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头孢菌素类药物过敏性休克早期急救护理分析

2015-02-01徐敏华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21期
关键词:头孢菌素脉搏休克

徐敏华

头孢菌素类药物过敏性休克早期急救护理分析

徐敏华

目的 探讨头孢菌素类药物过敏性休克早期急救护理分析。方法 56例使用头孢菌素类药物发生过敏性休克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35例)给予休克早期急救护理, 对照组(21例)给予常规护理, 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恢复时间、脉搏、呼吸频率、收缩压情况和患者及家属满意度。结果 给予休克早期急救护理后, 观察组患者的恢复时间、脉搏、呼吸频率、收缩压均明显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及家属满意度为97.1%, 对照组患者及家属满意度为76.2%, 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头孢菌素类药物过敏性休克患者实施早期急救护理, 可成功的救治患者, 提高患者及家属满意度。

头孢菌素类药物;过敏性休克;急救护理

过敏性休克是一种严重的全身性过敏性反应, 是免疫球蛋白E(IgE)介导的危重的变态反应, 可以造成呼吸道缩窄和血压突然下降, 如果不及时处理, 可危及患者生命。有研究指出[1], 有1%~3%的头孢菌素类药物应用者发生原发性过敏反应。国内的疗效研究资料显示[2], 头孢菌素类药物过敏反应发生率2.37%。过敏性休克临床表现的程度与机体反应性,抗原进入量的多少和途径有关。因此, 在患者休克早期进行急救护理显得尤为重要, 可以挽救患者的生命。现将本科收治的发生过敏性休克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12月~2014年12月本科收治的使用头孢菌素类药物发生过敏性休克的56例患者, 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5例, 男24例, 女11例, 年龄32~58岁, 平均年龄(43.2±2.4)岁。对照组21例, 男12例, 女9例, 年龄36~69岁, 平均年龄(50.5±2.1)岁, 所有患者用药前均做头孢皮试, 均显示为阴性。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急救护理方法

1.2.1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

1.2.2 观察组给予休克早期急救护理, 方法如下。

1.2.2.1 严密观察病情。立即采取卧位, 使患者头部放低,更换输液器, 保留静脉通路, 严密观察患者体温、脉搏、呼吸频率、收缩压等生命体征, 立即给予吸氧。

1.2.2.2 抗过敏治疗。立即给予地塞米松10 mg静脉推注, 皮下注射肾上腺素1.0 ml, 如症状得不到缓解, 可以再次给药;对于休克患者, 用低分子右旋糖酐500 ml补充血容量。对于呼吸受抑制的患者, 给予呼吸兴奋剂肌内注射, 必要时行人工呼吸。

1.2.2.3 心理护理。患者对发生过敏反应会感到十分恐惧,护士可以用手抚摸患者头部和肩部, 以稳定患者的情绪, 取得患者的信任, 使患者积极地配合治疗。

1.3 观察指标 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恢复时间、脉搏、呼吸频率、收缩压和患者及家属满意度。

1.4 疗效评定标准 采用自评满意度量表, 分为非常满意(80~100分)、满意(60~79分)和不满意(<60分)。总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恢复时间、脉搏、呼吸、收缩压进行比较观察组患者的平均恢复时间(2.96±0.48)h、平均脉搏(82.31±7.54)次/min、平均呼吸频率(18.32±2.01)次/min、平均收缩压(98.68±4.86)mm Hg(1 mm Hg=0.133 kPa), 对照组患者的平均恢复时间(5.36±0.74)h、平均脉搏(90.32± 9.35)次/min、平均呼吸频率(21.45±2.64)次/min、平均收缩压(92.13± 3.21)mm Hg,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0.325, P<0.05)。

2.2 两组患者及家属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非常满意29例,满意5例, 不满意1例, 患者及家属满意度97.1%, 对照组非常满意9例, 满意7例, 不满意5例, 患者及家属满意度76.2%, 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χ2=0.325, P<0.05)。

3 讨论

过敏性休克是特异性过敏原进入人体后, 发生的以急性周围循环灌注不足为特点的全身性变态反应。引起过敏性休克的病因或者诱因多样, 以药物和生物制品最为常见, 其中常见的是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等药物。过敏性休克是抗原进入人体后, 结合到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膜表面的IgE受体上, 引起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的活化, 介质的释放导致的速发型超敏反应。

因此, 一旦出现过敏反应, 患者应该立即停药, 就地抢救, 给予抗过敏药物, 密切观察患者的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生命体征, 并同时给予心理护理, 稳定患者紧张、恐惧情绪, 指导患者正确配合治疗。从研究中发现, 给予休克早期急救护理后, 观察组患者平均恢复时间(2.96±0.48)h、平均脉搏(82.31±7.54)次/min、平均呼吸频率(18.32±2.01)次/min、平均收缩压(98.68±4.86)mm Hg, 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及家属满意度为97.1%, 对照组患者及家属满意度为76.2%, 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与有关报道相似[3]。

综上所述, 对于应用头孢菌素类药物发生过敏性休克的患者, 需医生及早进行抢救, 护士要具备高度的责任心, 扎实的护理抢救经验, 使患者得到成功救治。

[1] 梁宏鸾.对头孢类药物导致的过敏性休克进行早期急救护理的方法及效果.当代医药论丛, 2014, 11(18):2-3.

[2] 张娅.浅析58例门急诊输液患者突发病情变化急诊急救的护理分析.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 2013, 13(7):421.

[3] 邓开琴, 何仕蓉, 吴燕丽, 等.1例肌肉注射重组人干扰素α2a引起药物不良反应的急救护理.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3, 29(z2):163-164.

10.14163/j.cnki.11-5547/r.2015.21.161

2015-04-23]

130000 长春第二热电有限责任公司

猜你喜欢

头孢菌素脉搏休克
休克指数指导在外伤性肝脾破裂大出血患者救护中的应用
头孢菌素类与多种西药联合使用所致的不良反应的临床影响分析
车祸创伤致失血性休克的急救干预措施分析
用心感受狗狗的脉搏
《今日评说》评今日浙江 说时代脉搏
头孢菌素使用的三大误区
光电式脉搏波检测系统的研究
血清Cys C、β2-MG在感染性休克早期集束化治疗中的临床研究
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的不良反应分析
依替米星联合三代头孢菌素治疗老年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的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