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儿病毒性心肌炎应用黄芪注射液辅助治疗的效果评价

2015-02-01陶佳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34期
关键词:心肌炎病毒性黄芪

陶佳

小儿病毒性心肌炎应用黄芪注射液辅助治疗的效果评价

陶佳

目的 评价分析小儿病毒性心肌炎应用黄芪注射液辅助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78例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患儿, 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 各39例。对照组患儿应用常规治疗措施, 治疗组患儿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黄芪注射液辅助治疗, 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心肌酶谱恢复时间以及不良反应。结果 对照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1.8%, 治疗组为92.3%, 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儿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以及心肌酶谱恢复时间均少于对照组患儿,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均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小儿病毒性心肌炎应用黄芪注射液辅助治疗能够更加有效的改善患儿的心肌功能, 促进损伤心肌的快速恢复、且安全可靠, 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小儿病毒性心肌炎;黄芪注射液

病毒性心肌炎是嗜心肌病毒感染对心肌细胞的直接损害和病毒诱发人体自身免疫反应所致的心肌损害[1]。本科2012年1月~2014年1月应用黄芪注射液辅助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 临床效果非常满意,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月本院收治的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患儿78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 各39例。对照组中男24例、女15例;年龄2~11岁, 平均年龄(6.2±2.4)岁;发病时间3~28 d, 平均发病时间(7.5±7.6)d;治疗组中男22例, 女17例;年龄3~14岁, 平均年龄(6.6±2.7)岁;发病时间4~2 d, 平均发病时间(7.2±7.3)d。两组患儿性别、年龄、发病时间和临床症状等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儿均常规予以卧床休息、吸氧等对症治疗。对照组患儿予以利巴韦林、辅酶A、腺苷三磷酸(ATP)以及大剂量维生素C等抗病毒、营养心肌、改善心肌功能等对症治疗, 治疗周期为15 d。治疗组患儿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5%葡萄糖注射液100 ml+黄芪注射液(神威药业集团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Z13020999)1 ml/(kg·d), 静脉滴注, 1次/d,治疗周期为15 d。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心肌酶谱恢复时间及不良反应情况。

1.4 疗效判定标准[2]显效:患儿的心悸、胸闷气短、胸痛等临床症状和体征消失、静息心电图的异常改变消失、心脏扩大消失、恢复正常的心肌酶谱;有效:患儿的心悸、胸闷气短、胸痛等临床症状和体征好转、静息心电图的异常改变好转、心脏扩大好转、心肌酶谱好转;无效:患儿的心悸、胸闷气短、胸痛等临床症状和体征无好转、静息心电图的异常改变无好转、心脏扩大无好转、心肌酶谱未见好转。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疗效比较 对照组患儿治疗后显效10例, 有效18例, 无效11例, 总有效率为71.8%;治疗组患儿治疗后显效21例, 有效15例, 无效3例, 总有效率为92.3%, 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心肌酶谱恢复时间及不良反应情况比较 对照组患儿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为(9.2±1.6)d,治疗组为(6.1±1.3)d, 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儿心肌酶谱恢复时间为(16.3±2.5)d, 治疗组为(11.5± 1.7)d, 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均无不良反应发生。

3 讨论

病毒性心肌炎是由于病毒本身直接侵害心肌, 溶解心肌细胞, 病毒毒素作用损害心肌以及心肌自身免疫调节, 导致抗心肌抗体的产生, 而加重心肌的损伤[3]。中医理论认为温热毒邪导致的人体心气不足, 血流不畅而形成瘀血是导致病毒性心肌炎的主要病机[4]。因此活血化瘀的治疗应当贯穿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治疗全过程。

现代药理学研究发现[5], 黄芪注射液中含有黄芪多糖、皂苷以及黄酮等具有较强生物活性的化合物, 其有效成分能够显著的降低细胞内的钙离子负荷, 有效提高左室射血分数,改善心室壁的活动能力以及增加每搏输出量;还能够提高红细胞的变形能力, 促进红细胞变形能力的恢复, 减少血小板聚集, 使血液凝固性和粘稠度下降、从而有效的扩张脑血管,使脑血管阻力下降, 显著的改善微循环状态;并且黄芪中的多糖成分对机体Th1/Th2细胞因子的失衡状态有明显的调节作用, 黄芪能够有效的抑制心肌组织中的病毒复制;具有显著的抗病毒和促进免疫调节功能;黄芪还能够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 改善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能力, 提高心肌预防脂质发生过氧化反应。

本组研究中, 应用黄芪注射液辅助治疗的治疗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2.3%, 显著的高于对照组的71.8%(P<0.05), 并且治疗组患儿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以及心肌酶谱恢复时间均显著的低于对照组(P<0.05), 说明黄芪注射液能够显著的改善患儿的心肌功能, 促进受损心肌的修复, 以及有效的提高临床疗效。与王萍[6]的研究结论一致。

综上所述, 小儿病毒性心肌炎应用黄芪注射液辅助治疗能够更加有效的改善患儿的心肌功能, 促进损伤心肌的快速恢复, 且安全可靠, 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1] 赵翠霞.黄芪注射液佐治儿童急性病毒性心肌炎45例.中国医药指南, 2012, 10(9):227-228.

[2] 张莉英.黄芪注射液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67例疗效观察.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 2010, 2(6):523-524.

[3] 梁志霞.黄芪注射液减轻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氧化损伤.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 2014, 6(2):141-142.

[4] 王异, 吕娟.黄芪注射液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疗效观察.临床荟萃, 2012, 27(13):1170-1171.

[5] 王跃华.黄芪注射液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临床观察.湖北中医杂志, 2013, 35(12):41-42.

[6] 王萍.黄芪注射液辅助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疗效观察.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5, 8(4C):125-126.

10.14163/j.cnki.11-5547/r.2015.34.116

2015-05-21]

110108 林盛煤矿职工医院内儿科

猜你喜欢

心肌炎病毒性黄芪
“补气之王”黄芪,你吃对了吗?
牛病毒性腹泻病特征、诊断与防治研究
心肌炎患者减少食盐摄入
黄芪是个宝
带鱼黄芪汤缓解胃下垂
急性病毒性肝炎的预防及治疗效果观察
左卡尼汀治疗心肌炎的临床价值及不良反应观察
体外膜肺氧合治疗急性爆发性心肌炎的临床观察
炎琥宁治疗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不良反应分析
黄芪对兔肺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作用的病理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