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术前访视对患者手术应激状态的影响效果分析

2015-05-06徐琴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34期
关键词:手术室护士实验组

徐琴

术前访视对患者手术应激状态的影响效果分析

徐琴

目的 探讨手术室术前访视对手术患者应激(心理和生理)状态的影响。方法 120例择期手术患者, 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各60例。对照组患者只做常规术前准备。实验组患者在术前1 d由巡回护士对其进行术前访视, 比较两组患者在术前生理方面[收缩压(SBP)、心率(HR)]和心理方面(焦虑情绪)变化。结果 经过对比, 术前1 d两组SBP、HR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入手术室后实验组患者HR、SBP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其焦虑程度也明显小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手术室术前访视护理能缓解患者的焦虑状态, 大大减轻患者对手术的应激状态, 提高患者对手术刺激的耐受性, 保证手术顺利完成, 并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术前访视;应激状态;效果

随着医学和护理模式的不断转变, 手术室的术前访视护理逐渐得到重视, 并成为手术室整体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1]。而手术作为一种应激源使患者产生较为强烈的应激反应, 大多数患者在手术前对疾病的预后感到担心或焦虑, 对手术和麻醉感到恐惧和紧张, 甚至拒绝手术, 产生绝望的心理。此时通过有效的术前访视可以减轻患者的紧张和焦虑情绪, 从而减少心血管循环的波动以提高手术效果[2]。随着优质护理的展开, 本院手术室对择期患者进行有效的术前访视, 取得了较满意的临床效果,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择期清醒手术患者共计120例,其中男72例, 女48例, 年龄19~74岁, 平均年龄43岁。手术类型:甲状腺手术8例, 骨科手术56例, 妇产科手术26例,腹股沟疝手术18例, 胆道手术10例, 神外科手术2例。纳入标准:患者年龄均<74岁, 且神志清楚, 能够进行正常的语言交流, 排除严重心血管疾病及精神病等病史, 均签署了家属及患者知情同意书并经过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将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各60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以及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不做术前访视, 只做常规手术前准备工作, 由病区护士测量血压(BP)和HR, 并根据焦虑自评量表(SAS)对患者进行焦虑评分。实验组患者由巡回护士于术前1 d下午根据手术通知单携带术前访视单到病房进行术前访视, 注意避开患者就餐和治疗时间。访视时间掌握得当,正常以不超过10 min为宜。具体内容:首先查阅患者病历资料, 了解患者基本情况, 病史与体征、麻醉和手术方式,并进行术前评估;然后向患者进行自我介绍, 说明访视目的,告知患者术前应该配合完成的事项, 如常规禁食、禁饮、备皮等, 说明禁食禁饮的意义, 介绍手术室的环境、手术中所采取的麻醉方式及配合要点、手术中的配合及相关注意事项等, 向患者及家属介绍手术成功的案例, 增强患者的信心。告知患者手术全程都有巡回护士和麻醉师的陪同, 对其生命安全负责。随后测量HR、BP, 采用SAS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根据患者不同的心理状态进行心理疏导, 要鼓励患者尽量讲诉内心想法和感受, 耐心向其解释问题, 介绍听音乐、深呼吸等简单的缓解心理压力的方式, 以激励的语言不断地缓解患者不良的心理状态, 减轻患者的负面情绪。手术室护士用规范化指导语简明、通俗易懂、有针对性地讲解患者所患疾病的相关医学知识, 解释工作时要耐心细致, 态度和蔼[3],使患者能感受到来自于护理人员的安全感和满足感, 身心得到完全放松, 从而以积极乐观的方式来面对手术。

1.3 评价指标 比较两组术前访视效果。分别于术前1 d和入手术室时进行评定, 通过采用SAS测定患者的心理应激状态, 通过测量SBP、HR评定患者的生理应激状态。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术前1 d的SBP、HR、SAS评分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入手术室时的SBP、HR、SAS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术前1 d和入手术室时生理和心理应激状态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术前1 d和入手术室时生理和心理应激状态比较±s)

注:两组术前1 d比较,aP>0.05; 入手术室时比较,bP<0.05;1 mm Hg=0.133 kPa

41.2±3.8 95±18 150±19项目实验组(n=60)对照组(n=60)术前1 d入手术室时术前1 d入手术室时SAS评分(分) HR(次/min)SBP(mm Hg) 43.7±4.8a77±17a131±16a35.8±3.7b83±10b132±17b43.2±5.3 76±15 131±15

3 讨论

研究发现大多数患者在手术前会产生紧张、恐惧、消极、悲观等不良心理反应, 这些不良心理反应不仅给患者带来心理痛苦, 而且会干扰手术和麻醉等医疗活动的顺利实施, 增加术后并发症的发生[4]。临近手术前, 患者会表现为紧张、多疑, 使心率和血压上升, 有些患者甚至会晕厥, 这不仅会影响手术的安全性和疗效, 而且还会增加术后感染率[5]。手术前患者对自身的疾病有着较多的担心和需求, 如果不能进行适当而有效的心理干预, 心理应激有可能影响手术疗效,甚至导致手术失败。而适时的术前访视可以给患者和家属提供改善行为、知识的技术性服务, 使患者以及家属获得更多的围手术期知识, 从而调动患者的主观能动性, 积极乐观地面对手术, 降低了血中儿茶酚胺的含量, 稳定血压和心率,缓解焦虑、紧张心理和负面情绪, 减少应激反应, 保证手术任务的圆满完成。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 手术室已全面开展优质护理, 手术室护理人员主动配合临床开展术前访视评估工作, 是优质护理服务在手术室的具体体现[6]。术前访视工作包括了解并收集患者临床资料, 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必要的心理疏导及护理, 做好术前宣教工作, 耐心解答患者提出的问题以减轻或消除患者的疑虑和恐惧心理, 使手术成功率及患者满意度得以提高[7]。

综上所述, 实施术前访视能够消除患者对手术室的陌生感和对手术治疗的恐惧感, 有效的降低患者手术前到入手术室时生命体征的变化, 有利于患者平稳进入手术, 提高手术治疗和护理的整体效果, 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并使护理服务满意度得到大幅度提升。

[1] 卢美龄.手术室护士术前访视研究现状与展望.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2, 18(35):4335-4337.

[2] 陈熙, 高莉梅, 王红杰, 等.术前访视临床护理路径在围术期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分析.河北医学, 2011, 33(2):305.

[3] 张海亚.对择期手术患者实施术前访视的效果观察.中国现代医生, 2010, 48(28):60.

[4] 金雪梅, 温湘闽.访视手术患者中存在的问题及防范对策.中华护理杂志, 2008, 43(9):838-839.

[5] 冼梅芳.心理护理干预对乳腺癌切除术患者术前焦虑的影响研究.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12, 31(6):1122.

[6] 陈芳, 张建娟, 杨美玲, 等.国内外择期手术术前访视的研究进展.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3, 19(20):2474-2477.

[7] 宗倩, 李晓青, 孙伟.手术护士术前访视评估的实践.中国护理管理, 2013, 13(7):95-97.

10.14163/j.cnki.11-5547/r.2015.34.212

2015-06-17]

225321 泰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手术室

猜你喜欢

手术室护士实验组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手术室优质管理在提高手术室安全性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术前访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手术室细节护理对提高手术室护理安全性的作用
手术室细节护理在提高手术室护理安全性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的效果
SHR主动脉结构重构的microRNA—195和BCL2、Bax作用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