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脑卒中合并脑栓塞症的预防及护理

2015-02-01刘杰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10期
关键词:采取有效脑栓塞脑组织

刘杰

脑卒中合并脑栓塞症的预防及护理

刘杰

目的 探讨脑卒中合并脑栓塞症患者的治疗过程中, 对患者实施预防和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50例脑卒中合并脑栓塞症患者均根据情况给予相应的干预治疗, 并给予临床护理干预, 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预防, 观察其临床效果。结果 50例脑卒中合并脑栓塞患者均给予相应的治疗和临床护理干预,痊愈10例, 占20%, 显效20例, 占40%, 有效17例, 占34%, 无效3例, 占6%, 治疗总有效率为94%。结论 脑卒中合并脑栓塞患者的治疗过程中, 给予护理干预, 并采取有效进行预防, 可有效提高患者的临床效果, 具有重要作用。

护理干预;脑卒中;预防;脑栓塞症

临床医学中, 脑卒中合并脑栓塞症是一项比较严重的脑血管疾病, 致残率和死亡率比较高。脑卒中合并脑栓塞症患者的治疗过程中, 在患者发病早期, 及时对患者进行溶栓治疗, 可有效降低患者的脑组织损伤[1]。本院应用早期溶栓治疗50例脑卒中合并脑栓塞症患者, 并在患者治疗过程中给予护理干预, 进行积极预防, 效果显著,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50例患者均为本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脑卒中合并脑栓塞症患者, 经MRI和头颅CT检查,均为首次发病, 符合脑卒中疾病诊断标准, 确诊为脑卒中合并脑栓塞。其中男34例, 女16例, 年龄45~70岁, 平均年龄(56.8±16.7)岁。患者伴有疾病类型为糖尿病、高血压和冠心病。

1.2 方法 如患者入院时发病时间≤6 h, 应立即给予患者脑卒中常规治疗, 包括降纤和溶栓治疗等。同时, 给予患者相应的并发症预防等对症支持治疗, 包括血压控制和营养脑细胞等。如患者入院时间时发病时间>6 h, 从医学理论上说,患者发病时间较长, 失去最佳治疗时机, 溶栓效果降低, 可不给予溶栓治疗, 避免再次管柱损伤患者的脑组织。临床治疗过程中, 应主要对患者进行降纤治疗和抗凝治疗。

营养支持:口咽功能异常是脑卒中患者发病后的一项常见现象, 会发生吞咽困难症状, 从而很容易引发并发症, 包括营养不良、肺部感染和脱水等。如患者可以进食, 进食过程中需将头偏向患侧, 并向下内收颏部, 主要的进食食物应为略黏稠食物, 采取有效措施, 最大程度实现患者的自主进食。不能进食患者, 需给予营养支持, 可应用鼻饲治疗, 每日控制患者的进食量, ≤150 ml, 最适应的进食量为100~150 ml。增加患者进食量, 需至患者可可适应进食后, 每天逐渐增加。患者鼻饲营养支持过程中, 如出现严重并发症, 不能继续进行鼻饲营养支持, 可给予患者肠外营养支持。

1.3 疗效判定标准[2]痊愈:患者的残疾程度为0级,对患者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患者总分数下降范围超过91%;显效:患者的残疾程度为1~3级, 对患者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患者总分数下降范围为46%~90%;有效: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下降, 控制在18%~45%;无效:治疗后, 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无改变。总有效率=(痊愈+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2 结果

50例脑卒中合并脑栓塞患者均给予相应的治疗和临床护理干预, 痊愈10例, 占20%, 显效20例, 占40%, 有效17例,占34%, 无效3例, 占6%, 总有效率为94%。

3 讨论

3.1 脑卒中合并脑栓塞患者的护理干预

3.1.1 监测患者血压 急性期的脑卒中患者血压会明显增高, 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为患者颅内压增高、疼痛、脑组织缺氧、应激反应等因素的影响。因此, 脑卒中合并脑栓塞患者的临床护理干预过程中, 需对患者血压进行密切监测,积极采取措施, 以减轻或者治疗过程中产生的疼痛感。

