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切口和标准后胸切口开胸治疗食道癌的疗效分析

2015-01-31罗永升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5年20期
关键词:小切口食道癌

罗永升

小切口和标准后胸切口开胸治疗食道癌的疗效分析

罗永升

【摘要】目的 分析小切口和标准后胸切口开胸治疗食道癌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收治的食道癌患者76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小切口手术)与对照组(标准后胸开胸手术),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术中及术后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且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小切口胸段食管癌根治术治疗食道癌的临床效果显著。

【关键词】小切口;标准切口;食道癌

为研究小切口和标准后胸切口开胸治疗食道癌的效果,我院选取76例食管癌患者,分别给予小切口与标准切口治疗,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食道癌患者76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8例。观察组男25例,女13例,平均(59.1±3.8)岁;临床分期:Ⅰ期8例,Ⅱ期25例,Ⅲ期5例;对照组男24例,女14例,平均(59.8±3.9)岁;临床分期:Ⅰ期9例,Ⅱ期26例,Ⅲ期3例。本次所有入选对象均属于胸段食道癌患者,均符合食道癌相关诊断标准,无认知障碍及精神障碍患者,且均已签署知情同意。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及临床分期等方面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比较价值。

1.2方法

两组患者均实施双腔气管插管,给予静脉复合麻醉。对照组实施标准化后胸切口开胸治疗,观察组实施小切口胸段食管癌根治术,对于胸中段、上段食道癌患者于第5肋间,胸下段食道癌患者于第6肋间行一小切口,长约10~15 cm,将皮肤及皮下组织切开后,使用皮肤拉钩将背阔肌拉开,沿着肌纤维行钝性分离,将前锯肌分开,电刀切断肋间肌,使用小号胸撑将肋间隙撑开至7 cm左右。对其内部进行探查后对食管进行游离至主动脉弓下,详细清扫食管旁淋巴结,清扫中需保护喉返神经;将膈肌打开,游离胃部至胃窦部,同时保留胃网膜左、右动脉以及血管弓,进行胃左血管周围、贲门旁淋巴结清扫,实施吻合术后将膈肌关闭,并留置胸引管,逐层关闭即可。

1.3观察指标[1]

详细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并采用VAS(视觉模拟评分法)对患者疼痛程度进行评分,0分:无痛;1~3分:稍有疼痛感;4~6分:有明显疼痛感,对睡眠造成了一定影响,但尚能忍受;7~10分:患者疼痛感强烈,严重影响睡眠及食欲。0分为无痛,1~3分为轻度疼痛,4~6分为中度疼痛,7~10分为重度疼痛。

1.4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两组患者手术及术后情况比较

观察组平均手术时间为(101.5±18.7)min,术中出血量为(357.1±85.8)ml,切口长度为(13.0±3.5)cm,术后住院时间为(8.1±2.2)d,术后疼痛评分为(2.5±1.1)分;对照组平均手术时间为(168.4±19.1)min,术中出血量为(519.7±95.6)ml,切口长度为(28.9±3.7)cm,术后住院时间为(13.9±2.4)d,术后疼痛评分为(4.1±1.2)分。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术后平均住院时间及术后疼痛评分等均少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术后出现切口感染1例,肺部感染1例,喉返神经损伤2例,吻合口瘘1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3.2%(5/38例);对照组术后出现切口感染5例,肺部感染2例,喉返神经损伤1例,吻合口瘘1例,肺不张1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6.3%(10/38例)。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食道癌属于消化道恶性肿瘤,发病率及死亡率较高。典型症状为吞咽困难,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影响极大,手术为主要治疗手段之一。以往临床常采用标准后胸切口开胸手术治疗,一般手术切口长度达20~40 cm,在进行该切口操作时需要横断背阔肌以及前锯肌,部分患者需要横断斜方肌以及大圆肌等,甚至需将一截肋骨切除,可对胸壁肌层造成广泛性损伤,同时对呼吸肌破坏也较大,可导致术后患者肺功能明显下降,对术后患者生活活动能力、生活质量等造成了严重的不利影响;除此之外,因肋骨受到牵拉对椎旁神经丛造成压迫、肋骨切除端和断端进行摩擦,再加上胸腔闭式引流管刺激,因此术后患者胸痛剧烈[2]。并且术中及术后患者因机体创伤大、出血量多,因此术后感染发生率较高,需延长胸引流管的留置时间,增加住院天数。

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术中及术后情况均优于对照组,术后疼痛程度相对较轻,且并发症发生率低,由此可知,小切口胸段食道癌根治术在食道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较高。小切口手术在食道癌治疗中优势较为明显,避免了上述标准后胸切口开胸手术的弊端,进胸开口长度约在8~12 cm,且不需要对背阔肌、前锯肌等进行横断,保留了呼吸肌功能,术后患者呼吸功能不受到明显影响。且小切口手术开胸时间稍短,可一定程度缩短患者手术时间,从而减少了对患者术后通气的影响,有利于患者术后恢复[3]。患者术中手术切口小,术后疼痛感相对较轻,且术后感染率也明显降低。除此之外,进行双腔气管插管,术中选择单肺通气,术中使术侧肺部萎缩,大大增加了手术空间,手术视野清晰。需值得注意的是,在进胸时需缓慢将肋间隙撑开,并同时将肋间肌以及胸膜分离,防止对肋骨造成损伤。

综上所述,小切口手术在食道癌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对患者机体损伤小,术后恢复快,且安全性高。

参考文献

[1] 李嵩岳,陶义鹏. 探讨分析小切口胸段食管癌根治术在胸段食管癌治疗中的临床疗效[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4,6(7):74-76.

[2] 潘家东. 小切口与标准后胸切口开胸治疗食道癌的临床效果观察[J]. 安徽医药,2012,16(9):1305-1306.

[3] 蒋占鑫. 小切口胸段食管癌根治术与标准开胸手术治疗食管癌的临床疗效分析[J].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2013,20(10):1128-1129.

作者单位:130012长春,吉林省前卫医院

Efficacy of the Treatment of Esophageal Cancer After A Small Incision and Standard Chest Thoracotomy

LUO Yongsheng, Jilin Province Avant-garde hospital, Changchun 130012, 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analyze small incision and the standard clinical effect after chest incision thoracotomy esophageal cancer treatment. Methods 76 patients with esophageal cancer were treated,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small incision) and control group (chest thoracotomy after standard), were compared in patients with treatment. Results The intraoperative and postoperative conditions were better than in the control group (P <0.05), and the complication rate is lower than in the control group (P <0.05). Conclusion The small incision thoracic esophageal resection of esophageal cancer clinical effect is significant.

[Key words]Small incision, Standard incision, Esophageal cancer

doi:10.3969/j.issn.1674-9308.2015.20.097

【文章编号】1674-9308(2015)20-0132-02

【文献标识码】B

【中图分类号】R735.1

猜你喜欢

小切口食道癌
小切口和标准后胸切口开胸治疗食道癌的效果分析
食道癌是隐形杀手 远离这两大危险因子
食道癌是隐形杀手远离这两大危险因子
腹腔镜与小切口手术治疗急性阑尾炎130例的临床效果体会
腹腔镜手术治疗老年胆结石的临床体会
大力发展网络文艺的三大抓手
小切口与常规切口全髋关节置换的临床比较
小切口联合负压引流装置与传统脓肿切开引流治疗产后乳腺脓肿的疗效比较
小切口和标准后胸切口开胸治疗食道癌随机对照研究
PAK1和LEF1对食道癌细胞增殖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