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烧伤患者的心理特点与护理干预

2015-02-01姚雪玲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21期
关键词:医护人员康复心理

姚雪玲

烧伤患者的心理特点与护理干预

姚雪玲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在烧伤患者心理方面的运用。方法 通过对102例烧伤患者出现的不同心理问题采取护理干预措施。结果 102例烧伤患者中, 2例特重度烧伤患者转院无法跟踪, 余100例均在预期中康复出院。结论 医护人员如能提前掌握患者在治疗各时期的心理变化, 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 及时满足患者需求, 可达到加强护患心理沟通, 促进患者早期康复的目的。

烧伤;心理;护理干预

烧伤是人体受热力、电能、放射能和化学物质等作用引起的损伤[1], 对机体是一种突发性的创伤, 同时也是一种强烈的心理和精神创伤[2]。由于是突发状况, 患者大都没有做好思想准备, 身体的疼痛不适与生活的不便, 让绝大多数患者都会产生有不同程度的焦躁、恐惧甚至绝望的心理。医护人员对出现的心理问题, 及时给予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 可帮助患者提高生活质量, 对促进早期康复发挥积极的作用。

1 临床资料

选取本院2010 年1月~2012 年10月收治烧伤患者102例, 其中特重烧伤2例, 重度烧伤18例, 中轻度烧伤82例,年龄6个月~71岁, 平均年龄25.8岁。有2例80%以上的大面积烧伤、深Ⅱ~Ⅲ°特重型烧伤(根据Lewis & Collier对烧伤严重程度分类)[3]的患者转院, 平均住院时间15.5 d。

2 心理问题

2.1 自我形象紊乱 患者会出现沉默寡言、逃避的表现,不主动与外界交流, 甚至拒绝和家属接触, 封闭自我。对于面部受伤的患者, 出于自卑、恐慌和焦虑, 产生绝望感, 害怕照镜子, 难以面对受伤后的自己。自我形象紊乱在高学历人群中容易发生。

2.2 缺乏专业知识 绝大多数患者在烧伤后, 不管是否高学历, 还是年龄老少, 都存在知识缺乏的问题。因为惧怕疼痛,而且不具备专业的康复锻炼知识, 不知道应该怎样去正确活动身体, 进行肌力锻炼, 来保护自己的肢体不出现关节僵硬、肌肉挛缩等问题。

2.3 担心遗留后遗症 患者担心包括色素沉着、皮肤瘙痒、瘢痕增生、肌肉挛缩、关节僵硬、足下垂等后遗症存留, 影响自身外观和肢体功能。

3 护理干预

3.1 良好关系的建立 护患之间要多交流、多沟通。医护人员在巡视病房时, 注意倾听患者的苦诉, 对其受伤经过表示同情;相互间要有目光接触, 可采取轻拍患者肩膀或握手等肢体性语言来表达对患者的理解与关心;并尽量帮助患者解决生活需求。

3.2 患者人格的尊重 医护人员要有爱心, 不要议论、嘲笑患者的受伤经过以及愈合形成的瘢痕;要有耐心, 对患者出现的过激行为, 要充分尊重、体贴;在进行治疗护理时,注意屏风遮挡, 保护患者隐私;取得患者的信任, 主动配合治疗护理项目的进行。

3.3 心理问题的疏导 医护人员要分析患者的心理问题类型, 不管是自我封闭型、还是行为异常者, 都可以从患者的病情、年龄、职业、经济状况、家庭情况等方面入手, 寻找产生心理问题的最根本原因。针对原因, 因地制宜的拟定护理诊断、制定护理措施, 给予个性化心理辅导。通过系统的护理手段解决护理问题。充分发挥患者的主观能动性, 帮助他们树立战胜疾病的勇气和信心。可以让同病房或同病种患者之间互相介绍成功经验和心态调整的方法, 以积极的心理正确对待疾病的治疗, 和康复的过程。