3.1.2 监测患者的体温和血糖 脑卒中合并脑栓塞患者的治疗过程中, 部分患者会伴有体温升高现象, 治疗过程中,主要需要物理降温, 一定情况下, 可给予患者解热镇痛药物,以缓解患者病情。如患者治疗时, 具有较大的血糖变化, 会加重患者造成的脑损伤, 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效果[3]。因此,患者的护理干预过程中, 需要对患者的血糖和体温进行密切监测, 需尽早发现患者出现的异常, 并给予对应处理, 对患者的预后效果进行改善。

3.1.3 卧床休息 患者治疗过程中, 必须保证绝对的卧床休息。同时, 脑卒中合并脑栓塞患者的临床护理干预过程中,需对患者口腔、尿道和皮肤等护理进行重视。同时, 护理过程中, 为避免患者出现感染或者发生褥疮, 需定时协助患者进行翻身。对伴有意识障碍患者, 临床治疗过程中可进行辅助器械通气治疗, 加强患者的护理工作。并且, 护理人员可采取有效措施, 帮助患者对其患肢进行活动, 避免患者发生脑栓塞和深静脉血栓。

3.2 脑卒中合并脑栓塞患者的治疗和预防 从本组资料可知, 脑卒中合并脑栓塞患者的最佳溶栓治疗时间为发病≤6 h,可有效降低患者的再灌住脑损伤发生率。如患者的发病时间>6 h, 给予患者溶栓治疗时, 受到酸中毒、脂质过氧化和氧自由基的释放等因素的影响, 患者很容易发生缺血再灌注损伤。患者发生脑卒中后, 血管的自通率非常低。因此, 临床医学中,治疗脑卒中合并脑栓塞患者, 需尽早给予患者溶栓治疗, 积极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预防和护理, 以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降低患者发生脑组织损伤的几率, 维持患者脑组织的功能。脑卒中合并脑栓塞患者的临床治疗和护理干预同时, 可从患者的日常生活中进行, 加强对脑卒中合并脑栓塞疾病患者的护理干预, 以减少其发生率。由此可知, 脑卒中合并脑栓塞患者的临床治疗过程中, 给予积极有效的预防和护理干预, 可从根本上减少脑卒中合并脑栓塞症的发生率, 具有重要作用[4]。

综上所述, 脑卒中合并脑栓塞患者的治疗过程中, 给予护理干预, 并采取有效进行预防, 可有效提高患者的临床效果, 具有重要作用。

[1] 曹黎明, 朱治山, 关健伟.急性脑栓塞合并急性心肌梗死病人静脉溶栓治疗成功1例报道.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4, 12(2):253-253.

[2] 孟祥武, 唐荣华.老年脑梗死合并房颤56例.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3, 33(3):648-649.

[3] 杨敏京.脑血管病合并高血压的处理.中国医刊, 2012, 47(8): 4-5.

[4] 张建明, 陈道文, 林兴建.心脏黏液瘤合并脑栓塞的临床特点(附3例报告).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2011, 24(6):464-466.

10.14163/j.cnki.11-5547/r.2015.10.150

2014-11-06]

473300 河南省社旗县人民医院急诊科

猜你喜欢

采取有效脑栓塞脑组织
分析蛋鸡产蛋下降原因 采取有效措施提高效益(下)——访山西农科110专家、山西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研究员樊立超
分析蛋鸡产蛋下降原因 采取有效措施提高效益(上)——访山西农科110专家、山西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研究员樊立超
A NEW CONCEPT AND EXHIBITION PROGRAM FOR THE EGYPTIAN MUSEUM IN CAIRO
小脑组织压片快速制作在组织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芒果苷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脑组织炎症损伤的保护作用
脑卒中合并脑栓塞症的预防与护理分析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栓塞临床研究
山楂叶总黄酮对2型糖尿病大鼠脑组织的保护作用
2,4-二氯苯氧乙酸对子代大鼠发育及脑组织的氧化损伤作用
妇产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采取有效方案治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