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形势下巧解生物农药发展利与弊
——业界人士为我国生物农药产业发展“出谋划策”

2015-02-01中国农资

中国农资 2015年17期
关键词:生物农药农药发展

□《中国农资》记者 汪 洋

新形势下巧解生物农药发展利与弊
——业界人士为我国生物农药产业发展“出谋划策”

□《中国农资》记者汪洋

近年来,由于农产品质量安全、环境保护及资源约束压力的不断提升,我国农业发展已步入由数量向质量效益型转变的新阶段,这也为生物农药产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近日,2015生物农药发展与应用交流大会在湖北恩施召开。来自生物农药产业各主管部门领导、专家、企业代表共同围绕我国生物农药发展现状、面临问题及发展机遇等话题展开了深入交流与探讨。

逆境中谋求新发展

近年来,生物农药以其低毒、低残留、专一性强、活性高、代谢快、不易产生抗药性、登记和环保的成本相对较低等优势在农药市场严酷激烈的竞争下仍然取得较好成效,保持了较快发展的态势。据行业协会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全国843家规模以上企业主营业务收入3008.4亿元,同比增长7.5%,利润总额225.9亿元,同比下降1.2%;其中化学农药利润总额下降3.6%,而生物农药类增长23.7%。另据农药登记部门数据显示,我国现有生物农药生产企业260多家,生物农药制剂年产量在13万吨左右,年产值约30亿元,分别占到整个农药行业的9%左右。近两年生物农药的登记也呈上升趋势,到2014年底我国生物农药有效成分登记达到100多个,占农药有效成分登记总数的16.7%,较2012年上升了2.7个百分点;已登记生物农药产品4300多个,占已登记农药产品的13.6%,较2012年提高了4.6个百分点。

国务院参事、中国农药发展与应用协会会长刘坚会上表示,随着我国生物农药产业品种结构调整、组织方式创新、防治技术进步等措施的不断改进,生物农药有较大发展空间。

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调研员黄辉介绍说,多年来,我国政府注重生物农药和生物防治发展,基建项目、财政项目、FAO项目等均有扶持。《食品安全法》、《农药管理条例》均鼓励推广使用低毒低残留农药。近两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启动低毒低残留农药使用补贴试点。“生物农药发展任重道远,我国需注重生物农药及生物防治同步发展。”黄辉表示,针对农业部近期提出的到2020年实现农药使用“零增长”行动提出的总体要求,将初步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病虫害可持续治理技术体系,提升科学用药水平,将农药使用量控制在平均水平之下,真正实现农药使用量“零增长”。

“叫好不叫座”困局有望缓解

在采访中了解到,尽管政府有期待、社会有需求、民众有呼声、技术有保障。但是,十多年来,生物农药产业一直存在“叫好不叫座”的困境。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某生物农药生产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生物农药与化学农药相比,其生态效益与社会效益十分明显,但由于见效慢、技术流程复杂,农民出于利益驱动不愿意用。目前生物农药在市场中所占比例仍需提升。”他呼吁,“要改变这种局面,政府部门应该出面对农民进行引导,并对生物农药产业进行政策扶持,否则,死了生物农药产业,最终受伤的是农业产业与公众健康。”

山东鲁抗生物农药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李健介绍说,公司生产的生物农药产品主要靠出口,国内市场与国外市场的比例为1∶4。虽然当前国家对于生物农药产业越来越重视,经销商和农民的认识相对以往有所提高,但还需要不断加强。他建议,未来需要加快出台相关法律法规;加大生物农药政府补贴,让更多农民受益;加大执法监管、引导农民合理、大力使用生物农药。

值得欣喜的是,随着各级政府和农业部门对生物农药推广、使用问题的不断重视,生物农药产业也在相关政策与项目上迎来了新形势与新机遇,存在多年的生物农药“叫好不叫座”难题有望得到缓解。

农业部最近发布了到2020年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方案。方案中拟采取的重点措施,如大力推广生物农药预防稻瘟病,以生物防治措施灭蝗;扩大低毒生物农药补贴项目实施范围,在各类蔬菜基地和“三品一标”农产品生产基地启动实施生物农药使用示范项目,建设一批绿色农药防控示范区……此外,今年农业部将在全国创建218个示范基地开展融合推进试点。以水稻、小麦、玉米、马铃薯、棉花、花生、蔬菜、果树、茶叶等十大重点作物为主,要求在保障防治效果的同时,化学农药使用量减少20%以上。同时在省级1500个绿色防控示范基地集成推广84个绿色防控技术模式,在更大范围推广应用生物农药。

