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一个小餐馆的联想
2015-01-31中国农资评论员赵光辉
□ 《中国农资》评论员 赵光辉
半年前,报社不远楼下便利店的外间来了一对陕西小夫妻,在这个四五平米的开间做起“老家肉饼”。东西做的不错,又经济实惠,忙的时候我就不到比较远的基地美食中心了。估计不少人都跟我一样,没多久,这小两口的肉饼生意就越做越红火。过了春节他们再回来,把亲戚又叫来三口,但每到中午5个人还是忙得团团转。里面开便利店的“二房东”一看肉饼店的生意红火得不得了,就把里面生意冷清的便利店搬到外间,经过一番装修,把20平米的里间改成小餐馆。哪成想,扩大生意的想法却落了空。
先是那对陕西小夫妻走了,另找地方干了。他们告诉我:原先的四五平米虽然小,但一年租金也只有六七万,每月算下来还有钱赚;现在面积扩大了4倍,租金也涨到15万元,但他们的供应能力和营业额并不能同比扩大4倍。这样一算,肯定是稳赔不赚,只能换地方。后是“二房东”新招进来搞快餐的,人不活络,又是生面孔,生意远不及改造前的肉饼店。照此下去,要不了几个月,这新张的快餐店很难支撑下去,原先数月聚起来的人气也会散了,最后这两间铺面难逃关张的命运。看来“二房东”费劲巴拉折腾、装修的投入估计要打水漂。
原先挺红火的生意,为什么现在倒腾一下反而要黄?这和我数年前了解到的一个现象不谋而合。在台湾有很多著名的小吃,风味独特,质优价廉,很受当地居民和观光客的追捧。但十几二十年过去了,他们还是原先那样或者前店后厂、小门小脸,或者推车挑担、走街串巷。专家解释说:小吃本就是小本经营,利润率可以不低,但规模很难扩大。如果贸然开铺上楼,倒未见得能赚到原先的利润。这里提醒我们对微观经济要有一个新的关注点:小微企业永远是企业主体的大多数,他们的利润不靠规模,而靠降低成本和单位利润。比如小铺面低租金,比如老板员工一身兼,劳动力成本自动趋零。
由此我想到农民,他们是最接近自我雇佣的小微企业形式的经济主体。在国家扶农强农宏观政策的持续与落实之外,我们还需要从微观经济对农民、农户给予合理有效的引导和帮扶。据统计,目前我国土地流转比例在40%多,占大多数的农业规模还是几亩、十几亩的“小微农户”。我们在关注种植大户、农场主的同时,还需要对“小微农户”有切实合理的政策和手段。过去出现过的政府好心办坏事、农户出力没受益的案例有市场风险的偶然因素,但更多的是宏观政策与微观主体的对接上出了问题。盲目高大上,“小微农户”心有余力不足,反而耽误了稳步发展的时机。
具体到我们农资行业,国家出台的到2020年肥药“零增长”目标,保护环境是一个重要的出发点。但这个“高大上”的政策也一定要好好“接地气”。从目前占大多数的“小微农户”的现状和发展出发,“零增长”在国家宏观层面就是低碳环保、绿色可持续发展;在农户微观层面就是能把占农业投入成本三到四成的肥药成本降下来。果能如此,农资企业立首功一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