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Rh(D)阴性手术患者的输血方案的临床价值分析

2015-02-01崔晓蕾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34期
关键词:血型红细胞阴性

崔晓蕾

Rh(D)阴性手术患者的输血方案的临床价值分析

崔晓蕾

目的 探讨Rh(D)阴性手术患者输血方案的临床价值。方法 55例Rh(D)阴性手术患者,将其依据输血方案的不同分为四组, 第一组(13例)、第二组(14例)、第三组(14例)、第四组(14例),探析每组输血方案与手术情况。结果 四组手术均顺利完成, 输血成功, 未发生任何不良反应或者并发症;第一组13例患者未输注冷冻红细胞;第二组14例患者均采取自体输血治疗;第三组14例患者均应用输注备用血治疗, 没有输血;第四组14例患者都采取冷冻红细胞输注治疗。结论 在手术前准确评估Rh(D)阴性手术患者具体情况, 并为其制定科学合理的输血方案, 从而确保手术治疗可顺利完成。同时, 要备好冷冻红细胞, 以备不时之需。

Rh(D)阴性手术;输血方案;冷冻红细胞

Rh(D)阴性血液属于极为稀有的血型, 因而其血源比较匮乏。虽然当前的冷冻红细胞技术已获得广泛的临床应用,并在很大程度上减小了血型血液供需冲突, 然而由于Rh(D)阴性的献血人员在我国所占比例仍然很小, 所以Rh(D)阴性血液依然存在供血紧张现象[1]。因此, 需结合Rh(D)阴性手术患者具体情况, 为其制定科学的输血方案, 以此缓解其血源紧张状况。本组研究中, 选取本院2014年2月~2015年4月收治的55例Rh(D)阴性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并探析其输血方案,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2月~2015年4月本院收集的55例阴性手术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 患者均经术前血型检查确定为Rh(D)阴性。其中男30例, 女25例, 年龄6~87岁,平均年龄(43.48±14.51)岁。所有患者或者家属均对本组研究知情同意。

1.2 分组及方法 准确评估患者身体情况, 在结合其实验室检测结果的前提下, 为患者制定科学合理的输血方案。本组研究依据不同输血方案将55例患者分成四组:第一组:13例患者基本身体状况良好, 且手术创伤小, 并择期行手术治疗, 其在手术过程中的出血可能性小, 无需备血, 仅备好冷冻红细胞即可;第二组:14例患者术前的身体状况尚可,择期进行手术, 但手术创伤较大, 其患者在手术过程中出血可能性较大, 但其符合自体式输血标准, 因此可采取储存式自体输血;第三组:14例患者的术前基本状态相对较差, 虽为择期手术, 但与自体式输血标准不相符合, 因此需收集新鲜血液;第四组:14例患者需接受急诊手术, 且不能实施自身输血, 同时也无法于短时间内收集到新鲜血液, 因而仅能进行冷冻红细胞输注处理。

1.3 血液准备 对于能够行自体式输血治疗的患者, 在遵循标准操作规程前提下收集所需血液, 并做好标记放入冰箱中待用。收集新鲜血液后, 可送入输血科予以保存;冷冻红细胞解冻好后, 要在6 h输注完毕。同时, 所有的血液制品均须同血站制备以及其使用标准相符合。

1.4 输血指征 依据患者术前实验室检测结果、术中的出血情况, 准确评估患者是否需进行输血治疗:①当患者血红蛋白水平在<70 g/L时, 可采取红细胞输注治疗;②如患者的血红蛋白水平处于70~100 g/L时, 则可结合患者的心肺代偿功能情况、年龄等多个因素, 综合考虑、评估患者是否需进行输血治疗;③如患者血红蛋白水平>100 g/L, 则需注意严禁采取异体输血治疗。

2 结果

第一组患者均未输注冷冻红细胞;第二组患者均采取自体输血治疗;第三组患者均应用输注备用血治疗, 没有输血;第四组患者都采取冷冻红细胞输注治疗。四组患者的手术均顺利完成。

3 讨论

Rh血型系统的临床重要性, 仅在ABO血型系统下位居第二位, 主要分为Rh(E)、Rh(G)、Rh(D)以及Rh(c)等, 其中Rh(D)的抗原性最强[2]。Rh(D)在不同国家和不同种族中有很大差异。如在维吾尔族等少数民族, Rh(D)的阳性率明显较高, 但在汉族中, Rh(D)的阳性率仅有0.2%左右, 属于稀有血型, 因此临床上将其称为“熊猫血”[3]。

参照我国流行病学的相关研究可知, Rh(D)阴性血液在近几年的需求量不断增高, 而中国血站的备用血液越来越少,且相应的献血人员也比较少, 为Rh(D)阴性手术患者的输血治疗形成不良影响。为确保Rh(D)阴性手术顺利实施, 为Rh(D)阴性手术患者定合理输血方案极为必要。由我国现卫计委所制定的《临床输血技术规范》[4]曾明确规定:Rh(D)阴性血型或者其他比较稀有的血型患者, 其可采用的输血方式有配合性输血、同型输血、自身输血等。另外, 此类患者进行输血治疗时必须遵循以下原则:①若患者机体中存在抗-D, 则需输注Rh阴性血以治疗;②若患者机体中没有抗-D, 则可进行Rh阴性血输注治疗;③若患者在没有抗-D情况, 病情危重, 且在短时间内也无法收集足够Rh(D)阴性血, 术者可为患者输注与期配血相匹配的Rh阳性红细胞, 以抢救患者生命。本组研究结果显示, 四组患者均依照输血指征, 并遵循输血原则, 为患者制定合理输血方案, 从而顺利完成手术治疗, 且未发生血液浪费、应用延误等情况。另外,在输血治疗过程中, 医护人员需严密监护患者病情变化, 一旦发生异常, 需立即采取相应措施予以对症处理, 以免患者发生输血并发症以及不良反应等[5]。

综上所述, Rh(D)阴性血液是临床特殊性的稀有血液, 有明显的供需矛盾。因此, 根据患者具体情况、结合输血指征等,为其制定合理的输血方案, 对于缓解其Rh(D)阴性血液供需紧张状况, 节约Rh(D)阴性血液资源, 同时确保Rh(D)阴性手术患者顺利完成手术均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1] 雷勤丰. 1例输注 Rh阴性血抢救难治性鼻出血患者的护理.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3, 19(20):2456.

[2] 汪根树 . RhD阴性患者接受 RhD阳性供肝移植.中华肝胆外科杂志, 2011, 17(11):905.

[3] 周春波. Rh(D)阴性血型剖宫产术产妇输血方案探讨.中国输血杂志, 2012, 25(3):24.

[4] 黄晨艳. Rh系新生儿溶血病患病种类变迁及管理策略研究.中国妇幼保健, 2011, 26(34):5287.

[5] 李文平. Rh(D)阴性患者实施配合型输血的有关问题探讨.重庆医学, 2013, 42(32):3968-3969.

10.14163/j.cnki.11-5547/r.2015.34.207

2015-06-30]

455000 河南省安阳市中心血站

猜你喜欢

血型红细胞阴性
红细胞的奇妙旅行
基于Delphi法的高原红细胞增多症中医证候研究
你是Rh(-)血型的准妈妈吗
你是Rh(一)血型的准妈妈吗
钼靶X线假阴性乳腺癌的MRI特征
三阴性乳腺癌的临床研究进展
Uf1000i红细胞检测在肾内科的应用价值
促红细胞生成素衍生肽对小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hrHPV阳性TCT阴性的妇女2年后随访研究
黄癸素对三阴性乳腺癌MDA-MB-231细胞的体内外抑制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