绿色环保成为新形势下生物农药发展的风向标,低毒低残留生物农药成为市场新宠,为我国农药产业和产品的优化结构、创新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中国农药发展与应用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栗铁申表示,生态农业、高效农业和现代农业持续发展的战略性举措,促成了当前和今后农药行业发展的新常态,生物农药多年来“叫好不叫座”的困局有望得到缓解。

新常态走新思路

近年来,生物农药产业在质量安全和环保大考的双轮驱动下,虽然显现出利润和需求的同步增长,但是生物农药与化学农药相比存有若干先天不足,如企业规模小、品种少、成本高、见效慢、利润薄,在无政府补贴支持的情况下农民不愿应用、经销商不愿经营,两者都无积极性,推广难。

面临现状,刘坚认为,我国生物农药的基础弱、底子薄,与形势发展的要求相差甚远,生物农药防治面积仅占整个农作物防治面积的7%左右,发达国家已占到20%以上,更低于欧洲非化学品防治达到30%的比例。因此,前景虽好,困难不少,潜力很大,任务艰巨。“我们要认清形势,权衡利弊,充分利用生物农药的大好机遇期,顺势而为、乘势而上,把生物农药推向历史发展的新阶段。”刘坚强调,生物农药产业健康持续发展需要凝聚合力、共同推进。一是加强对生物农药科普宣传;二是积极配合各级农业部门开展各项推广、应用工作;三是加大新产品研发力度;四是搭建生物农药推广、应用共享平台。

发展生物农药可以保障安全农产品生产、减轻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压力、增强公众对食品安全的信心。”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副主任顾宝根表示,未来生物农药发展要改变当前就农药谈生物农药的老观点,眼光要放远、立足点要高,力争2020年农药使用实现“零增长”,绿色植保、农产品安全、农村环境建设等目标内容进行创新和升级,为发展现代农业贡献出努力与力量。

农业部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农药与药械处处长卲振润认为,我国生物农药发展仍面临诸多瓶颈,如何迅速改变目前面临的现状,还有赖于政府、企业、科研机构和应用主体的密切合作和共同努力,共同提升我国在生物防治技术及生物农药领域的自主创新和产业化能力,加速生物农药产业的发展,共同迎接生物农药全球化跨越式发展的机遇,在促进绿色食品生产、保障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方面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生物农药的发展离不开技术变革、政策扶持和市场推广三个核心方向。”湖北省农药协会会长唐宏泉表示,技术变革是根本,要从研发更有效率的生物农药入手,效果有了,推广自然就容易了。另外,目前政策扶持的力度不小,但各项政策还需要进一步落实和细化,比如政策扶持、补贴、宣传、以及建立专门销售渠道和组建联合大型生物农药企业集团等,都需要有具体的配套政策才可以顺利实施。更容易入手的是市场推广,针对企业所面临的实际市场营销问题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如我国无公害农业、绿色农业和有机农业产品需国家认监委指定专门机构认定,对农药使用及残留的标准非常严格,这就给生物农药带来了市场机会。

记者手记

少些抱怨,多些努力

记者连续5年参加由中国农药发展与应用协会主办的全国生物农药发展与应用交流大会。与会代表围绕我国生物农药产业发展积极建言献策。有趣的是,虽然每年的会议主题不一样,但大家对生物农药产业存在问题与发展机遇的态度如出一辙。“满篇牢骚言、一把辛酸泪”,生物农药“叫好不叫座”、何时能迎来发展“春天”则成为记者每次与参会代表交流生物农药发展最深的感受和最多的话题。

新形势下,随着消费者对农产品质量安全重视程度的不断提高、环保及资源约束压力的不断提升,具有多重优势的生物农药产业迎来了发展新机遇。要想打破生物农药“叫好不叫座”的局面尚需不断努力。一是要不断研发高效的生物农药产品;二是要在作物生长栽培全过程推广应用生物农药套餐技术;三是树立示范典型,用实际效果让农民相信;四是要加强农民培训力度,尤其是应用技术的培训。

当然,一切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与化学农药相比,尽管生物农药发展形势喜人,但是,我们也应该清醒的认识到生物农药与化学农药相比也存在价格高、药效慢等本身固有的弱点。因此,需要科研、管理等各部门协同联合,在发展过程中少一些抱怨,多一些努力,共同探索出一条从研究开发、登记生产、推广应用等方面适合生物农药发展的道路,相信通过政府引导、社会推动、媒体宣传和企业努力,我国生物农药产业将会迎来发展的春天。

猜你喜欢

生物农药农药发展
无人机喷洒农药 农药混配顺序
未来三年将淘汰十种高毒农药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农药打得少了 好桃子越来越多了
2025年全球生物农药市场规模将达到95亿美金
农药二次稀释 防治一步到位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上海国际生物农药与微生物肥料发酵技术展览会
2015中国植保市场生物农药畅销品牌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