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漳浦竹马戏历史渊源、现状和保护

2015-01-31许水田

中国民族博览 2015年9期
关键词:漳浦马戏民族民间

许水田

(福建省漳州市漳浦县文化馆,福建 漳州 363000)

原文化部部长孙家正在中国民族文化保护工程试点工作会议上强调:“在保护物质形态文化遗产的同时,应重视保护好散布于民间的各族人民创造和流传的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民族民间文化处于原生状态,更鲜活、更生动、更具生命力。它是我们劳动人民几千年的文化创造,其中虽然有封建性的糟粕,但更多的是民族的精华,承载着鲜活的民族精神,也是我们中华民族独立于世界之林的精神基石。抢救与保护民间文化是我们文化工作者的重要责任,“漳浦竹马戏”已成为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一、漳浦竹马戏的渊源和流播

几百年来,在闽南、闽西、粤东以及金门、台澎城乡,人们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场面:4个小旦手拿竹竿依次上场,边舞边唱“四季曲”:春游青草地,夏赏绿荷池,秋饮黄花酒,冬吟白雪诗。最后4个小旦合唱:“看见一阵花鼓婆,哩哩唠唠唱阳和,紧打鼓,缓打锣,哩古锣唱阳和。王娘姨,你叫我王和唱歌唱阳和,真个好‘乞桃’(游玩的意思)。”

这是已有数百年历史的竹马戏每到一处必演的开台戏,虽然只有5段唱词,却要演出30多分钟,可是台下观众仍然津津有味地欣赏这出排场戏,百看不厌。观众称这出名日《打四喜》(或称“跑四美”)的排场戏为吉祥戏,通过演戏祈求来年丰收,合境平安,因之通称为“乞冬”。“乞冬”除演出“跑四美”外,还演出《王昭君》等大戏和《唐二别妻》之类的“弄子戏”。这些戏都以爱情为题材,充满风趣的打浑和通俗流畅的韵语以及调情、戏弄的动作,因之被宋代朱熹的弟子、漳州北溪人陈淳视为“禁戏”,加以“禁演”。

那么,竹马戏的渊源流播情况又如何呢?据漳浦县六鳌竹马戏班老艺人回忆:传说几百年前,泉州一个戏班乘船到海外去,中途遇风暴,船飘流到六鳌半岛附近的地方,被当地人救起,因为交通不便,部分人留了下来,教授当地人南曲,大家觉得好听,于是越传越广,学的人越来越多,有的人就建馆清唱,因为是在房间里演唱的,大家叫它“间仔曲”。后来,这种乐曲吸收了本地的民歌小调,加上演员表演动作,逐渐发展成为戏曲剧种——竹马戏。

据清康熙版《漳浦县志》载,唐时漳州新城“秦箫吹引风,邹律奏生春。缥缈纤歌遏,婆娑妙舞神”。北宋元符元年(1098年),漳浦县城东郊建有“弦歌堂”。宋室败亡后,随着大量人口避入龙溪、平和、南靖、华安等山区和金门、澎台等地,竹马戏也传入这些地方。在华安玉山、绵台等地流行唱老白字戏的演员相传是从漳浦县来的,演出时带着许多漳浦的土音,所以也有人称之为漳浦戏。老白字戏的剧目和音乐均与竹马戏相同,传自竹马戏是不言而喻的。

明清两代,可以说是竹马戏的鼎盛时期。竹马戏每年正月初四出外演出至十二月二十四日才回家,几乎一年演到头。当时群众非常爱看竹马戏,曾流传:“三日没火烟,也要看‘合春’(竹马戏班名);三日没米煮,也要看‘戊己’(合春班名旦)”的戏谚。清朝康熙年间,南靖县人庄亨阳在《秋水堂诗集》中曾记载竹马戏演出《王照君》的盛况:“一曲琵琶出塞,数行箫管喧城,不管明妃苦恨,人人马首欢迎。”清朝道光年间,漳州竹马戏艺人与南安宋江戏(高甲戏)艺人,当地归国华侨三方合办了合兴班,时称“三合兴”。清朝光绪年间,王相主修的《平和县记》载:“岁时之旦,诸少年装束狮猊、八仙、竹马等戏,踵门呼舞,鸣金击鼓,喧闹异常。”清朝宣统二年(1910年),海澄内楼竹马戏艺人刘义哥组建了玉来春(后改名新玉顺);民国初,东园后岭、浮宫后室、角美石美也相继组织竹马戏班社。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漳浦尚有18个竹马戏子弟班,仅六鳌半岛就有8个竹马戏班,其他如城关、佛昙、古雷等乡镇有“竹子弟”,“玉兰子弟”、“发子弟”、“老马班”、“新马班”等。

由于竹马戏艺人全是文盲,艺术的传授只是依样画葫芦,加上受到潮剧、歌仔戏冲击,到了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就逐步走向衰落。民国二十年(1931年),龙溪竹马戏宝德春首先改唱歌仔戏,其他班社也相继改演歌仔戏;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漳浦只剩下“老马”和“新马”两个戏班,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则完全散班。

