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接新课标,改革教学观——新课程背景下教学改革的思考
2015-01-31宋春萍
宋春萍
根据新课改提出的政策,要求教育工作者彻底改变以往的教学模式,通过对教学方式的不断探索和更新,进一步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让学生在积累掌握语文基础知识的同时,拥有较强的实践、审美能力,形成积极向上的品质。如何将新课改的政策有效地实施是所有教育工作者关注的焦点。笔者针对新课改下的高中语文教学改革进行了深入研究并提出建议,希望能够促进语文教育的发展。
一、新课改下高中语文教学的现状
新课改的实施虽然取得了不小的成就,但就目前来看仍然存在一些有待解决的问题。
(一)教师对新课改政策不了解
虽然新课改着重强调培养学生形成独立自主的学习习惯,发展个性特点以及激发求知欲。但一些教师没有清楚地认识到这一点,仍在受传统观念的影响,继续使用落后的教学方式。这种模式在强调学生学习积累基础知识的同时,忽略了培养学生积极探究,深入挖掘的思维能力,没有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二)教学观念落后
有些教师受高考的影响,把应试作为教学的目的,为了让学生的应试能力不断提高,反复的对模拟试卷进行钻研讲解,忽略了教材内容的完整性,把传授教材内容变成了高考试题重点难点的讲解。语文最重要的就是写作能力的锻炼,可是教师往往局限了学生写作的自主性,只是通过总结考试热点话题,给予丰富的资料,让其运用死记硬背的方式来应对考试,这严重阻碍了学生写作能力的发展,也大大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信息技术能力较弱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信息技术也逐渐融入了高中语文课堂,成为重要的辅助教学工具,为教学模式注入了新的元素,使课堂具有生命的活力。但运用过程中也出现了不少问题。例如,一方面有的学校由于资源紧缺,没有把信息技术应用到课堂上,另一方面则是过度的运用信息技术教学,大量的运用多媒体呈现教学内容。教师应该正确地认识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意义,要意识到多媒体只是辅助教学的工具,不能代替教学的整体,如果过度的引用多媒体进行教学,不仅会导致学生失去课堂的主体地位,还阻碍着师生、生生间的沟通和理解,不利于构建和谐的语文课堂,也过多的占用了课堂时间。
二、高中语文教学改革的合理对策
(一)更新教学观念,提高教师素质
新课改对高中语文教学提出的新要求,为教师的教学工作掀起了新一轮的挑战,提高教师教学的综合素质,强化专业培训势在必行。只有通过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学水平和能力,促进其转变教学观念、更新教育方式、与时代同步发展,更快更有效的实施新课改。例如:学校可以定期邀请专家或相应的教研人员到学校进行专题讲座,组织教师学习新课改的相关政策,让教师了解最新的教育政策以及其他学校的教育改革信息,学校也要加强资金投入,为教师多引进新的教学刊物,不断地帮助教师拓展文化视野,提高文化素养。
(二)合理科学地运用信息技术教学
课堂是教学的主战场,是师生、生生交流学习的重要场所,只有充分有效地利用课堂的时间,才能促进语文教学水平的提高,多媒体可以把原本静态抽象的内容表现得更加生动具体,能够将文字、图像、声音有机的结合起来,从而达到更直观、立体的教学效果。虽然现代化的教育方式积极提倡多媒体教学,但是也要适度运用,有些需要学生动脑思考、想象、探究的内容还是要留有足够的空间来让学生发挥其个性和特点。教师要不断思考怎样合理、科学的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保证课堂教学顺利的进行。例如:在讲解《华南虎》时,教师可以先用悲伤的情感讲述华南虎即将灭绝,然后再在多媒体上呈现出一只幼小的华南虎被囚禁在笼子里,并且急切想要逃出的情境,让学生谈谈自己此刻心理最真实的感受,以及想要对华南虎和捕猎者说的话。再假如自己就是那只华南虎,会是什么感受,在学生深受感染的同时引入课题。这种方式不仅能呈现出更生动的课堂,还能让学生身临其境,与文章作者产生情感共鸣,为理解文章内容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优化语文课堂结构
兴趣是激发学生学习的主要动力,优质的课堂结构是由合理的时间和顺序决定的,因此要想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要求教师要合理安排课堂结构,根据课程内容调整讲解的顺序,精心设计讲解过程,将教师、学生、教材,时间,环境有机的结合在一起,用有限的时间发挥最大的作用。例如:在讲解《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课时,文章主要表现了作者对儿童时代的美好回忆。在授课前教师可以让学生谈谈自己记忆中有趣的往事,自由地交流,在课程开始前营造一个轻松自然的学习气氛,让学生带着自己美好的记忆再来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内涵。
在新课改背景下进行高中语文课程改革是势在必行的,它对我国教学事业的发展有重要的影响,虽然在改革和不断探索的过程中会出现重重阻碍,但是经过广大教师和学生的不断努力和实践,一定能有效地缓解当下高中语文教学的压力,为社会培养出素质更高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