3.4 社会关系的支持 社会支持是指人际间的相互作用和关系。这些相互作用和关系提供了情感支持和物质帮助[4]。烧伤患者常常由于受伤突然, 一时心理无法接受, 还要承受来自身体、心理的双重痛苦。且住院时间长、费用高, 生活自理能力下降, 特别需要来自亲朋好友的关心和帮助。作为家属和单位这时候责无旁贷应该站出来, 积极与医院配合,与患者多沟通, 做好患者与医院联系的桥梁, 消除患者顾虑,给予温暖和照护, 让他们能没有后顾之忧的配合治疗康复。

3.5 不同时期的心理与护理干预

3.5.1 烧伤初期 由于受伤突然, 患者在经历意外事件后,心理上一直处于恐惧和紧张状态, 难以接受现实。来自身体心理的双重打击, 以及对病情的不了解, 让患者束手无策,仅急于想知道有多严重, 会不会留下瘢痕, 会不会影响以后的生活等。在这种情况下, 医护人员要安抚患者, 尽可能的向患者解释清楚, 以免增加不必要的恐慌, 帮助稳定情绪。

3.5.2 烧伤治疗期 烧伤创面经常要进行清洗、换药处理,严重者还要削痂、植皮, 整个病程耗时久, 患者痛苦, 容易产生悲观消极情绪, 甚至轻生的念头。这时, 医护人员要加强巡视, 与患者多沟通。进行各项治疗和护理操作时, 动作要保持轻柔准确, 避免增加患者痛楚不适。

3.5.3 烧伤康复期 烧伤康复期对于患者心理是一个转折期。他们对疾病的认识已经从最初的愤怒到否认, 再到妥协,最后接受。接受意外的发生, 接受受伤的事实, 接受创面的愈合和恢复。他们要开始重新接触社会, 开始去面对自己的身体、工作、生活以及各方面社会关系在损伤后带来的变化,同时接受各种诧异的目光[5]。在这个阶段, 医护人员要做好康复期锻炼计划, 其中包括肢体的功能锻炼、心理健康指导、体能的训练以及新生创面的保护、容貌的康复、饮食指导等。个性化选择康复方案, 制定切实可行的护理措施, 鼓励患者积极参与, 帮助患者提高生活质量, 实现自我, 尽快适应原来的生活, 融入原有的社交活动圈。

3.6 出院指导 出院前会对患者和家属进行系统的健康教育和功能锻炼指导(包括:适时的增减衣物、定期更换床单、合理饮食搭配;健康心理的维护、新生创面的保护、肢体的功能锻炼和主被动运动等)。让家属参与到患者的健康教育与功能锻炼活动, 既可督促康复计划的顺利实施, 又能让患者感受到家人的关怀与温暖, 对帮助患者尽早融入社会, 恢复日常生活起到重要作用。

3.7 随访 建立随访制度, 定期进行电话回访, 掌握患者实时心理状况和功能锻炼的恢复程度, 及时给予指导, 督促患者按时复诊, 以帮助患者尽快康复。

4 结果

102例患者中, 仅2例特重度烧伤患者转院无法跟踪,余100例均在预期中康复出院。

5 小结

医护人员针对烧伤患者出现的不同心理问题, 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 能够增进护患交流, 帮助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促进早日康复。

[1] 李学增.外科护理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6:108.

[2] 叶严丽 , 陈锦河 , 李敏.严重烧伤患者并发精神障碍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南方护理学报 , 2004, 11(1):39.

[3] Lewis SM , Collier IC , Keitkemper MM.Medical surgical nursing: An assessment and management of client problems.4th ed.New York: McGraw - Hill , 1993:527-553.

[4] 皇甫恩.护理心理学.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3:46.

[5] 周琴, 赵京霞, 石雪芹, 等.严重烧伤患者的心理变化及心理护理对策.西北国防医学杂志, 2006, 27(5):393-394.

10.14163/j.cnki.11-5547/r.2015.21.176

2015-02-03]

510730 广州开发区医院

猜你喜欢

医护人员康复心理
康复专科医院康复设备维保管理新模式的建立和探讨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体感交互技术在脑卒中康复中的应用
心理小测试
南平市妇联关爱援鄂医护人员家属
等疫情过去,你要记得这四件事
心理感受
脑卒中患者康复之路
帮助医护人员处理好四种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