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急性脑梗死溶栓治疗效果评价

2015-02-01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21期
关键词:溶栓脑梗死动脉

陈 艳

急性脑梗死溶栓治疗效果评价

陈 艳

目的 研究评价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 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 根据患者意愿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 每组30例。对照组仅采用常规药物治疗, 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以溶栓治疗, 对比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临床疗效较对照组好, 不良反应较对照组少,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在治疗急性脑梗死的过程中, 采用溶栓治疗方式,临床效果较佳, 且对急性脑梗死患者来说, 溶栓治疗和早期的诊断至关重要。

急性脑梗死;溶栓治疗;临床疗效

在脑血管疾病中, 急性脑梗死较为常见, 因其复发率及死亡率较高, 严重危及患者的生命, 备受人们广泛关注。现本院采用溶栓治疗的方法, 有效恢复患者至正常的脑组织功能, 疏通脑血流从而改善了半暗带的血液供应, 减小了脑梗死的面积, 取得了较佳的治疗效果[1]。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10月~2014年5月本院进行诊治的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经过检查60例患者均符合急性脑梗死的诊断标准, 根据患者治疗意愿, 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每组30例, 其中观察组男女比例为17:13, 年龄45~73岁, 平均年龄(59.2±6.4 )岁, 有糖尿病史7例, 高血压史19例;对照组中男女比例为19:11, 年龄50~69岁, 平均年龄(59.4±4.8 )岁, 有高血压史20例, 糖尿病史4例。两组患者性别、病史等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入选标准[2]患者在意识方面没有障碍, 且发病时间不超过72 h;近3个月内无外伤出血、脑部手术;最近7 d没有用溶栓剂及抗凝剂, 且脑扫描没有脑出血症状的患者;肢体瘫痪肌力在3级以下的患者。

1.3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的方法, 依达拉奉注射液注入氯化钠中静脉滴注, 30 mg/次, 2次/d, 配合冰敷治疗双侧颈动脉区, 连续敷3 d, 每小时换1次冰块。

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以动脉溶栓治疗, 经股动脉穿刺插管并全身肝素化, 主动脉弓造影确定闭塞的部位后对其进行溶栓, 用尿激酶10万U以2万U/min速度注入, 未融通时穿过血栓注入总量50万~100万U治疗, 两组在治疗过程中均给予常规心电监护并10 min/次血压检测以了解患者病情, 做好补救措施。

1.4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

1.5 疗效评定标准[3]①溶栓临床疗效的评定:治愈:溶栓完全或大部分再通(>70%);显效:部分再通(>50%);有效:小部分再通(<50%);无效:溶栓不通。总有效率=(治愈+显效+有效)/总例数×100%。②不良反应的评定:对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的发生予以统计, 主要症状表现为牙龈出血、皮肤伤口渗血、过敏等。

1.6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的对比 观察组中24 h内基本治愈的患者20例, 对照组中治愈的患者10例, 总有效率观察组(93%)比对照组(60%)明显较高,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对比 对照组中有6例患者牙龈出血, 4例患者皮肤伤口渗血, 无其他不良反应, 观察组中有2例患者牙龈出血, 1例患者皮肤伤口渗血, 再无其他不良反应。两组不良反应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伴随着我国老龄化人口的增多, 急性脑梗死已成为一种常见的多发病, 其发病的原因主要是由动脉硬化使血液粘稠度升高, 脑组织缺血缺氧导致变性坏死, 脑血栓形成使血管腔变窄或闭塞引起的, 发病及死亡率高而得到人们的广泛重视,通常表现的临床症状有智力下降、肢体偏瘫、生活不能自理等, 严重者甚至危及生命, 给人们生活带来巨大压力[3]。由于药物治疗效果欠佳, 现如今溶栓治疗技术已被广泛用于临床,因其动脉溶栓剂量相对较少, 血管再通率高, 出现的不良反应较少, 而取得了良好治疗效果, 能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4]。

在治疗急性脑梗死的过程中采用溶栓的方法, 能有效促进梗阻消融实现溶栓完全或大部分再通, 然而溶栓治疗脑梗死也会出现多种并发症, 其中颅内出血是最为严重的并发症,应了解准确的溶栓治疗时间窗, 控制适量溶栓药物, 适当调整血压, 从而有效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减轻患者的治疗和预后压力, 依据患者的实际病情选择合适的溶栓方法, 合理的的给药途径进行治疗疾病[5]。

实验数据表明, 在总有效率方面, 观察组(93%)高于对照组(60%), 治愈例数较对照组的人数高(P<0.05), 表明溶栓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对照组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明显比观察组多(P<0.05), 观察组在各方面都有明显的优势。

综上所述, 采取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 能有效提高治愈效果, 减少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的发生, 取得较佳的临床疗效,在临床上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1] 孙薇.急性脑梗死的溶栓治疗.中国医药指南, 2010, 2(8):56-57.[2] 韦小玉.急性脑梗死尿激酶溶栓治疗疗效观察.中外医学研究, 2013, 5(11):121-122.

[3] 黄文玉, 李军.动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49例临床观察.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2, 20(15):50-51.

[4] 农永栋, 蔡恒森, 卓严光, 等.急性脑梗死67例介入溶栓治疗体会.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4, 1(17):68-69.

[5] 耿晓英, 张爱香, 杨德民, 等.尿激酶动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31例.陕西医学杂志, 2012, 8(41):1052-1053.

10.14163/j.cnki.11-5547/r.2015.21.128

2015-02-06]

122100 北票市中医院

猜你喜欢

溶栓脑梗死动脉
胰十二指肠上动脉前支假性动脉瘤1例
颈总动脉高位分叉、舌动脉与面动脉共干1例
64排CT在脑梗死早期诊断中的应用及影像学特征分析
急性脑梗死动脉溶栓治疗后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对急性脑梗死的诊断作用探讨
精确制导 特异性溶栓
急性脑梗死早期溶栓的观察与护理
单纯吻合指动脉在末节断指再植术中的应用
介入栓塞治疗肾上腺转移癌供血动脉的初步探讨
改良溶栓法治疗梗死后心绞痛的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