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证监会:加大资本市场服务“三农”支持农业并购重组

2015-02-01

中国农资 2015年17期
关键词:农资三农农业

证监会:加大资本市场服务“三农”支持农业并购重组

本报讯中国证监会副主席姜洋近日在“中国农村金融发展论坛上”表示,农业是立国之本。尤其是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要在经济增速放缓中继续强化"三农"的基础性地位,必须加快农村金融改革创新,更好地发挥金融对农业的助推作用。

他特别指出,证监会将全面加强资本市场与现代农业的对接,做好进一步加大资本市场服务“三农”的力度、不断增加符合“三农”特色的金融服务供给、促进农业产业创新驱动发展、提升期货市场服务“三农”的质量和水平等四方面重点工作。

近年来,推出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改革举措,取得了显着的成效:一是“三农”领域的直接融资规模不断加大。2007年至2015年3月底,共有38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实现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融资额287亿元;已上市农业企业再融资217亿元。截至3月底,共有57家涉农企业在交易所市场发行中小企业私募债融资95亿元。二是推动农业龙头企业做优做强。2009年至2015年3月底,涉农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共计17项,累计金额达316亿元,对于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三是期货市场服务“三农”的渠道和机制进一步拓展。目前,我国期货市场已上市21个农产品期货品种,覆盖粮棉油糖的品种体系基本形成。

但姜洋同时也指出,总体上,我国农业资源依然短缺,农业生产成本快速攀升,农民收入和农村面貌仍落后于城镇。这与农村金融市场配置效率不高、风险管理和服务体系不健全有很大关系。客观上要求居于要素市场基础地位的资本市场,加大服务“三农”力度。

因此,他提出,下一步,证监会将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有关部署,全面加强资本市场与现代农业的对接。

继续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有效拓宽资本市场服务的领域和范围,满足不同发展水平、阶段的农业企业多样化的融资需求;尤其要支持区域性股权市场的规范发展,鼓励证券公司立足当地、深耕细作,积极为包括农业企业在内的小微企业提供个性化、专业化的服务。继续支持农业龙头企业和大型专业化公司,通过并购、重组等方式,有效整合上下游产业链,进一步增强龙头企业辐射能力,全面提高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

支持农业产业投资基金、农业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和农业科技创业投资基金发展,进一步盘活、留住农村存量资金,吸引城市等外来增量资金,为"三农"发展引入源头活水。

通过规范发展股权众筹融资业务、丰富中小企业债券融资品种以及支持中小微企业发行优先股等方式,有序引导各类资本流入优质农业项目。

农业部:六项措施推进现代种业发展

本报讯农业部日前发布2015年国家深化农村改革、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民增收政策措施。其中包括推进现代种业发展支持政策,将通过实施中央财政对国家制种大县奖励政策,继续开展新品种展示示范等措施推进现代种业发展。

推进现代种业发展支持政策包括六项措施,一是实施中央财政对国家制种大县(含海南南繁科研育种大县)奖励政策,采取择优滚动支持的方式加大奖补力度,将主要粮食作物制种保险纳入财政保费补贴目录,支持制种产业发展。

二是继续开展新品种展示示范,在国家粮棉油主产区140个大县建立新品种展示示范点,开展现场观摩活动和技术培训,为农民选择优良品种、选用先进栽培技术提供指导和服务。

三是继续组织开展打击侵犯品种权和制售假劣种子行为专项行动,保护农民和品种权人利益。

四是发布种子供需和价格信息,落实国家救灾备荒种子储备任务5000万公斤,帮助受灾地区生产自救,确保农业生产用种安全。

五是推进国家玉米、大豆良种重大科研攻关,实施品种审定绿色通道,组织第三次种质资源全国普查,尽快培育和推广突破性品种。

六是推动科研资源、人才向企业流动。在中国农业科学院和中国农业大学等科研机构开展种业成果权益比例改革试点,推动成果赋权和公开交易转化,激发科技人员创新活力。鼓励事业单位种业骨干科技人员到优势种子企业开展技术服务。

此外,农业部提出,化肥、农药零增长支持政策。为支持使用高效肥和低残留农药,从2014年开始,中央财政安排高效缓释肥集成模式示范项目资金300万元,在黑龙江省、吉林省、河南、甘肃省和山东5个省重点推广玉米种肥同播一次性施用高效缓释肥料技术模式和地膜春玉米覆盖栽培底施高效缓释肥料技术模式。从2011年开始,国家启动了低毒生物农药示范补贴试点,2015年财政专项安排996万元,继续在北京等17个省(市)的42个蔬菜、水果、茶叶等园艺作物生产大县开展低毒生物农药示范补助试点,补助农民因采用低毒生物农药而增加的用药支出,鼓励和带动低毒生物农药的推广应用。

