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部固定板治疗多发肋骨骨折21例临床观察
2015-02-01买晓宇
买晓宇
胸部固定板治疗多发肋骨骨折21例临床观察
买晓宇
目的 观察应用胸部固定板治疗多发肋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21例多发肋骨骨折患者应用胸部固定板治疗, 观察患者胸部疼痛缓解、骨折愈合情况, 并定期随访。结果 经胸部固定板治疗后患者胸痛明显减轻, 胸壁稳定, 呼吸功能改善。结论 应用胸部固定板治疗多发肋骨骨折具有无创伤、操作简便、固定可靠、费用低及并发症少等优点, 且利于肋骨骨折愈合和呼吸功能的改善, 是一种治疗多发肋骨骨折较好的方法。
肋骨骨折;胸部固定板
肋骨骨折是最常见的胸部损伤, 尤其在钝性挤压伤时发生率高, 根据多国的报道在平时住院胸部患者有60%~80%[1],由于胸廓后上背部有肩胛骨和前上胸部有锁骨及厚实的肌群保护, 第9~10肋连接于更富于弹性的肋弓, 第11、12肋多为浮肋, 一般骨折好发于第3~8肋骨, 因老年人骨质疏松,同样暴力, 年轻人发生的肋骨骨折较少、较轻, 而老年人更易发生多根多处骨折, 甚至一根肋骨有3或4处折断。有的老年人在剧烈咳嗽、打喷嚏时就引起骨折, 在多根多处肋骨骨折时, 肋骨断端与整个骨性支架分离, 出现胸反常呼吸,即吸气时则相反, 软化区向外鼓出。这类胸廓称为连枷胸,造成吸气胸壁内陷, 呼气时胸壁外凸, 使两侧胸腔压力失去平衡, 称反常呼吸, 此类损伤多继发严重肺挫裂伤、肺泡及间质出血水肿、肺不张、实变,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导致严重的低氧血症及呼吸衰竭, 短时间内危及患者生命,病死率高达10%左右, 胸部固定板的临床应用对治疗多发肋骨骨折治疗增加了新的治疗方法, 2013年7月起将此项技术应用临床, 治疗患者21例, 效果满意, 现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12月本科21例多发肋骨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 其中, 男18例, 女3例;年龄22~71岁,平均年龄45.3岁, 致伤原因:交通伤16例, 高处坠落伤2例,塌方砸伤2例, 打架斗殴1例;右侧肋骨骨折9例, 左侧肋骨骨折11例, 双侧多发性肋骨骨折2例;肺不张及肺挫伤4例, 合并血气胸5例, 其中中量以上血胸2例, 连枷胸2例,其中多根多处骨折14例。以第4~6肋骨骨折最为常见, 合并其他部位损伤有:腹部2例, 颅脑损伤1例, 骨盆骨折1例,锁骨、腰椎和四肢骨折3例;21例患者均通过影像学检查明确肋骨骨折移位不明显。
1.2 固定方法 胸部固定板由固定板和固定带两部分组成;使用时固定板紧贴胸部创伤部位, 用于局部重点固定及保护,固定带则缠绕胸廓, 使整个胸廓成为一个整体, 起到整体固定作用;它的使用方法为患者高举双手, 吸气后相应部位压制出肋骨轮廓, 贴敷前用75%乙醇清洗患处, 固定板内的多条波浪形金属需依肋骨方向贴敷在肋骨断端处(金属条与肋骨平行走向), 去掉外盖膜并贴于皮肤, 再由固定带固定。
2 结果
经胸部固定板固定后, 患者患侧胸部疼痛明显缓解, 呼吸功能明显改善;咳嗽、体位改变时胸部疼痛明显缓解, 未出现肺不张、肺部感染、脓胸等肺部并发症发生, 全部顺利出院1个月后随访复查个胸片肋骨骨折明显移位, 出院后无患者因胸部疼痛难忍来院要求进一步检查或药物治疗, 15例患者3~9个月复查胸部X线片或胸部CT, 提示肋骨骨折全部骨性愈合, 恢复正常生活。
3 讨论
