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稳心颗粒联合普罗帕酮在房颤治疗中的应用价值观察

2015-02-01张巍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35期
关键词:帕酮普罗房颤

张巍

稳心颗粒联合普罗帕酮在房颤治疗中的应用价值观察

张巍

目的 探究稳心颗粒联合普罗帕酮治疗心房颤动(房颤)的临床疗效和应用价值。方.70例房颤患者, 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 各35例。对照组患者单纯采用普罗帕酮治疗, 治疗组患者采用稳心颗粒联合普罗帕酮治疗,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和复发率分别为97.1%和2.9%, 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和复发率分别为74.3%和22.9%, 治疗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复发率低于对照组,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均未发生任何严重性不良反应, 不影响治疗效果。结论 房颤采用稳心颗粒联合普罗帕酮治疗, 可有效缓解和改善患者临床症状, 降低复发率, 治疗效果良好,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心房颤动;稳心颗粒;普罗帕酮;临床疗效

房颤, 即心房颤动, 是临床中常见的一种心血管疾病,患者发病率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持续上升, 与高血压、冠心病以及心力衰竭等疾病发病率的逐年升高具有密切关系[1],严重影响患者身体健康和正常生活, 降低生活质量。为进一步研究房颤的治疗方法, 本院选取70例患者进行临床研究,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于本院2014年9月~2015年3月收治的房颤患者中选取70例作为研究对象, 所有患者均符合房颤的临床诊断标准[2], 经临床症状和动态心电图检查确诊。将患者按照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 各35例。对照组中男19例, 女16例, 平均年龄(63.1±5.7)岁, 平均病程(4.8±1.3)岁, 其中高血压性心脏病、冠心病、肺心病患者分别为10、18和7例, 治疗组中男20例, 女15例, 平均年龄(63.5±5.5)岁, 平均病程(4.6±1.5)岁, 其中高血压性心脏病、冠心病、肺心病患者分别为9、19和7例。所有患者对本次研究均知情同意。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普罗帕酮治疗。口服100 mg/次.3次/d。治疗组给予稳心颗粒联合普罗帕酮治疗。普罗帕酮用法用量同对照组, 同时给予患者口服9 g/次稳心颗粒.3次/d。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4周。

1.3 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情况, 并对治疗后患者进行6个月时间的随访调查, 分析对比患者病情复发情况。

1.4 疗效判定标准 显效:胸闷、头晕等临床症状和各项体征均全部消失, 经心电图检查心率正常, 早搏次数减少≥75%;有效:胸闷、头晕等临床症状和各项体征均明显改善, 经心电图检查心律失常有效缓解.50%≤早搏次数减少<75%;无效:胸闷、头晕等临床症状和各项体征均无改善,经心电图检查心律失常明显, 早搏次数未减少甚至增加;治疗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治疗组中27例显效, 显效率为77.1%.7例有效, 有效率为20.0%.1例无效, 无效率为2.9%, 治疗总有效率为97.1%。对照组中18例显效, 显效率为51.4%.8例有效, 有效率为22.9%.9例无效, 无效率为25.7%, 治疗总有效率为74.3%。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复发率 经6个月随访记录发现, 治疗组中复发1例,复发率为2.9%, 对照组中复发8例, 复发率为22.9%, 治疗组患者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不良反应发生率 治疗组中出现1例头昏.1例食欲下降, 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7%;对照组中出现1例头昏.1例胃部不适和1例食欲下降, 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6%,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任何严重性不良反应, 经临床对症处理后症状缓解, 不影响整体治疗效果。

3 讨论

房颤是最常见的持续性心律失常, 是冠心病、高血压患者的一种临床表现[3], 当患者出现房颤时, 频率可达300~600次/min, 与正常人相比, 患者不仅心跳较快, 且心跳频率不整齐, 可导致患者失去有效的心房收缩功能。一般来说, 房颤患者常见病因主要包括冠心病、高血压、心肌病、心力衰竭以及心脏外科手术等, 除此之外, 过度饮酒、精神紧张、机体水电解质失衡、代谢紊乱以及严重性感染等多种因素也可诱发房颤, 患者临床多表现为心悸、胸闷、气短、眩晕和胸部不适等症状, 且由于心房收缩功能丧失, 机体血液容易在心房内瘀滞, 进而形成血栓, 一旦血栓脱落, 可随血液循环扩散至全身各处, 造成脑栓塞和肢体动脉栓塞等,严重者甚至需要截肢, 后果严重。

临床治疗房颤以恢复患者窦性心律、控制快速心室率和预防脑卒中和血栓形成作为基本治疗原则, 多采用药物治疗手段, 目前各大医院中应用较多的治疗药物为普罗帕酮和稳心颗粒。普罗帕酮是一种高效膜抑制性抗心律失常药物, 其膜稳定作用和竞争性β受体阻滞作用较强, 主用于治疗冠心病和高血压所引起的心律失常, 起效较快, 作用持久。稳心颗粒属于中成药的一种, 主要成分包括党参、黄精、三七、琥珀、甘松等, 其中党参可补中益气, 养血生津, 黄精可补气养阴, 健脾益肾, 三七可消肿定痛, 散瘀止血, 琥珀可活血散瘀, 减轻疼痛, 甘松可理气止痛, 开郁醒脾, 将多种中药材合用, 具有较强的益气养阴、活血化瘀功效, 与普罗帕酮协同用药, 可有效减少患者早搏次数, 改善心律失常, 疗效显著。为进一步研究稳心颗粒联合普罗帕酮治疗房颤的临床疗效, 本院选取70例患者分别采用两种不同治疗方法展开临床研究, 结果发现治疗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和复发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总之, 采用稳心颗粒与普罗帕酮联合治疗房颤, 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均改善良好, 复发情况较少, 不良反应少, 用药安全性高, 临床疗效显著, 应用价值高。

[1] 钟光珍.心房颤动诊治的现状与展望.实用医学杂志.2015.31(6):872-875.

[2] 熊翔宇.口服抗凝药物治疗心房颤动的新进展.实用医学杂志.2015.31(6):879-881.

[3] 杨蓓, 韩明华, 刘庆.房颤导管消融术后不同转归患者超声心动图指标的变化.实用医学杂志.2015.31(6):887-889.

10.14163/j.cnki.11-5547/r.2015.35.104

2015-08-24]

110045 一五七医院内科

猜你喜欢

帕酮普罗房颤
脂肪酸与心房颤动相关性研究进展
普罗之城——通州新潞运河创意区
奇怪的纸盒子
国产碘克沙醇和碘普罗胺致肾功能不全患者产生肾毒性的比较
房颤别不当回事儿
预防房颤有九“招”
普罗帕酮治疗预激综合征合并室上性心动过速的临床效果观察
普罗帕酮和美托洛尔治疗34例病毒性心肌炎致期前收缩的效果观察
中毒患者血液中普罗帕酮LC-MS/MS检测方法的建立
普罗帕酮在家兔体内的死后分布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