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顺应城市发展的城市风貌保护
2015-01-31张蓁中国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北京100044
文/张蓁 中国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 北京 100044
试论顺应城市发展的城市风貌保护
文/张蓁 中国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 北京 100044
在现实生活中必然有些功能在消逝,某些功能在新生。合理的城市发展策略需要平衡如何保有城市的特色,又有助于经济的发展的问题。历史街区只要它们在现实生活中还有使用价值,就说明它还活着,活着的东西就一定会有变动,这样的变化应该顺应城市本身的历史特色,并将其发展,而不是抹煞。经济规律告诉我们,城市形态要有经济支撑,才会真正实现,最终才能城市发展。我们的观点是:保护的最终目的是发展进步,保护要从实际出发。
城市发展;保护;城市风貌;公平的规划;经济支撑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规划理论也在发展。而且对于城市这个复杂的巨系统,所要解决的问题是复杂的,相互联系的。
1.随着时代的进步,城市规划需要全局性的考虑。
随着社会生产力和专业分工的发展,城市建设中各项设计工作的管理系统越来越独立,如果无视城市的整体环境,各自为政地进行各专业的设计,会使城市形态成为无序、混乱的拼凑。实际上,真实的世界是相互重叠的一种复合状态,对于专业的设计人员,在观念上达成各专业共享的环境价值观变得势在必行。
2.人们对于城市形象的直观认识就是城市形态,城市特色体现的关键是城市要素的有机组合。
把城市形象的特色寄希望于一个或是几个特殊造型的公共建筑是不现实的,公共建筑只能成为标志性建筑,却并不能成就一个有韵味的城市。一个城市的多样性、有序性、和谐性来源于城市要素的有机组合。
下面来进行有关城市要素的分析。
3.对城市形态研究的主题是对城市要素进行三维的形态整合。
3.1 城市设计八要素②:
土地使用[Land use ],建筑形式与体量[Building form and massing ],动线与停车场[Circulation and parking ],开放空间[Open space ],人行步道[Pedestrian ways ],标志[Signage ],保存维护[Preservation ],活动支持[Activity support ]。
3.2 我们说,城市形态的发展趋势有三个特点:立体化、绿色化、城市空间相互渗透,指的就是城市要素的组合方式发展趋势,可以将上面提到的城市设计八要素概括成:
空间使用体系:城市的三维的功能布局,使用的强度。
交通空间体系:车行交通,轨道交通,步行交通,停车换乘。
公共空间体系:广场,公共绿地等。
空间景观:指城市的空间结构,涉及城市轮廓线,高度控制等。
自然历史资源空间体系:这个体系可以分为两部分。
一部分是自然山体、水体,林木,这是自然赋予城市的特色;
另一部分是指历史建筑、场所、街区等,可以认为是历史赋予城市的特色。这一部分是“因材构思”的基础,所谓因地制宜。
4.将历史建筑、场所、街区作为自然历史资源空间体系的一部分纳入城市设计的范畴,可以作为城市形态的特色部分。
历史建筑、场所、街区在我们一般的考虑中,可能是有关历史保护的专门对象。绝大多数的城市建筑,可能还不是被专门划出来的保护对象。但是城市的风貌留存是需要一定比例的已有建筑打底的。就是说,历史建筑、场所、街区的保护可以有层次的进行,有点有面。但是前提是一定要先把它们留住,才能进行筛选。从这个意义上说,城市中的建筑都都是历史遗产。
4.1 从建筑个体方面说,历史遗产之所以成为特色,一方面因为历史遗产是某个城市所独有的,另一方面因为它不可再生,仿造的东西只有躯壳没有灵魂,充其量不过是个赝品。
4.2 从城市规划的整体运作方面探讨城市发展战略。
4.2.1 社会层面内容
众所周知,如果我们在城市发展中片面注重追求效率,就会产生不平等。合理的城市发展策略需要平衡这两方面的关系,这就意味着公平与效率之间面临选择。进步的规划应该是“公平的规划”[Socialist Theory and Equity Planning ],这样的规划关注社会弱势群体,注重财富再分配,是某种意义上的社会改良,是我们追求的规划。
换句话说,生活在城市中的居民都一样享有对城市的各项权利。选择了一个什么样的设计,也就选择了一个为什么人服务的立场:同样的目的地,修一条路是为那些有车的人服务,修轨道交通是为那些没车的人服务。政府应该维护公共资源的公平享用,防止中低收入群体利益被侵害。在这样的理念下做的城市规划可以节约有限的土地资源,减轻对生态环境的压力,公平地享用土地资源,对于实现社会公正,崇尚合理消费,反对奢侈也有效用,是一种城市发展的概念。
4.2.2 历史层面内容
历史建筑、场所、街区保护的意义如前所述,过去我们曾划出专门的保护建筑、保护地段,这样保护的成果可能是零散的,分布在之后新建建筑的汪洋大海中。
在我们当时的保护条件下,根据当时的保护条例,所得到的保护结果也就是如此了。因为所保护的建筑、场所、地段与周围环境的脱节,我们很容易就把他们当成文物一样,供在那里。随着时间的流逝,建筑的物理生命自然的老去,因为我们已经不觉得它还和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于是我们就野蛮地粉饰一番,以便它还可以充充场面。于是在一个时期之后,一个个真的古董,变成了假的古董。在这样的思路下,就算我们当年可以保存下一些有价值的建筑,最后还是会把它们给“毁”了,因为时间是不会停止的,所以我们总要想个办法,让这些被保护的东西也能融进这个发展的程序里,这样它们才会一直真实地存在。
所以我们应该换一种保护的思路,不是一个一个地圈,哪里不许拆,而应该是先都不许动,挑一些不拆不行的,拆了,一些可能是犹豫不决的,就先别拆。这样的结果可能是留下了一些可以不留的东西,但总好过之后唏嘘感叹说拆掉了多少有价值的东西。
[1]哈米德•胥瓦尼,《都市设计程序》
[2]董鉴泓、阮仪三,《名城文化鉴赏与保护》,同济大学出版社,1993
[3]诸葛净,《建筑保护的历史观》,《建筑时报》,2001/10
[4]阮仪三,《护城踪录》,同济大学出版社,2001
所以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城市,对我们的城市特色进行保护,从而使城市自身能够变的富有创造力。