 再选择8×10、10×12、11×14、14×17胶片打印出来的, 图像比例大小不一, 而现在临床对图像的比例要求也越来越严格, 尤其是关节置换术, 常常要求图像的比例。不能满足临床要求的图像,都是由于不当的摄影方式和处理方式造成的。

6 讨论

6.1 DR数字摄影虽然具有动态范围大、影像质量高、采集速度快、信息量大等优点, 并且还具有强大的图像后处理功能, 为临床提供了高质量的影像信息, 但是也会有因曝光条件过大或过小而造成的图像层次感差, 颗粒感强, 通过动态调节也不能达到满意的效果, 因此, 应根据不同的患者, 不同的摄影部位合理的选择最佳曝光参数, 避免一味的使用自动曝光条件, 过分的信赖图像后处理功能, 这样既能有效地提高影像的质量, 又能减少患者受到大剂量的辐射, 这对提高影像技术人员技术水平十分有益。

6.2 立位摄影的好处是方便快捷, 大平板探测器又能够包括足够大的被照肢体部位, 患者体位较舒适, 摄片技师操作也简便。一些部位如腰椎, 骶尾椎等因曲度原因造成投照体位不标准而使骨骼图像显示不良, 一些需要打角度的体位也达不到理想的摄影效果。而肢片距的增大、站立的不稳也往往会造成肢体影像的放大失真, 特别会对骨科矫形以及关节置换术时造成影响。因此, 作者认为摄片技师应多和诊断医师以及临床医师沟通, 对一些不易于站立摄片的患者以及不适合站立拍摄的患者体位应当取消立位摄影, 改为床上摄片,这样做既可以保证摄片质量, 又可以控制照射野, 减少患者的X线照射剂量。

立位摄影最应重视的是照射野的调整。立位摄影较床上摄影距离长, 照射野也相应增大, 按照辐射防护最优的原则,摄片技师应即时对照射野进行调整, 尽量使用较小的照射野。

6.3 图像的后处理功能是通过对图像窗宽、窗位的调节以及对图像进行旋转、标测量的处理, 来弥补摄影条件过量或不足对图像质量造成的影响, 通过对比度调节和频率增强处理, 可将影像的低对比变成高对比, 来提高图像质量。这本是DR的一个高科技优势, 但是用于胸部高千伏摄影的后处理, 却会使一些体厚较小、或患有老年病的患者掩盖了一些病变的征象, 这可能会增大诊断医师的漏诊和误诊的几率。因此, 摄片技师拍摄胸片时, 应根据不同患者的不同体厚,使用不同的千伏以达到接受剂量和影像质量的最佳平衡。

6.4 图像大小比例是由摄影距离、照射野、图像处理放大系数及胶片尺寸大小控制的。当摄影距离、照射野、图像处理放大系数固定值时, 图像比例随着使用胶片尺寸的增加而增加;当摄影距离、图像处理放大系数、胶片大小固定值时,打印窗口图像的比例会随着照射野的增大而变小;当摄影距离、照射野、胶片大小固定时, 变化图像处理放大系数, 打印窗口图像的比例会随着放大系数的增加而增加。因此, 控制图像的大小比例可以通过改变照射野、打印胶片的大小、图像处理放大系数进行控制[3]。根据摄影部位, 可以采用固定摄影距离和胶片的大小, 改变照射野和图像处理放大系数的方法, 满足临床诊断和治疗对不同图像比例的要求。

[1] 张云亭, 于兹喜.医学影像检查技术学.第3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0:8-12.

[2] 袁林秀.杜耀明.数字摄影DR在放射工作中的应用.实用医技杂志, 2005, 12(24):3593.

[3] 李清军, 张建梅, 赵洪朴, 等.DR在胸部摄影中的应用.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3, 13(11):883-884.

10.14163/j.cnki.11-5547/r.2015.25.215

2014-12-29]

266300 青岛市胶州中心医院放射科

猜你喜欢

立位摄片后处理
车身接附点动刚度后处理方法对比
移位机立位康复对肺部感染人工气道气囊压力的影响
保乳手术切缘评估及术中乳腺X线摄片的临床应用
果树防冻措施及冻后处理
血浆醛固酮/肾素在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中的应用
不同体位X线摄片与CT在桡骨头细微骨折中的诊断分析
乏燃料后处理的大厂梦
X线摄影中心线对准被照体部位中心在提高DR摄影质量中的作用观察
两种立位体前屈所测腰部柔韧性相关指标的分析
桡骨头细微骨折行不同体位X线摄片与CT的诊断价值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