二、漳浦竹马戏的现状

新中国成立前夕,漳浦人就很少听到自己的乡音“竹马戏”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抢救民间戏曲艺术的政策鼓舞下,竹马戏又获生机。当时地、县文化主管部门曾对竹马戏进行调查抢救,发掘,召集一些漳浦六鳌、深土的竹马戏老艺人,组建业余剧团,排练《砍柴弄》、《搭渡弄》等剧目,参加1952年龙溪专区民间文艺会演;华安的老白字戏也组团参加会演。当时尚能演出的剧目有《唐二别妻》、《搭渡弄》、《管甫送》、《士久弄》、《番婆弄》、《益春留伞》,从而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

1962年底至1963年初,中央、省、地、县文化部门专家和研究人员相继深入漳浦县调查,观摩竹马戏演出,撰写了不少研究文章,取得阶段性的成果。福建省戏曲研究所曾金铮、黄以结完成了《漳浦县竹马戏调查报告》,戏史专家路工在《光明日报》发表《唐宋遗音——竹马戏》一文,认为“竹马戏是戏曲的早期形式”,是“唐代农民创造的参军戏基础上发展而成的”。另一位戏史专家刘念兹也认为竹马戏是“在漳浦一带流行的古老艺术”,建议“把这些弄仔戏艺术完全继承下来”。

“文革”前,漳浦县有一个竹马戏业余剧团开展活动,并3次参加县业余会演,都受到奖励;“文革”后,县文化主管部门多次举办培训班,组织仍健在的竹马戏老艺人到业余芗剧团和县专业芗剧团传艺授课,传承这一将成绝响的古老传统艺术。2000年,应台湾有关方面的邀请,漳浦县芗剧团组织精悍队伍,前往演出竹马戏《唐二别妻》和《王昭君》折子戏,在祖国宝岛台湾受到热烈欢迎,取得极大成功,为促进海峡两岸的文化交流做出贡献。

三、漳浦竹马戏的抢救和保护

漳浦竹马戏的演出剧目、音乐唱腔、表演艺术等都有其独特的艺术特色,是当地广大人民群众所喜爱和认同的“乡音”。因此,担负起保护和抢救漳浦竹马戏这一民间文化艺术奇葩,使之发扬光大,重放异彩的重任,我县文化系统同人责无旁贷。

民族民间文化抢救与保护是一项长期而又繁重的工作任务。首先,必须紧紧依靠各级政府的组织和领导,由各地文化部门牵头来实施完成,政府应出台抢救和保护本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相关政策、法规,设立专项“抢救与保护”基金,由政府出面协调,把专项资金纳入地方财政预算,增加投入,只有资金落实、配套到位,人们的保护意识才能加强,抢救与保护工作才能有保障。第二,合理开发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结合我县旅游开发,搭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平台,让现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有一个鲜活再现的载体。漳浦县是个旅游大县,旅游景点多,如国保单位“赵家堡”,“诒安堡”,“天福茶博物院”,“石雕公园”,“火山地质公园”……可由文化部门牵头、协调,组织精干的文艺演出队伍到景区演出漳浦竹马戏。由此吸引游客兴趣,开阔游客视野,增长知识,陶冶情趣,感受原汁原味的民间文化艺术,既为旅游事业增加了文化内涵,又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保护、继承和发展,两者互动互进,相得益彰。第三,吸引社会资金的投入,充分利用外资企业、爱国华侨、社会各界开明人士资力,形成全社会和全体人民共同参与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建设的良好局面。第四,建立健全相关的激励机制(如设立奖励专项基金、奖励对抢救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做出突出贡献的团体和个人),充分发挥政府在政策制定、规划、资源整合、经济扶持等方面的特殊功能,使抢救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逐步走向规范化、科学化。第五,加大宣传力度,培育公众的保护意识。民间非物质文化是原生态的,是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要珍惜民族的优秀文化,保护好民族民间文化的创造,应通过一些报刊、电台、电视台、互联网等各种媒体,广泛开展宣传工作。可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中优秀的精华部分编入本地区乡土教材,培养青少年对民族民间文化的保护意识,在全社会形成自觉保护民族民间文化的良好氛围。

漳浦县已于2001年成为漳州市第一个省级文化先进县,2005年又成为漳州市第一个国家级文化先进县,文化部在组织检查组到我县复查创建全国文化先进县工作时,笔者有幸聆听刘波处长(文化部社会文化图书馆司群文处处长)的一番话:“我们拿着纳税人(广大人民群众)的钱办文化,就是要让群众能够‘乐’起来。”多么朴素的话语啊!是的,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单靠领导者们板着面孔喊政治口号是不够的,像“竹马戏”这种优秀的民间文化应大力予以抢救和保护,尽可能地使我们的老百姓“乐”起来!这样才是践行“三个代表”的“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才能无愧于“全国文化先进县”这一光荣称号!

猜你喜欢

漳浦马戏民族民间
“校团”协同背景下推进民族民间音乐教育发展研究
漳浦剪纸在城市街道景观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高职音乐教育发展与民族民间音乐传承研究
新时期我国民族民间音乐艺术的传承与保护策略探究
马戏团来啦
冬奥背景下我国民族民间冰雪运动传承研究
两岸同胞福建漳浦欢度“三月三”
弟弟看过马戏回来
中国马戏行业首个国标发布
爱,是一曲温暖和弦——记漳浦地税“寻找最美家庭”创建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