河北强化电子商务农资销售监管

本报讯近日,河北省农业厅印发《2015年河北省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实施方案》,提出加大对利用“电话推销”“电子商务”“物流配送”等新型经营方式和渠道销售假劣农资的监管力度,确保不发生因假劣农资引发的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和群体性事件。

今年,河北省将以种子、农药、肥料、兽药、饲料和饲料添加剂、水产苗种为重点,在春耕秋播、动植物病虫害高发期、水产育苗期等农资购销、使用高峰期,加强对农资批发市场、专业市场和集散地、运销大户的监管,加大对无证照生产的“黑作坊、黑工厂、黑窝点”的打击力度和对乡村流动商贩的监管,并对利用“电话推销”“电子商务”“物流配送”等新型经营方式以及利用互联网、农资交易会和展销会等渠道销售假劣农资的违法行为,及时会同有关部门联合查办。

《方案》提出,各级农业部门要积极拓展案件线索,研究违法行为的新特征和新方式,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农资产品、侵犯知识产权和非法添加等违法行为,对巡查检查、监督抽查、投诉举报等各种途径发现的违法违规行为,要重拳出击、露头就打,对涉及面广、造成重大农业生产事故、群众反映强烈的制售假劣农资案件和区域性制假售假案件,要挂牌督办、联合办案、限期结案。

化肥“私人定制”项目将落户扬州

本报讯近日,一年一度的“院士专家行”正式启动,8家院士企业工作站成立,12名院士专家与扬州市企业签订了12个合作项目。一批“高大上”的项目将落户扬州。

其中,由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研究员朱兆良带领的团队,来到扬州与雷鸥电业有限公司签署了水基包衣控释肥的研发项目。

我国是化肥使用大国,农业、畜牧业生产都离不开肥料,但传统化肥存在利用率低、污染性高等问题。“部分水体污染很厉害,如太湖的蓝藻暴发等,这些都与肥料的滥用有很密切的关系。”此项目研究团队的研究员之一、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杜昌文博士说,如何生产出既环保,同时利用率又高的肥料也是很多研究者的研究课题。

“在同类产品生产过程中,有机溶剂是必须要使用的材料,但是这样的溶剂价格昂贵,每吨的价格从几万到几十万元不等,而且易燃易爆。”杜昌文说,通过多年的研究,团队终于攻克了难关,核心技术就是用水替代了传统的有机溶剂,相比较于国外同类产品在国内的价格要降低50%-100%,而且最终生产出来的控释肥对环境更友好。“这样的水基包衣控释肥技术,在国际上都是首个。”

为农作物“私人定制”肥料,听起来让人觉得不可思议,但这件事在不久的将来即将成为可能。杜昌文说,现在这个技术正在合作研发之中;相对于国外同类技术,目前该项目也处于国际先进水平。相信不久的将来,这种新型的肥料会给大江南北的农作物带来福音。

声音Voice

农业部副部长余欣荣

马铃薯主食产品及产业开发的深入推进为马铃薯产业跨越式发展提供了良好机遇,要加快科研创新,提升专用品种选育能力,培育出更多的主食加工品种,大力支持“育繁推加”一体化企业发展壮大,开展适宜主食加工品种的绿色增产模式攻关,集成推广深耕深松、水肥一体化、机械化生产等关键技术,降低生产和加工成本,走出一条集约节约、高产高效、绿色化的可持续开发之路。

数字Figure

332美元

5月1日,俄罗斯U ralkali宣布与印度IPL达成新年度氯化钾供应协议,到岸价比上一年度上涨10美元/吨。印度接受了同等涨幅,新年度氯化钾到岸价敲定在323美元/吨。

50万元

近日,从海南省食药监局获悉,消费者发现种植蔬菜水果时使用禁用农药等行为,可拨打12331举报,最高可获得50万元奖励。

84.6%

为保障农业春耕正常生产秩序,促进化肥行业健康发展,日前,大连市质监局组织对化肥产品进行了市级监督抽查。本次共抽查13家企业共13个批次的化肥产品,2家企业2个批次产品不合格,产品合格率为84.6%。

(本版文章均由本版编辑根据相关资料整理)

猜你喜欢

农资三农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数说2021“三农”新变化
商务部:多措并举惠“三农”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送农资增收致富添助力
2020年“三农”十大新闻
40年,时光轴下的“三农”演进
农资人,你是否看见鱼在流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