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食管癌、贲门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与肠外营养的临床研究

2015-02-01王开洲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21期
关键词:贲门癌肠胃食管癌

王开洲

食管癌、贲门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与肠外营养的临床研究

王开洲

目的 探究食管癌、贲门癌患者术后早期肠内营养与肠外营养的临床疗效。方法 104例行食管癌、贲门癌切除术患者, 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各52例, 对照组患者术后24 h开始采用肠外营养支持(PN), 观察组患者术后24 h开始采用肠内营养支持(EN),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肠胃蠕动恢复时间、术后15 d体重下降改善情况和营养支持费用。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肠胃蠕动恢复时间早于对照组(P<0.05), 患者15 d体重下降少于对照组(P<0.05), 营养支持费用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食管癌、贲门癌患者术后采用肠内营养支持, 患者肠胃蠕动恢复时间早, 体重下降少,营养支持费用低, 治疗效果显著, 值得临床推广。

食管癌;贲门癌;肠内营养;肠外营养

食管癌和贲门癌是临床常见恶性肿瘤之一, 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1], 患者在进行手术前饮食受到限制, 营养不足,术后需适当进行营养支持, 补充患者所需营养。为进一步研究食管癌和贲门癌患者术后早期更佳营养支持方式, 本院选取104例患者采取不同营养支持方式进行分组试验, 试验结果证明肠内营养支持能够更早恢复患者肠胃蠕动, 有效补充患者所需营养成分, 医疗费用低,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行食管癌、贲门癌切除术患者104例作为研究对象, 所有患者经胃镜检查均确诊为食管癌、贲门癌, 且患者均具有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 各脏器管无明显异常;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各52例;对照组中男29例, 女23例, 年龄38~78岁, 平均年龄(55.7±7.5)岁, 食管癌28例, 贲门癌24例;观察组中男27例, 女25例,年龄39~79岁, 平均年龄(56.9±7.4)岁, 食管癌30例, 贲门癌22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理诊断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肠外营养支持(PN):术前留置胃管,给予患者静脉输入5%~10%的葡萄糖、氨基酸、血浆等, 术后7 d拔除胃管, 口服流食, 静脉补给营养;观察组采用肠内营养支持(EN):术前留置胃管, 术中在患者鼻腔中插入营养管至十二指肠悬韧带以下约30 cm左右的空肠腔内, 于营养管内注入营养乳剂500 ml/d, 营养乳剂包括19 g的蛋白质、100 mg的镁、3.75 mg的锌、69 mg的碳水化合物以及300 mg的钙等多种元素和营养物质;于营养管内注入流汁100 ml/d并逐渐增至2000 ml/d, 包括米汤、鱼汤、水果汁以及红枣汤等, 先注入素食之后荤素搭配;术后7 d拔除胃管, 口服流食,并根据口服量的增加逐渐减少营养乳剂;术后15 d若患者体温、血常规显示正常, 肺部无异常可拔除营养管。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术后早期肠胃蠕动恢复时间、术后15 d体重下降情况以及营养支持费用;其中患者体重下降情况对比是指术后15 d与术前对比。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肠胃蠕动恢复时间早于对照组, 体重下降少于对照组, 营养支持费用低于对照组,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食管癌和贲门癌是临床常见肿瘤, 在高发区占各种恶性肿瘤首位, 患者发病年龄以50~70岁较多见[2], 食管癌和贲门癌患者临床表现为:吞咽食物时胸骨后有疼痛感或闷胀不适感, 咽部有异物感或食物摩擦感;进行性吞咽困难;中晚期患者有脱水、消瘦、贲门癌有贫血体征[3];临床治疗手段主要有手术治疗和放射治疗两种, 中西药物起辅助作用, 根治者少, 所以食管癌和贲门癌一般选择外科治疗, 患者若能够及时进行早期手术治疗, 5年生存率可高达90%以上[4]。但是由于患者受到术前营养摄入障碍和术后营养吸收障碍影响, 加之疾病本身的消耗性, 使患者处于负氮平衡状态[5],营养成分摄入量不够, 且传统观念认为只有在患者肠胃功能恢复后才可对患者进行肠内营养支持, 这严重影响到患者肠胃功能早期恢复, 且易引发各种并发症, 延缓患者康复时间。肠内营养是经胃肠道提供人体代谢需要的营养物质及其他各种营养素的营养支持方式, 营养支持途径有口服和经导管输入两种, 对快速补充患者营养, 促进肠胃功能恢复具有重要作用;与肠外营养相比, 肠内营养支持的优越性主要体现在营养素直接经肠吸收和利用, 符合人体生理特点, 且给药方便, 费用低廉, 有助于维持肠黏膜结构和屏障功能的完整性。本次试验选取本院104例行食管癌、贲门癌切除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分别采用肠内营养和肠外营养两种不同的营养支持方式, 试验结果证明观察组患者术后肠胃蠕动恢复时间早于对照组, 体重下降少于对照组, 营养支持费用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 在食管癌和贲门癌患者术后早期实行肠内营养支持, 能够为患者提供充足营养, 患者肠胃功能恢复快,体重下降情况改善良好, 医疗费用低, 临床效果显著。

[1] 冯维中.高龄食管癌、贲门癌的手术治疗.现代预防医学, 2012, 39(14):3752.

[2] 张旭.食管癌、贲门癌术后上消化道出血的原因分析和处理.实用医学杂志, 2009, 25(21):3725.

[3] 张晓冬, 孙雷明, 赵元黎, 等.基于血浆吸收光谱拟合处理诊断食管癌研究.郑州大学学报, 2014, 46(3):59.

[4] 韩东景, 赵楠, 李伟, 等.食管癌患者术前营养不足和营养风险发生率及临床营养支持现状调查.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2013, 20(16):1274.

[5] 高宗炜, 李良彬.肠外和肠内营养对食管癌手术后炎症反应和肠道通透性的影响.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2010, 35(2):319.

10.14163/j.cnki.11-5547/r.2015.21.082

2015-01-12]

455000 河南省安阳市人民医院胸外科

猜你喜欢

贲门癌肠胃食管癌
清肠胃多吃10种食物
主动脉球囊反搏应用于胃贲门癌手术1例
请保护好我们的肠胃
肠内营养支持在放化疗食管癌患者中的应用
身体质量指数与贲门癌的相关性研究
贲门癌侵及食管下段患者术后胃食管反流的治疗研究
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手术的配合
MCM7和P53在食管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微小RNA与食管癌放射敏感性的相关研究
贲门癌灌注化疗及栓塞的个体化治疗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