肋骨是构成骨性胸廓的最主要成分, 神经、血管密布分布, 损伤后多明显, 而血循丰富, 骨折后无明显移位, 很容易愈合, 肋骨骨折都有明显疼痛, 甚至平静时亦明显, 尤其在咳嗽、深呼吸和体位改变时加剧, 这时可导致患者呼吸表浅、不敢咳嗽、胸部损伤后可出现呼吸道分泌物或血痰不易咳出,有些患者短期内可能出现肺不张、肺部感染, 老年人发生几率更大, 所以对于骨折患者来说固定胸廓、止痛, 鼓励患者多下床活动, 咳嗽、排痰对康复非常有利。肋骨骨折治疗有多种方法, 可分为手术治疗和非手术治疗, 对于多根多处肋骨骨折、连枷胸、合并严重血气胸、腹腔内脏损伤者多需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本科已经开展多年, 由于肋骨系非承重骨,手术内固定的目的主要是稳定骨折端, 支撑, 恢复胸廓完整性, 因此对内固定强度要求相对不高[2], 具体方法有:钢丝、克氏针、薄形钢板、环抱器等。钢丝、克氏针固定肋骨不牢靠,活动后容易骨折移位且容易发生电解反应, 恢复慢, 往往需要二次手术取出。骨科钢板固定肋骨骨折牢靠, 对下胸部多处肋骨骨折并伴有游离骨块的效果很好, 但需要剥除更多骨膜, 手术时间长, 增加麻醉时间及手术风险。环抱器治疗肋骨骨折效果尚可, 但其手术创伤较大, 需全身麻醉, 总体费用大。非手术治疗常用多头胸带包扎、胸部宽胶布固定, 外固定牵引、控制性机械通气等治疗, 胸部宽胶布固定, 易产生过敏及皮肤水泡, 现已经逐渐弃用, 多头胸带包扎具有一定的稳定骨折作用, 但其长期的稳定性差, 外固定牵引对患者体位要求高, 已不能满足骨折固定及早期康复的双重需要,许多学者认为骨折断端移位<2 cm, 可以保守治疗, 在临床工作中, 肋骨骨折符合保守治疗条件多, 另外患者肋骨骨折适合手术内固定治疗, 但患者因经济原因、个人意愿等因素要求保守治疗的情况也时有发生, 因此寻找简单、有效的外固定方式有很实际的临床意义, 目前肋骨骨折治疗追求微创化及简单化[3], 胸部固定板的出现为多发肋骨骨折治疗提供了新的治疗方法。
采用胸部固定板通过将固定板粘贴在肋骨骨折部位, 能起到局部胸壁固定, 即对骨折断端制动从而达到止痛、恢复胸廓完整性的目的, 又不限制胸廓的整体, 胸部固定板既有一定的硬度, 又可随意塑形, 应用肋骨骨折断端其刚性及柔性, 局部粘贴胸部固定板后形成以骨折断端为中心的一个刚性板状结构, 患者咳嗽、深呼吸肋骨骨折断端不再相对移位,几乎消除对周围组织的继发性损伤, 因此大大减少疼痛, 提高疼痛阈值, 降低疼痛程度, 患者敢于用力咳嗽、排痰及深呼吸, 避免了呼吸道分泌物潴留, 减少肺部并发症发生, 所以对于难以耐受手术、不需要手术及开胸术后患者可考虑应用胸部固定板[4]。
综上所述, 胸部固定板治疗多发肋骨骨折, 具有以下优点:①无创、且高X光穿透率。X线影像表明固定板的浅淡阴影不对肋骨清晰成像产生影响;②固定效果好。局部加整体固定、双重保护、形成连结固定的整体, 有效缓解疼痛、利于咳嗽、排痰;③优良的透气性采用多孔金属结构, 透气无纺棉、固定板结构简单、利于透气;④合适的刚度。固定板经过特殊的材料选择与专业的结构优化设计, 使内部多孔结构板的弹性模量稍高于人体密质骨, 利于塑形且具有优异的固定刚度;⑤操作简便无需特殊处理、直接手工塑形。尼龙搭扣连接, 可多次拆合, 多头绷带, 逐步预紧。只要掌握好使用指征和时机必将成为多发肋骨骨折特别是合并连枷胸、血气胸等并发症的患者的又一新的治疗方法, 为多发肋骨骨折内固定治疗开辟了新的途径。
[1] 陈如坤.临床胸心外科学诊断分析与治疗要领.北京: 人民军医出版社, 2003:172-173.
[2] 王亦璁.骨与关节损伤.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1:710-712.
[3] Carbognani P, Cattelani L, Bellini G, et al.A technical proposal for the complex flail chest.Ann Thorac Surg, 2000, 70(1):342-343.
[4] 田学涛, 李隽.胸部外伤肋骨骨折固定方法.中国临床医生,2015(43):25-28.
10.14163/j.cnki.11-5547/r.2015.33.055
710089 陕西省西安一四一医院外四科
2015-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