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早期高压氧治疗重型颅脑外伤的临床效果与护理

2015-02-01宝银平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27期
关键词:高压氧外伤颅脑

宝银平

早期高压氧治疗重型颅脑外伤的临床效果与护理

宝银平

目的 观察早期高压氧治疗重型颅脑外伤的临床效果与护理方法。方法 800例重型颅脑外伤患者, 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 每组400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 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早期高压氧治疗并辅以护理, 分析两组治疗及护理效果。结果 治疗及护理后, 研究组格拉斯哥昏迷指数(GCS)、日常生活Barthel指数及残疾分级评分等均优于对照组, 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总有效率97.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75%, 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予重型颅脑外伤早期高压氧治疗及护理的临床效果较为显著, 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早期高压氧;重型颅脑外伤;临床效果;护理

重型颅脑外伤是指由暴力间接或直接造成的头部严重性损伤, 该病的病情较为复杂, 且患者意识模糊, 病情进展较快, 极易留下严重后遗症[1]。因此, 选择一种切实、可行的治疗方法, 提升患者生存的质量、促进其神经功能的康复尤为关键。本文主要观察早期高压氧治疗重型颅脑外伤的临床效果与护理, 并作如下报告。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本院2007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重型颅脑外伤患者中抽取80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 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 每组400例。对照组中,男213例、女187例, 年龄9~67岁, 平均年龄(39.00±9.32)岁;研究组中, 男219例、女181例, 年龄8~69岁, 平均年龄(40.00±9.76)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可以对比分析。

1.2 纳入标准 本次所选患者均有明确的外伤史, 且均经颅脑CT或MRI等影像学检查证实;本次研究经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的审核和批准, 且均经患者家属签字同意;所选患者均无既往颅脑损伤史者, 无脑血管意外史者, 无合并痴呆及精神病史者[2]。

1.3 方法

1.3.1 治疗方法 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治疗, 如抗生素抗感染、甘露醇降颅压、营养支持以及激素治疗等;研究组则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早期高压氧治疗, 仪器选择大型的高压氧舱, 舱内的压力维持到0.15 MPa, 1次/d, 115 min/次,治疗10 d为1个疗程, 连续治疗3个疗程。

1.3.2 护理方法

1.3.2.1 病情监测 高压氧治疗期间, 医护人员应严格监测患者病情, 无入舱禁忌证者入舱, 根据临床相关要求固定好各种管道;同时做好患者家属相应的健康宣教, 协助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

1.3.2.2 治疗中的护理 高压氧治疗过程中, 医护人员还要确保加压的速度适中, 不宜过快或过慢;医护人员还应严格把握升压的时间, 并根据病情的变化, 做好相应的护理。对于昏迷的患者, 护理人员应协助其抬头, 进而刺激患者的咽喉部, 让其产生吞咽的动作;对于多次调压不成功者应减压、出舱, 并及时调节温度, 确保舱内湿度与温度的适中。

1.3.2.3 稳压护理 高压氧治疗中, 稳压吸氧是其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 其护理的好坏决定了治疗的效果。稳压阶段医护人员应检查面罩佩戴是否符合要求, 并严密监测患者有无出现中毒现象, 如:恶心呕吐、烦躁不安以及肌肉抽搐等,对于有这些现象的患者, 需立即将面罩摘除, 减压出舱。

1.3.2.4 减压护理 吸氧结束后, 医护人员还应严格制定减压的方案, 减压过程中, 应做好相应的预防工作, 并做好患者的保暖工作, 及时开放各引流管, 避免因减压导致的气体膨胀;同时, 还应给予患者相应的利尿剂、脱水剂或糖皮质激素等。

1.4 效果评定标准 采用GCS、日常生活Barthel指数及残疾分级量表等评定治疗及护理后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及生活质量等;其中, GCS、日常生活Barthel评分越高越好, 而残疾分级评分越低越好。同时, 对两组治疗及护理后的疗效进行评定, 其中:治疗后, 患者意识恢复正常, 临床症状及体征基本消失为显效;治疗后, 患者神志恢复, 日常生活基本能够自理, 但部分功能有障碍为有效;治疗后, 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无明显好转为无效。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GCS、日常生活Barthel指数及残疾分级评分比较 治疗及护理后, 研究组GCS评分为(11.45±2.67)分、Barthel指数(64.32±4.85)分、残疾分级(15.39±4.21)分;对照组GCS分别为(8.43±2.18)、(48.98±6.92)、(19.32±4.86)分;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2.2 两组治疗及护理后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及护理后, 研究组显效237例(59.25%)、有效151例(37.75%)、无效12例(3.00%), 总有效率为97.00%;对照组显效204例(51.00%)、有效127例(31.75%)、无效69例(17.25%), 临床总有效率为82.75%, 组间比较,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3 小结

重型颅脑外伤主要是由于外力的严重打击, 造成颅骨骨折、颅内出血以及脑挫裂伤等, 进而引发的一系列缺氧、缺血等病理的改变[3]。早期高压氧治疗重型颅脑外伤, 能够快速增加血氧含量, 维持机体有氧代谢, 逆转病理改变。本次研究中, 联合高压氧治疗及护理后的研究组, 其GCS、日常生活Barthel指数、残疾分级评分及临床总有效率等, 均优于对照组, 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与王永哲[4]临床研究结果基本一致。

总之, 应用高压氧治疗重型颅脑外伤, 能够有效缓解血管的痉挛、加速血管生成, 减少或预防脑细胞死亡, 进而促进受损脑细胞的康复, 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1] 喻胜男, 何贵山, 蔡曙洲, 等.早期高压氧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分析.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 2013, 18(5):306-307.

[2] 周建萍.重型颅脑外伤患者早期高压氧治疗的效果观察及护理.护士进修杂志, 2014, 29(3):279-280.

[3] 杨琳.高压氧治疗重型颅脑外伤100例的疗效分析.中国卫生产业, 2013, 10(17):164-165.

[4] 王永哲.高压氧治疗重型颅脑外伤术后的临床分析.中国医学工程, 2014, 22(10):135.

10.14163/j.cnki.11-5547/r.2015.27.170

2015-04-23]

264100 滨州医学院烟台附属医院高压氧科

猜你喜欢

高压氧外伤颅脑
羊常见外伤、创伤的治疗方法
职业病患者应用高压氧治疗的效果研究
急诊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在闭合性十二指肠胰头外伤中的应用
高压氧在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高压氧治疗各期糖尿病足间歇性跛行的疗效观察
67例颅脑疾病神经介入的诊断及治疗
老年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脑疝联合内外减压术治疗的效果观察
我国院前急救中有关外伤若干问题商榷
穿皮皮瓣修复在治疗手术外伤软组织缺损中的应用
高压氧治疗外伤性癫痫的临床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